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门二号墓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通道的关中出口处,秦岭山脉的茂密森林绵延至此。在面积不足3平方米的这座先秦墓中,出土大量的精美器物,仅黄金器达3公斤,尤以三把金柄铁剑最为璀璨夺目。墓葬所处位置、规格与出土物形成巨大的反差,为这座墓葬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那么这座神秘的墓葬是如何发现的呢?
一、偶然的发现
一九九二年五月的一天,天气晴朗。我骑自行车行驶在川陕公路上,当走到益门村时,看到有工程拉土车在大路上驶过,以专业的敏感,想到附近必有基建工程动土。当时,我是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的一名技工,在钻探队负责联系基本建设的考古勘探工作。顺着车行的方向追着车轮的痕迹,很快就到了施工工地,看到确实在搞基本建设。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少量的古代陶器残片,直观告诉我这里应是一处古文化遗址。
经询问后得知,这里是一家私人投资的电讯器材设备厂。我就找到了厂长,说明来意,并向他介绍文物法和市政府有关文物保护的文件规定。可能是考虑费用的问题,厂长并不乐意,说只占用两亩三分地的面积盖一座二层小楼,没有必要进行钻探。
正说话间熟人杨浩栋走了进来,他是渭滨第二建筑公司的经理。看见我便握住手说:“正要找你,因办厂建房需要钻探。”我说:“正在与厂长商谈这个问题,厂长觉得范围小没有必要钻探。”杨经理就对厂长说:“施工前钻探既是保证文物安全,也能发现地下有无施工隐患,不钻探我就无法施工。”厂长终于同意钻探,随后签订了相关协议。
回到单位,我向宝鸡市考古钻探公司的李伸前经理做了汇报,并上报当时任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的田仁孝队长。钻探事宜具体由我负责,我随即带领八名钻探工人赶赴现场。需要钻探范围确实不大,面积仅约1500平方米。几天之后,钻探工作便告结束,发现了两座古墓。一座是汉墓编号M1,另一座M2即是益门二号春秋墓。
金柄铁剑(M2:1)
二、金器出来了
钻探工作一结束,我赶忙带着钻探图纸找到田队长、李经理,将以上情况进行了报告。大家一致认为发现比较重要,立刻决定发掘,并安排申报抢救性考古发掘执照。随后又与厂方进行了协商,他们也同意承担发掘费用。于是,益门墓葬的发掘工作按部就班开始。
当时,参加现场发掘的都是考古队的年轻人,工作进行得很快。揭开表土和扰乱层后,发现两座墓还有打破关系,便按照发掘规程先清理了上面的汉墓M1。接着,就对二号墓开展发掘工作。
因为二号墓也不大,墓口长3.2、宽1.5、深5.5米,没用几天的时间,就到了距墓底约1米的位置,现场暂停继续向下发掘。工作人员报告田队长需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在得到同意后,队员们晚上就住在了工地现场,轮流值班。九人分成三组整晚值守,以防有人钻空子盗挖文物。由我带队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值班时一切正常,谁知等第三组执勤到凌晨五点半左右时,意外情况突然发生了,M2的墓壁上部大面积坍塌。执勤人员叫醒了大家,队员们赶过来时已见不到墓口的位置和形状了。见到此情景,我和队员们都感觉心里一紧,要是在发掘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如何得了?想起来都让人后怕。第二天上午,队员们仍轮流看护现场。
建设工地施工队的副队长魏超看到这里的情况,报告了渭滨二建的杨经理。杨经理赶到工地看了后,就安排魏超亲自带领工人,配合考古队工作,清理墓口塌陷土。同时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保证安全施工。大家一起取土,很快就下挖到接近二层台的位置。
尽管天色还早,大家还是决定停止下挖,顾虑底下情况复杂,怕出现其他问题。电话联系田队长,得知他明天上午才能回宝鸡,我们便安排在工地继续轮流值班。一夜无事,到第三天早上我们就以最慢的速度,按照发掘规范小心翼翼地清理墓室填土,等待田队长到来。眼看将近中午12点了,就要到墓底了,现场负责同志让暂停发掘,我试探着用手铲轻轻翻了一下土,就见到红红的朱砂,又看到了一个铁器(二号剑的刃),当时感到很失望。
但再拨一铲仔细一看,见到了像剑柄一样的东西,闪着金黄色,还镶嵌有绿松石,当时大家就都愣了神。太意外了,最敏感的神经告诉我,里面有黄金,不得了。很快通知下班,人员全部撤离墓底,用竹板把墓口盖严实,不再让人下去,并劝说围观的群众散去。我们就轮流执勤、轮流吃饭。我到厂长办公室,借用厂长座机给考古队打电话。电话一通,刚好是田队长接听,他说:“刚端上碗正吃饭哩,等吃完饭就到工地来。”
我一听就急了,可是厂长办公室有人,我压低嗓门对着电话说:“金器出来了,得赶快!”一听这,田队长二话没说挂了电话,很快就与杨富科、司机王宏均三人开车来到发掘现场。
田队长急忙问了发掘情况,看了现场,接着分配工作任务。具体由我和杨富科继续负责清理发掘,两名有经验的技工在墓底配合工作,其他工作人员分布在台阶处上下接物,王师及其他人员做好墓上面的安全保护工作,田队长在现场指挥。墓底的细致清理工作随即展开。
鸳鸯金带钩(M2:25)
兽面金方泡(M2:26)
玉璧(M2:105)
三、意外收获
因为墓地处在山脚下,地下湿度非常大,不便剥离随葬器物上覆盖的泥土、朱砂和板灰,清理工作比较艰难。为了避免挤压随葬品,就用木板垫着脚,身子挪动都很困难。大家屏住呼吸几乎不说话,十分认真地清理着,揭去器物上面和周围的土。一件件金器、玉器、铜器、铁器等,就慢慢展现了出来。清理出来后进行了登记编号和绘制器物分布图等工作。
当时,墓旁边围观群众聚集得也越来越多。探工们、施工方人员和当地的住户,主动配合维护秩序及安全工作。渐渐天色转晚,旁边看热闹的人却议论纷纷:“怎么墓下面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着光,太好看了。”田队长借伸腰的机会大声说:“谁喝了啤酒,把盖子扔到这里,叫人怎么收拾,捣乱!”顿时鸦雀无声,也不躁动了。在清理中,年轻的工作人员看着已经露出的一号剑惊讶地问:“这是啥呀?太好看了!”田队长转过身子低声说:“这就是俗话说的有钱难买金镶玉啊!”
墓内的器物摆放除车马器在头箱内较为有序外,其余器物都堆放在墓室里,推测当初是置于包袱或箱、匣之中。三把金柄铁剑上下颠倒无序,金环首小刀也三五成群。玉饰、玉璜等无串结关系,相互叠压在一起有些杂乱无章,串饰在玉饰之间成堆状,唯有玉环压在最中间部位的底部。部分器物崭新而磨损痕迹较少,推测墓主生前应不曾佩戴或使用过。
随着夜幕的降临,清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工地提前帮助接了照明灯,靠灯泡及手电筒施工。每人吃了一个烧饼充饥,继续工作到晚上十点多才基本完成发掘工作。因为小金珠、料珠串饰等像小米粒一样杂乱地互相堆叠着,现场提取困难。后经田队长同意,将不便拿起的小金珠等小件器物连同泥土一起提取运回考古队,进行室内清理工作。
安排好工地夜间执勤,考古队员们挤开围观的人群带着文物回到单位,已经快夜里十二点了。队员们将清理的文物和提取的泥土等,都放在田队长的办公室里。简单吃过饭后,我与杨富科就在对面的办公室连椅上,开着门轮换着守了一宿。
翌日,田队长安排了几个考古经验丰富的同志前往益门二号墓现场又做了二次清理。认真查看了墓底的余土,结束了现场发掘清理工作。以后的一个星期内,看热闹的人群仍然络绎不绝。
绿松石串饰(M2:185)
四、墓主疑云
益门二号墓出土大量金、玉、铁器等,既让人们开了眼界,又使人们感到困惑。墓中的陪葬品与诸侯王墓相比也毫不逊色,那么它的主人是谁?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墓中没有任何表明墓主身份的东西,墓主的身份一直是个谜。
随葬金器数量之多,自然使人们想到了北方系青铜文化;随葬品规格之高,又容易让人们将墓主同诸侯贵族、戎狄之王或首领相联系。但随葬玉礼器和金器形制及纹饰显示的中原文化风格,又不能不让人们将其作为中原文化系统对待。随葬品的多元特点所引发的墓主身份的特殊性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墓主的推测有很多,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推测墓主可能是秦穆公霸西戎所灭西戎诸国中某国的戎王。秦国向西扩展在平定西部少部民族时,打败了西戎,将戎王迁到秦地生活,便于对他们进行监管。
第二种:推测墓主可能是一位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秦国庶长类高级贵族。
第三种:推测墓主可能是被秦国所征服的北方系青铜文化中某一支系的君长或贵族首领(包括其子女)。这种观点认为益门二号墓不可能是秦公之墓或秦公某公子显贵之墓,因为秦公或秦公公子之墓绝少不了华夏公侯显示身份的钟、博、鼎、簋等礼器。如果说是秦人墓,无法解释该墓与其他干余座秦墓的不同之处,不随葬铜陶器与秦人葬俗有悖;作为小型墓随葬品的豪华程度又远远超出当时较严格的“礼”制所规定的内容,浓厚的北方系青铜文化因素绝非一般的受影响所能解释得了的。
第四种:推测墓主可能是秦景公的弟弟后子鍼。由于该墓出土器物与凤翔秦景公大墓出土器物时代相同,其精美程度有过之无不及。联系秦景公的弟弟后子鍼,他虽然位居公子,但文献却说“如二君于景”,可见其地位显赫,流亡晋国时,尚能带车千乘,足可证实其富可敌国,秦景公死后,后子鍼回到了秦国,哀公既不可能对其加以重用,也不能将其置于死地,剥夺其政治地位,保留其财富应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推测益门二号墓主人可能秦景公之弟后子鍼。
各种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墓主的身份依旧扑朔迷离。能在死后拥有如此规模的珍奇异宝陪葬,墓主生前一定是一位地位显赫的人。
(本文改自益门二号墓发掘者张天林《宝鸡益门二号墓钻探发掘亲历》 一文 )
编辑 辛宇 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