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心放: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让本国军队改穿胡服作战?

文/赵心放

赵心放: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让本国军队改穿胡服作战?

战国时代的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位国王,他文武双全,谋略过人,气质超群,在治理国家的各方面都为本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颇受历代后世人称赞。

(一)实事求是暂缓称王

赵武灵王继位的时候,正处于战国时代的中期。与其他国家相比,赵国实力明显处于劣势,屡遭齐秦等强国欺负,大片土地被秦国强占无法夺回。赵武灵王年幼时继承王位,由相国赵豹等大臣辅佐。四年后他就宣布临朝听政了。听政后的第一年,他向先王肃侯时期德高望重的大臣肥义请教治国之道,给肥义增加俸禄,优抚年事已高的老人;第二年重修边境要塞;第四年与魏、韩、赵、中山等国约定,为了共同对付秦国,各国相互推崇各国国君为王。

最终赵武灵王决定本国推迟推崇,因为他觉得本国实力不够,还没到称王的时机,他说,没具备称王的实际能力,用不着去图这虚名。仍命国人称自己为君。与此同时,选拔任用能人,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实力。

暂缓称王,不仅仅是个谦虚的问题,还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考虑,让其他国家,特别是对赵国不怀好意的国家,放松对赵国的警惕,让赵国争取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机。

赵心放: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让本国军队改穿胡服作战?

(二)大力推行军队改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赵武灵王继位近二十年了。勤政谋政的赵武灵王已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成为了有胆识有韬略的一国之主。他多次对赵国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军队的武器装备作了分析,北方和东方大部与胡人部族相连,胡人正处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时代,他们经常骑马南下,对中原地区騒扰掠夺,赵国的北部边境首当其冲。

赵国的武器装备比胡人先进得多。但和胡人武装比起来,至少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赵国与中原各国基本一致,实行的是兵车混合编制,步兵多骑兵少。胡人全部是骑兵,机动性强。二是赵国士兵着装不适合作战。宽领口、肥腰、大下摆.....

胡人却身着长裤短衣,腰束皮带,脚蹬皮靴,方便骑马射箭,进退自如,行动灵活。他决心向胡人学习,打破传统的车战编制,改革传统的兵士着装,将车战为主变为骑兵作战为主,兵士着装全部改为胡服。

为了顺利实现“胡服骑射”的改革目标,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臣肥义。在肥义的积极支持下,他率先穿起胡服上朝议事。与此同时,他派大臣给自己的叔公公子成陈述实行“胡服骑射”的道理,公子成和一些大臣起先表示反对,赵武灵王亲自上门做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终于把公子成说得心服口服。在肥义、公子成等一班大臣的支持下,赵武灵王向全国颁布了《胡服令》。

在改革服装的同时,赵武灵王亲自召集一大批综合素质好的兵士训练。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支数量可观、具有较强机动性和作战能力的骑兵部队,取代传统的车战部队成为本国武装力量的主力。通过收复中山国和临近几个部落,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在北方开拓疆土数百里,成为秦国东进最强劲的狙击对手。

赵武灵王根据变化了的作战样式,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以前长期实行的是消极防御,国家武装力量加强后,可以根据需要,实行积极防御和有效进攻并举的策略。

为了让儿子尽快学会治理国政的本事,他主动退位让儿子当国王,请肥义给儿子当老师。他退居二线,号称“主父”,亲自率军开拓西北疆土,制订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计划。

赵心放: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让本国军队改穿胡服作战?

(三)深入虎穴摸清敌情

为了摸清敌情,赵武灵王乔装成本国使者赵招来到秦国,向秦王报告赵国新立国君之事,借此机会打探秦国的虚实,熟悉地形,考察秦王的为人。

秦王问:你们新国君有多大年纪?赵武灵王模糊着概念说:正在壮年哟。秦王问:那为什么要传位呢?赵武灵王说,想让太子早点学习治国的本领。我们的国王虽然退位为主父,对国事还是要管的。秦王问:你们国家也害怕秦国吗?赵武灵王回答:如不害怕,就不实行胡服骑射了。如今我们的骑兵比过去至少多了十倍,想来秦国愿意和我们结为朋友了。乔装成使者的赵武灵王应对自如,十分得体,秦王很敬重他。

当天晚上秦王睡不着觉,他想使者赵招相貌不凡,气宇轩昂,不像是个平凡之人,第二天一上早朝,他就传旨宣赵招来相见。赵国使者的随行人员说,使者有些小恙,请暂缓一段时间。这样过了三天,秦王仍没和假使者见面。秦王生气了,派人直接到宾馆客房里去请。只有使者的随行人员自称是赵招。

秦王问真赵招:前几天回答我问话的到底是何人?真赵招说,那就是我们的主父啊,他想亲眼看看大王的尊容。秦王派白起带兵去追。到了涵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使者三天前已经出关了。秦王没办法,干脆做好事,把真赵招也放了回去。

赵心放: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让本国军队改穿胡服作战?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理事、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投稿邮箱:

顾问:朱鹰 、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