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更收獲了這份感動。
埃及,曾是夢幻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3100年的統一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1世紀至前1世紀,被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公元4-7世紀并入東羅馬帝國;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入侵,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一直延續至今。它的存在一直充滿曆史文化色彩。
↑獅身人面像
很慶幸有一天能踏上這片土地,了解這裡的曆史,跟着我一起看看神奇的埃及文化吧~
地理位置
埃及位于北非東部,領土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是亞、非之間的陸地交通要塞,也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埃及最具獨到之處,便是這片土地的地理位置。
↑尼羅河(阿斯旺段)
古埃及文明的發祥地,母親生命般存在的尼羅河,是這裡唯一的淡水資源。晚上,可以躺在遊輪的甲闆上,細數漫天星辰。陣陣尼羅河的晚風,伴随着古老的歌謠,在尼羅河上空盤旋……
↑努比亞族人
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沙漠與半沙漠占全國的95%。西部利比亞沙漠,占全國面積三分之二,還有部分撒哈拉沙漠。東部則有阿拉伯沙漠,多礫漠河裸露岩丘。
↑撒哈拉沙漠
沙漠的生活是寂寥的,就像三毛筆下描述的:“長久被封閉在這隻有一條街的小鎮上,就好似一個斷了腿的人,又偏偏住在一個沒有出口的巷子裡一樣的寂寞,千篇一律的日子,沒有過分的快樂,也談不上什麼哀愁。”
↑貝多因族人居住環境剪影
撒哈拉沙漠的晚霞,的确是一望無際的寂寞。即使有日漸多起來的遊客,也隻留下匆匆而過的身影。就像居住在這裡的貝多因民族,傾其一生編織着,與沙漠為伴的生活。就像織布機上的經緯,一匹匹的歲月都織出來了,而花色卻是一個樣子的單調。
埃及美食
埃及是一個極其缺水的國度。缺水到什麼程度?導遊告訴我們,在埃及唯一能分辨窮人和富人的方式,就是看看誰的家裡有綠化。
我們到埃及也是入鄉随俗,每天隻領到一瓶礦泉水。幹燥炎熱的天氣,體内沒有多餘的水分,想要汗淋淋的,也是一種奢侈。然而奇怪的是,在這麼缺水幹燥的地方,食物卻弄得特别鹹!
(哈媽媽 hamaam)
哈媽媽(hamaam),是埃及一道非常傳統的名菜,也就是烤鴿子,先把小麥,大米,香料甚至還有碎羊肝塞在鴿子的體内,再用炭火燒烤,連肉帶骨一起吃,肥瘦适宜,酥脆美味,深受埃及人的喜愛。埃及男士非常喜歡享用這道菜,說是力量的象征。這說法也無從考究。
這樣炎熱的國度,冬天正午氣溫能到達40度以上,卻孕育着埃及排名第一的甜美飲料——甘蔗汁。
(熱情的遞上甘蔗汁)
雖然炎熱,可是埃及本地的水質與土壤品質很好,出産的白甘蔗味道非常棒,是專用來制造蔗糖的。榨成飲用果汁,口味也是甜而不膩。一杯甘蔗汁沁入心脾,就如同洋溢在臉上的熱情。一個最簡單的微笑,就是最純真的表達。
埃及雖然有個世界聞名的度假勝地-紅海赫爾格達,而對于當地居民來說,海鮮卻是奢侈品。從當地打撈上來的海鮮,價格昂貴,埃及本地人無福享受,也隻有來這裡的歐洲旅者能一品新鮮。真正供應埃及人食用的海鮮,大多進口自中國。
一碗新鮮的海鮮湯,包含一整隻螃蟹,各類貝、蝦。而主食,自然少不了埃及特色——一整條烤魚。傳統的埃及獨特烹饪方式,卻能将食物的鮮美完美的包裹。也許這也就和埃及這個國度一樣,表面粗糙,内裡細膩。
晚上,我們沒有遵守夜晚不出門的約定,闖蕩了這個夜晚的城市。像當地人一樣,坐進了路邊的咖啡店。
這裡的咖啡店沒有各式各樣的咖啡,隻有2種飲品:埃及咖啡和檸檬薄荷茶。白色杯子的埃及咖啡,大約隻有半杯為液體,其餘都是固體。假裝淡定的小抿了一口咖啡,滿口的塵土味……感謝當地朋友曾告訴我們,在這個偉大的國度,你看到任何東西,都不要奇怪。
這樣的小店,遍布街頭。即使是滾滾紅塵的馬路中間,漫天飄揚的塵土,也隻是起了修飾。模糊的看到惬意的端起咖啡杯。也許,埃及人的生活,都存入了這一小杯的咖啡中了吧~
汗哈利市場
在埃及首都開羅老城區中心地帶,有一個叫汗哈利裡的市場,幾百年來一直是開羅最大最重要的市場。這裡的商鋪充滿濃郁的阿拉伯風情,很多商鋪的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14世紀。是深受世界各國旅行者喜愛的地方,無不以到此一逛為快。
熙熙攘攘的人群,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生命的一部分。街道兩旁的商人,熱情地向你伸出手。
金字塔
像中國長城一般震爍古今的建築,必屬埃及吉薩金字塔。埃及吉薩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們聳立在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之上,是古埃及時期最高的建築成就。
↑吉薩金字塔
三角形建築在古埃及曆史裡,猶如太陽神般權威。也隻有高高在上的埃及法老,才能享受通往來生路轉生。尖尖刺入藍天,仿佛一個梯階。
埃及神廟
如果說美麗的尼羅河就象埃及身上一條長長的珠鍊,而那是承載埃及燦爛古文明的千年神廟,就是珠鍊上熣燦的珠寶。埃及建有很多神廟,因為他們相信轉世,來生。似是尋找,更像是等待,徘徊。
“妩媚傾城的面容,我蠱惑了萬千衆生。殊不知心裡早有了一個人,卻隻能無盡的思念。你送我的寶珠,我一直帶着,隻因為我能看見你的身影。”
就連赢盡天下美譽的拉美西斯二世國王,一生長活了90多年,也無法放棄這俗塵中的依戀,與其妻子在輪回路上,守護相望。
阿布辛貝勒神廟
阿布辛貝位于阿斯旺上遊約300公裡的尼羅河西岸。神廟建築群約于公元前1284年開始興建,為時約20年,直至公元前1264年才完成。
這座宏偉的建築物被稱為"受阿蒙寵愛的拉美西斯的神廟",而這亦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為其最寵愛的妻子──奈菲爾塔莉,在努比亞所興建六座石建神廟的其中一座。
大神廟祭祀拉美西斯二世、太陽神以及其它諸神。神廟入口處列有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四尊中有一尊破損。
阿布辛貝神廟以及其雕刻是炫耀法老至高無上的權力的,是以法老面部塑造得莊重威嚴,具有寫實性。傳說傍晚立于神廟前,會聽到法老嗚鳴的聲音,為其增添了幾絲神秘色彩。
孔翁波神廟
尼羅河中遊河畔重要的防禦點孔翁波,有一座全埃及唯一一座對稱的雙座神廟,裡面供奉正義之神一鷹首的荷魯斯與萬物創造之神鳄首的索貝克。
據導遊介紹,這裡是兩座神廟的合成,古神廟有5000年的曆史,而古埃及最後一個托勒密王朝,在原來古神廟基礎上,前後花費了近300年修建的神廟,也有近3000年曆史,法老王朝之後的羅馬統治期間,這座神廟還一直在修建,是以這座神廟是古埃及與希臘羅馬風格的混合體。
埃德芙神廟
離開孔翁波,沿着尼羅河,繼續我們的古埃及沿尼羅河神廟之旅。離阿斯旺123公裡的是埃德福神廟,位于尼羅河西岸,是尼羅河地勢最好的城市。尼羅河水泛濫,也沒有造成它的損傷,埃德芙神廟是埃及儲存最完好的神廟。
神廟裡供奉着鷹頭人身的天空之神荷魯斯,是以埃德芙神廟也稱作荷魯斯神殿。在埃德夫神廟西部内牆的壁刻描繪了兩位神之間的大戰——根據埃及神話,賽特殺死了為埃及人帶來文明的歐西裡斯,歐西裡斯的兒子荷魯斯為報父仇,在伊德富與賽特決戰,最後荷魯斯成功殺死賽特,于是埃德夫就成了供奉荷魯斯的地方;而埃及人每年也都會在這裡慶祝荷魯斯戰勝了賽特。
今天的埃德芙神廟,内室被摧毀得很嚴重。阿拉伯人入侵埃及,為了禁锢和統治思想,除了伊斯蘭教之外的宗教無一不遭到破壞。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留在曆史上的濃重一筆,是任憑任何長河都沒有辦法侵蝕的。
卡納克神廟
接下來是埃及最大的神廟——卡納克神廟。卡納克神廟給人的感覺就是誇張,且不說塔門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連多柱廳中的134根圓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開"的蓮花大圓柱頂可以站立100餘人。
最神奇的要數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噸,也不知它是怎麼從阿斯旺的山體上分離出來,又如何在卡納克神廟豎起的。
早晨,通紅的陽光仿佛來源于卡納克神廟中的方尖碑。光線爬過高大的塔門,先是染紅多柱廳"盛開"的蓮花大圓柱,然後投射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神殿上。可以預見,再過一會兒,陽光将移到排列整齊的獅身公羊頭像上——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着一個小小的法老,遠遠看去就像在接受神的庇佑。
偉大的埃及,曆史悠久的埃及!還有很多我們沒有探索沒有涉足的領域,有機會的話我們下次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