天天看點

《玉樹後庭花》寫了什麼?為何被稱為亡國之音?陳後者有關的故事

《玉樹後庭花》是一首宮體詩,由南北朝時期南朝陳末代皇帝陳叔寶所作,這首詩歌被稱為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 》的全文如下:

玉樹後庭花

南北朝 · 陳叔寶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譯文

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争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更加顯出傾城之貌。 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嬌美之景無法進入她們的芳閣。但妃子一出閨閣,萬般春日麗景都失去了顔色。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門戶。 她們的臉就像帶着晶瑩雨露的鮮花,她們的美态就如玉樹那樣秀麗,流光溢彩,清雅别緻。 花兒從開放時的争奇鬥豔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暫的時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時候一切又都歸于了平凡。

《玉樹後庭花》寫了什麼?為何被稱為亡國之音?陳後者有關的故事

陳後主所作的《玉樹後庭花》歌,寫的是嫔妃們嬌娆媚麗,堪與鮮花比美競妍,其詞哀怨靡麗而悲涼,後來成為亡國之音的代稱。下面把全詩分析一下。

全詩的開頭概括了宮中環境,并借用西漢李延年的“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詩句,來映襯美人的美麗。華麗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園,沒人居住的高閣就在這殿宇的對面,在花叢的環繞之中。美人生來就美麗,再經刻意妝點,姿色更加豔麗無比。

接着,詩歌寫了美人們應召見駕時的情态,儀态萬千,風情萬種。無論是應召時的“乍不進”,還是接駕時的“笑相迎”,都讨得後主的無比歡欣。“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詩的結尾處與開頭相呼應,重點描繪了宮中美人的“傾國傾城之貌”,也成了陳後主留戀後宮,貪戀美人的最好注腳。

這詩歌在藝術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着意于從側面、動态的角度去描寫,力求舍形而求神,詩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的描寫都極為生動傳神;

二是全詩結構緊湊,回環照應,景與人互相映襯,意象美不勝收。

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宮體詩的最高水準。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陳後主雖然是一個糟糕的皇帝,但卻是一個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的天子。

《玉樹後庭花》寫了什麼?為何被稱為亡國之音?陳後者有關的故事

朝代的更替本是曆史的必然,然而,總要有人為國家的滅亡承擔責任。而女人被經常說成是紅顔禍水,往往要背上亡國的罵名。

進一步,一首無辜的曲子,也被人們扣上了“亡國之音”的帽子。這就是南朝陳後主陳叔寶所填詞創作的《玉樹後庭花》。很多人很費解,一首曲子聽聽也就罷了,怎麼會造成亡國這樣的後果呢?接下來給大家叙述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後庭花原本隻是一種花的名字,後來被用作樂府詩的曲牌名。這種花鮮豔美麗,開在我國的南方地區,被古人喜愛,多用于種植在庭院之中,以供觀賞。

是以,後庭花也和雕梁畫棟的宮廷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陳後主在皇宮的庭院之中也種滿了這種花,他又長期不理政事。雖然他在詩詞上的造詣上非常出色,創出作《玉樹後庭花》的曲子,但卻在靡靡之音中銷魂蝕骨,終日沉湎其中,自然會做出很多的荒唐事。

陳叔寶懈怠朝政,整天都沉醉在後宮之中,富麗堂皇的建築,場面盛大的聚會,甚至一場酒宴需要上千個靓麗的美女歌舞助興。

陳叔寶本人則是在幾位寵妃的圍繞下饒有興緻地欣賞歌姬們曼妙的舞姿和天籁般的嗓音。整個宴會君臣通宵達旦,吟詩作畫,杯觥交錯,整個場面看起來非常的“和諧”。奢華的生活,讓陳朝君臣都享受在這種喜樂之中,對于國事置之不理,這就是南朝後主陳叔寶窮奢極欲的一生。

《玉樹後庭花》寫了什麼?為何被稱為亡國之音?陳後者有關的故事

隋文帝開國8年,文治武功的隋文帝楊堅,始終惦記着江南這塊沃土,得知陳後主每日花天酒地、逍遙快活,便覺得“豐收”的時機已經到了。當年8月,隋文帝下诏書細數陳後主的20大罪狀,将其公示于天下。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陳後主拿到罪诏書後竟如此答複:“我自己的國家,我奢華也是我自己的事,花錢也花我自己的錢,關你什麼事,瞎操心!”随手便将其丢掉,不予理睬。

沒過多久,隋朝50萬大軍在楊堅兒子、晉王楊廣的帶領下,分7路向江南殺來。陳後主聽聞後,不但沒有慌張,反而學曹孟德一般哈哈大笑起來。

在場的大臣心中不解,陳後主緣何如此坦然自若?

後主笑邊說:“江南是吉祥之地,龍脈的根源,自有上天庇佑,以前北齊打過3次,北周打過2次,哪次不是我們陳朝大獲全勝呢?”。

陳叔寶接着又說道:“隋朝看似氣勢洶洶,但是我們有長江天險為依托,我軍以逸待勞便是,隋朝軍隊來了,就相當于送死一般,何懼之有!”

結果可想而知,由于陳朝無人安排防禦,繼續縱情聲色,如狼似虎的隋朝大軍巧過長江,直接包圍了陳朝帝都。陳後主聽聞後,整天抱着愛妃張麗華哭泣,十萬守軍不堪一擊,手下親信跑得一幹二淨。

陳後主與張麗華等幾位妃子藏身枯井,被隋朝士兵俘虜,成為了階下之囚。4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正式宣告結束,隋朝時代正式開始。

《玉樹後庭花》寫了什麼?為何被稱為亡國之音?陳後者有關的故事

魏征曾經說過,“陳叔寶生于深宮之中,不知稼穑艱難。”在榮華富貴的環境下長大的陳叔寶,必然不清楚民間的疾苦,也并不清楚陳朝當時所面臨的危難。這與他的父親陳宣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于當皇帝,陳叔寶更适合當一個文人雅士,治理朝政隻會讓他感覺到無味,詩詞歌賦更能引起他的興趣。陳叔寶十分擅長作詩,尤其最為擅長宮體詩。

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陳王朝的國勢一天天衰敗了下來,上行下效,君臣一起沉浸在奢靡的生活中。

這樣的結果是,後來邊情緊急,陳叔寶也與衆多的文臣沉浸于宮廷生活中,并且稱邊關将士為匹夫之勇,這也決定了陳後主的亡國命運。

陳後主創作的《玉樹後庭花》多被後世稱為亡國之音的原因,并不在于這個曲目的本身。而在于這首曲子的背後,是陳叔寶的昏庸怠政。

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曆史上數不勝數。

宮殿間的朱牆隔絕了王朝的一切不幸,生于富貴帝王家的陳後主(陳叔寶)并不會體味到民間的疾苦,對于他來說,民間百姓的死活,國家大事,都與他沒有關系,他怎麼可能不會成為亡國之君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