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
5月29日,又有一批遊客聞訊來到東山閩台民俗館參觀近日剛收藏的一頭大須鲸魚骨頭,隻見魚頭骨、魚尾骨、脊椎骨、肋骨等一堆堆擺放在地闆上。“可惜民俗館室内場地太小,不然可以連接配接成比較完整的一頭大鲸魚骨架。”75歲的民俗館館長林财平說,民俗館對面的漳州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很快就會傳遞使用,作為重點項目的民俗館“海洋世界”的大須鲸魚骨頭等标本,将成為學生學習與實踐的好課堂。
林财平在介紹大須鲸魚骨頭
據悉,這頭大須鲸魚骨頭是東山銅陵鎮一艘大馬力鋼質漁船去年9月在台灣海峽南部捕魚作業時,大拖網打撈上來的。起初,漁民們感到發電機拉網很吃力,原以為捕撈到大魚群,起網一看,卻是一大堆鲸魚骨,都驚呆了。漁船返港後,漁民按東山島漁區的習俗,将鲸魚骨當作“好兄弟”埋在海邊一處偏僻的沙灘上。不久前,東山閩台民俗館獲知這個消息,經多次聯系該漁船漁民,最終同意将鲸魚骨挖岀來讓民俗館收藏。
據福建省水産研究所有關專家初步鑒定:鲸魚頭骨後面的枕骨大孔兩側是枕髁,與後面的第一頸椎相連,這是哺乳動物鲸魚的特征,可以證明這是一頭須鲸。但須鲸類動物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其中中國發現的有黑露脊鲸、灰鲸、長須鲸、藍鲸、大翅鲸等9種。這一頭須鲸魚骨一時無法鑒别具體是什麼品種。可以預計這頭大鲸魚在海底已死了5年以上,可全身骨頭幾乎沒有散失。兩排大小肋骨有50多對,最長的2.2米,短的也有0.5米;鲸魚脊椎骨40多塊,每塊直徑15-30厘米,高20厘米,重2公斤至5公斤,整塊脊椎骨呈白色,骨頭裡的血管直徑2-3厘米。看骨絡,估計這頭鲸魚有20多歲,鮮魚體重約50噸以上,身長15米左右。
對海洋動物頗有研究的閩台民俗館副館長林鎮财介紹,須鲸物種被列入中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我國,須鲸多見于黃海、東海、南海包括台灣南部及西南部水域。(謝漢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