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假设明朝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

假设明朝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

(李子城宫 图片来源:IC Photo)

财务其实很简单

陈志武/文

在了解了英国和美国的历史如何从政府债券到国债的不同之后,你可能会想:"如果中国早期有一个债券市场,那该有多好!"是的,中国历史可能真的不一样!"今天,我们来谈谈"如果明朝有债券市场会发生什么?"这个话题。

历史学家会说,官员腐败导致了王朝的灭亡,至少从长远来看,失控的权力造成的腐败的蔓延最终将导致王朝的灭亡。但问题是,这种"长期"有多长?几十年,几十年的腐败的例子,在历史上曾经是,现在更是如此,在当今世界更是如此。到了16世纪中后期,明朝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到嘉靖(1522-1566)已经腐朽,然后摇摇欲坠,但如果不是战争融资的挑战,明朝真的会崩溃吗?如果不是天灾,李子成和张宪忠能灭灭明朝吗?

李子成起义

明朝的命运以李子成结束。李子成出生于1606年,年轻时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在送交法庭文件的车站做棋子。然而,由于朝廷的财政拮据,1628年,全国三分之一的车站被废除,李自成丢了工作回家,开始举债。同年陕西(李子成的故乡)与山西发生大旱,人民群众难以生存,过冬时李子成无法偿还债务,被告到陕西米里门。县令"用他的胳膊在城里游来游去,把他处死"。幸好亲戚朋友救了他,然后他跑去杀债人,然后去找叛军。

为什么法院在1628年左右出现金融危机?或者让我们回到16世纪中叶,当时明朝变得越来越腐败,预计会有一些失控的支出。但更重要的是,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景云、肖凌波、方秀轩等学者介绍,16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的气候普遍是寒冷干燥,干旱越来越频繁,这就是所谓的"小冰河"时期的开始。

这些干旱一方面挑战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加大了他们为了生存而进攻中原的压力,威胁到明朝,另一方面,也使明朝难以在北方耕种军田,产量大大降低(郑景云等学者已经证明, 由于气候危机,河北在16世纪中叶每公顷生产了1168公斤谷物,日历年生产了584公斤,1620年后下降到每公顷230-350公斤)。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以及屯田的放弃和生产不仅迫使朝廷扩大其军队,而且还导致政府为军队更多地使用财政。到1550年,军费开支约占宫廷人口的31%,1590年后上升到90%,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明朝末期。虽然张国霆多年来的改革改善了财政状况,但不足以弥补军费开支的迅速增长,1628年崇举皇帝上台时,他不得不削减并废除该站。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子成参与起义与气候灾害有关。

气候危机把李自成推入了一场起义,如果不是因为更多、更大的干旱,他可能不会成功。他的叛乱分子几乎被消灭了至少两次,但都是大规模干旱的结果。第一次是在1633年底,李子成、张宪忠等农民大军在山西被明军铁骑队击败,于逃往河南,被黄河与太行山之间的多路明军包围。看到叛军随时可以清场,但1633年底他们的运气变了,因为那个冬天河南异常寒冷,黄河表面完全结冰,给了李子成等部队渡过黄河的机会。

然后,在1634年至1636年间,河南及周边省份经历了大面积的严重干旱,数千万农民面临生存危机,大量饥肠辘辘的人愿意和他们一起奔跑,这反过来又给李自成、张宪忠提供了大规模的征兵机会,起义军迅速扩大到60多万人, 比1633年之前更强大。

到1636年,农民起义规模大,威胁到明朝,迫使朝廷加紧努力平息起义。同年8月,农民主力军首领之一高映祥被明军击败,次年张宪忠投降。1638年,在明军集中力量的攻击下,李子成的军队被击败,最后他带着残余的17人躲藏在陕西省的上格山山。这是李自成第二次差点死。

但1639-1641年的干旱不仅变得更加严重,而且覆盖了更多的省份,饥饿人口比以前更多,为李自成提供了机会。1640年,李子成回到河南收容饥饿者,重建起义军。郑炼在《禹变》中形容李子成对人民富强的饥渴:"以红栗腐朽,盗贼就是靠这个,来表现开仓和饿了人。远近饥饿的人要走,应该像流水一样,昼夜不停,一百万,而它的势头却无法扑上去。"到1641年3月,他的叛军已经发展到超过一百万!历时三年的干旱,不仅让李子成、张宪忠再次崛起,而且严重扰乱了明军的粮食供应,使政府军无力应付叛军。1644年,明朝最终被李子成击败。

从李子成的经验可以看出,如果明朝有保险等金融市场帮助社会解决灾害风险的挑战,那么起义的基础就站不住脚了,李的自我成就或许也就吸引不了那么多农民军。

晚上的挑战

明朝最后几十年的干旱是严重的,特别是在1628-1643年,当时干旱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河南,河北和陕西等省份连续多年干旱。既然干旱帮助了李子成等叛军,对于朝廷来说,这意味着增加战争开支来平息叛乱,考验明朝的融资能力,朝廷有多少军事融资选择?

如前所述,明朝中期之后,政府的财政赤字逐渐收紧,到16世纪中叶,每年的财政赤字超过400万白银,少了一百万两。1567年,太仓银行只有135万两家,足够三个月。

赤字有多大?当时,明朝的年收入在2000万至2500万白银之间,约占当年4亿至5亿白银GDP的5%。因此,即使在400万的最高财政赤字下,它也不会占当时GDP的1%,远低于今天3%左右的赤字。但是,我们说,中国今天3%的财政赤字非常健康,而明朝1%的财政赤字严重到足以压垮法庭。为什么会这样?

关键是,中国当时还没有一个债券市场或长期借贷市场,可以交叉收入配置,今天它不仅可以发行债券,还可以发行30年甚至100年后到期的可持续债务,将今天的财政赤字分散到未来100年。债券是现代政府抵制突然和大规模支出的主要手段。

在没有借贷手段的情况下,法院只能想办法提高税收、欠款、货币颜色。通过单年增税解决财政危机,最大的缺陷是强化当年突然大支出对社会的影响,相当于"税收冲击疗法",容易导致"官台抵制"。

自46周年(1619年)开始,"辽东军事蓬勃发展,突然增加了三百万......三增,其中520万是奇怪的,那么为时代"(张廷玉《明史》第202卷,中国图书局,1974年)。但这些增税并没有缓解明廷的财政危机。到1628年崇裕上台时,财政赤字为113万。据王伟先生的《论崇元皇帝》记载,为了弥补赤字,崇元皇帝在历年每亩加9%税的基础上再加3%,合计165万两。这项税收,加上日历年的三笔奖金,共计680万两笔。然而,农民战争在气候灾害的帮助下,势头强劲,军费开支不断上升,屯天收成持续下降,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如果增税过多,将加剧官员的势头,迫使人民反击,法院不得不试图拖欠军债等债务,崇裕元年双方拖欠高达520万两笔。到崇章十年(1638年),朝廷仍欠边城军费,导致大量边防军人投入农民起义,明朝进一步崩塌。在崇裕11年(1639年)更大干旱的影响下,战争形势急剧下行,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没有兵不能平整,士兵人数不增加",崇裕皇帝不得不"从宫廷审查,搁置我的人民一年",批准部署280万新税。

当时,崇宣皇帝还尝试了其他方式来缓解金融危机,包括请富人捐钱、省钱宫廷开支等,但都没成功,按照王琦的《论崇裕皇帝》。然而,在传统中国宫廷只注重"存"银储而不是通过债务发展,"馅饼"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在和平时期肯定没有发展的机会,如迫切需要发行债务融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崇裕皇帝不能选择债融资的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最终,明朝因此被战争融资的挑战所淹没。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消亡也大体相同:不寻常的干旱等气候风险在死前很常见,在没有长期贷款市场的情况下,朝代一直在努力应对气候灾难带来的战争融资挑战,最终导致该国的灭亡。

然而,进入现代社会后,干旱、洪水等气候灾害等风险事件仍会发生,但我们并不担心北方游牧民族攻打中原,也不担心下一个李子成的出现。当然,原因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收入增加有关,但也因为现代运输网络在各地开辟了市场,使跨地区运输货物以帮助救灾变得容易,以及使人们能够提前和事后应对风险的金融工具。 允许各国按时间分配收入和支出。这就是市场的发展如何改变了历史。

今日重点:一是各国历史研究表明,腐败并不一定导致王朝灭亡,关键是看朝廷是否有足够的财力解决内战引发的巨额战争开支。第二,过去不规避风险的金融市场,在发生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时,迫使普通人通过骚乱,包括叛乱起义来寻求生存;如果自然灾害频繁或持续,王朝最终可能会因为无法获得战争资金而遭受损失。最后,有了现代金融市场,普通人规避灾害风险影响的工具大大丰富,即使发生干旱,人们也可能无法面临生存挑战,甚至有暴乱甚至起义,迫使政府花大钱打仗,因为公共债务融资可以用来解决军事问题, 这个国家可能不会被摧毁。发达的金融体系改变了王朝的规律。

(本文为陈志武教授金融学课程讲座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