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我们知道,关于无人驾驶的实现方式,目前主要集中在两大技术路线上。

一种是大部分车企所采用的“雷达”路线,另一种是特斯拉死犟死犟一定要坚持的“摄像头”路线。

之所以这般执着,马斯克的理由颇具中医吃啥补啥的古典思想,认为“人既然是靠眼睛就能分辨万物,那么只要给汽车装上眼睛也可以”。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马斯克所说的这个眼睛,便是“摄像头”,而各种雷达,就是他所认为画蛇添足、并不可取的“耳朵”。

从逻辑上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在技术难度上,马斯克的摄像头路线其实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类科学发展至今都还不是十分清楚,人的眼睛究竟是怎么识别万物的?

举个我们觉得再平常不过的例子,请问,在人头攒动的步行街里,你是怎么一眼就认出你在等的人的?

你会说:废话,因为我认识他,不认识别人啊,大脑肯定会把我熟悉的肖像调动出来啊。

事实上不是。我们其实不认识任何人。

一 数据生成技术

因为光学原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上一秒和下一秒都是不一样的,就是再牛叉的摄影师也不可能拍出两张一模一样的照片。

“因为大脑见过,所以我们认知”,这在技术路线中叫做“固定规则算法”,比如我们要识别一个西瓜,固定规则就是要找到描述这个西瓜的准确定义,然后编写程序,这样计算机就能根据固定规则识别出任何一个西瓜。这就比较符合我们的直觉,因为我们大脑记住了某个规则和定义,就能识别出某人某物。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与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自己错了。

通过对大脑的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我们的感觉系统一直在通过调整自身去适应自然界的统计规律,这个规律指的就是在视觉输入中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特征。同时,感觉系统会通过数以亿计的神经连接,对这些规律施以强大的可塑性。

而可塑性则指大脑重新组织神经之间连接的能力。可塑性不仅让大脑能从损伤中修复,还能让大脑把资源分配给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简单讲,就是有些细胞对一张脸的长宽比敏感,另一些细胞则对眼睛之间的距离敏感,还有一些对眼睛的位置参数更感兴趣。如果我们单独来看每一个参数,没有一个参数是很直白地告诉这些细胞“脸的存在”,但是如果用某种方式把这些参数组合在一起,细胞就能做出判断,眼前的对象是否是一张脸。

这在技术领域叫什么算法呢?

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这就是这些年最热门的“机器学习算法”,即“人工智能”。也就是说,机器学习算法更符合人类的大脑视觉的认知模式,它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建立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逐渐拥有人类的智能。

从20世纪后期发展到现在,借助数据资源的发展,也就是样本量的剧增,和大型专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利用软件来快速识别人脸,已经不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包括语音识别、智能翻译、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机器学习算法就不要需要像固定规则那般人为地下定义,同样以西瓜为例,机器学习算法的做法是,提供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西瓜图片,或者再提供一些反面案例的,比如说草莓、西瓜的图片等,让计算机自己通过学习找到规律。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想要只靠几个摄像头而非激光雷达就实现无人驾驶,那么必须给自家的人工智能投喂海量的数据用以学习才行。

嗯,这就是特斯拉真正让人无从下手的地方。

二 数据之争是主权之争

技术路线的差异,本质上是资源禀赋的差异。

我们知道,作为世界仅有的两个互联网大国,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还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互联网科技公司服务的人口极限基本就在14亿左右,而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服务的人口极限大概在45亿左右(世界的上网人数)。

这就给了马斯克“吹牛”的底气和可行性。我们并不知道通过“视觉”就实现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究竟要吃多少数据,但显然多多益善,45亿肯定是一个优先选择的数字。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大众CEO就曾表达过自己的“恐慌”:现在每天有50万辆特斯拉在世界各地收集收据,这是其他车企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多云君曾不止一次地说,我们国家的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异军突起,这得益于过去十几年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庞大积累,这促使我们在这一新时代的资源禀赋远胜于传统汽车强国的日本和德国。

同样,美国也拥有这样强大的资源禀赋,且并不比我们差(事实上目前除了美国本土车企可以选择“视觉”路线,其他国家的车企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源禀赋)。所以多云也曾表达过:未来电动和智能化汽车的发展只用盯着中国和美国就可以了。

所以在大的时代背景上,近一年来我们其实能感受到另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中国越来越重视“数据主权”,从整治互联网金融到滴滴事件,数据日益成为国际博弈的必争之地。有关部门更是直接出台了“超过100万用户的公司境外上市必须接受审查”,同时要求“数据不离境”,任何公司在中国采集的数据都必须在中国本土储存。

特斯拉为什么不“听话”?

谁掌握更多的数据,谁就掌握更大的主动权,任何一个公司都能凭借可观的数据一飞冲天,如今的国家竞争亦是如此。马斯克之所以在各种场合公开推广“视觉”路线,本质上是想劝导各国向自身开放数据采集,同时给消费者灌输“数据理当全世界共享”的价值观。

所以,特斯拉的“视觉路线”来自自身的数据自信,而我们的车企主要还依赖雷达路线,则是对数据现状的务实与实事求是。

但国家的数据保护也将决定那句“未来三十年自主品牌将成为中国市场主流”的论断将是真的,没有任何一个车企将比自主车企更了解中国数据。

汽车行业的时代之变,是一项全民战争,争在能源、争在智慧、争在魄力、争在时机、争在稀有金属,更争在每个人的数据之上。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