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甘露之变以宦官一方得胜,文宗、李训一方失败而告终,双方都有一些得失。从李训集团最初设计的行动计划上看还是有其特点的。李训集团在策划行动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大明宫内金吾卫与禁军部队布防的区域特点。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一、宦官一方控制了文宗皇帝

大明宫可以分为南北两部,以宣政门一线为分界线。宫城内主要由禁军控制,南部的金吾左仗给了宰臣发动事变一定的机会,毕竟宰臣对金吾左仗还是有一定控制权的。李训的计划选择了避实击虚的策略,将皇帝和宦官从紫哀殿调出,脱离禁军重点控制区域。再将歼灭宦官的地点选在金吾左仗,在这个可以控制的小区域内形成对宦官的封闭式包围,聚而歼之。而且,在实施中以上计划均得以实现,李训方的军事力量都按照计划到达了指定区域。

宦官一方虽然对于李训发动事变没有任何准备,但是,应该说神策军中尉宦官仇士良具备了临危不惧、应变力强的素质。在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没有惊慌失措,准确的判断形势,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控制住文宗皇帝,迅速向禁军重地的宣政门方向拼死突围。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宦官进入金吾左仗并发现有埋伏以后很难判断出是谁对其袭击的。如果这时盲目逃向宣政门以北,即使控制禁军也难免被皇帝招降,这在之前几次宫廷政变中体现很明显。唐前期几次宫廷政变的成败都在于是否控制了皇帝。因此,仇士良等宦官迅速回到含元殿,在李训一方未做好准备的时候劫持文宗拼死向宣政门突围。进入宣政门后快速集合神策军,在政治、军事和地理上上取得优势。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二、李训一方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计划不周,把握大局能力不强。事变主使李训并非军将,从事件发生的过程看,计划设计粗糙,没有应变的手段。李训本来希望在金吾左仗解决宦官,由于用人不当未能实现,以至于宦官回到大殿时出乎意料,还没有准备好足够的部队应对。

从事态发展来看,当宦官发现其阴谋后采取了正确的决定,先回含元殿劫持皇帝。此时李训一方只有他一人去拦截乘舆,其他人等只顾杀宦官,而忽视了控制政变的核心人物-皇帝。虽然,宦官死伤者数十人,却换得对皇帝的控制,控制住皇帝就等于控制住了大局,当宦官劫持文宗进入宣政门后李训一方已无力突破宣政门的防御设施。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从含元殿到宣政门一路上没有截住乘辈是李训一方失败的主要原因,李训事前对此估计严重不足。之前的几次宫廷事变成功一方都是迅速控制住了皇帝。毕竟皇帝是皇权的代表,军士对皇帝还是比较敬畏的,一般不愿意冒险直接攻击皇帝。太子李重俊作乱时没有及时控制中宗,导致兵变士兵反戈就是一例。

李训同样犯了这个致命错误,说明对大局的把握能力不强。政变计划带有冒险性,必须尽可能周密才能应对。这一方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考虑相对周全。

第二,用人不当,关键时刻犯错。关于李训用人的得失,司马光有过精彩的评论,他认为:

李训所奖拔,率皆狂险之士,然亦时取天下重望以顺人心,如裴度、令狐楚。郑覃皆累朝奢俊,久为当路所轧,置之散地,训皆引居崇秩。由是士大夫亦有望其真能致太平者,不惟天子惑之也''然识者见其横甚,知将败矣。

也就是说李训所用都是狂妄、冒险的人,这与他自己性格直接相关。李训一方错失在金吾左仗击杀众宦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指挥韩约临阵畏惧,未能有效发动进攻;二是大门没有及时关上,让宦官跑脱。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以上两个原因究其根本还是用人不当。韩约关键时刻胆怯未能发布攻击信号,门卫也因为害怕宦官没有关上大门,这样重要的任务因为两人的胆怯而失败。其次,李训招人入丹凤门时王播因为惧怕也没有进入含元殿,而郭行余所招的那宁兵没有听从号令跟随入殿,只有罗立言、李孝本两人甘效死力帅从人奋击宦官,带兵的三员主将此时没了踪影。

再看登上含元殿的这些从人,他们并不是军队(罗立言所部也是巡警),对当时情况判断和把握能力都很有限。除了李训认识到要拦住乘辇之外,其他人没有集中力量同李训共同作战。在拦截乘辇的过程中,李训势单力孤。李训等可依赖的军事力量并不多,事件发生时频频出现胆怯不敢前行者。这些官员都是李训提拔起来的,平时为李训所信赖。在这个关键时刻纷纷退缩,说明李训识人不清、用人不当。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当然,许多军将和军士不愿意参加事变或者胆怯也有宦官长期把持朝政,统御禁军对人心理造成的压力。宦官对付异己的手段往往非常残忍。如玄宗朝宦官杨思助:

性刚决,所得俘囚,多生剥其面,或鳌发际,掣去头皮,将士已下,望风慑惮,莫敢仰视,故所至立功。内给事牛仙童使幽州,受张守硅厚赂,玄宗怒,命思助杀之。思助缚架之数日,乃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咦之,其残酷如此。

宦官陈弘庆更是胆大妄为,杀害宪宗皇帝。宦官长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对事变中的许多关键人物有很大心理压力的。

唐代最“窝囊”的政变,甘露之变为何失败?

如宫廷政变此种大事件重在整体设计和对军队的有效控制。从之前的宫廷政变来看,成功者都是有效的将皇帝迅速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控制大局。李训一方即使在左金吾仗内没有剿灭宦官,也应该利用宦官主要首脑前往观看之际迅速控制皇帝,这一点李训显然没有注意到,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消灭宦官,错失了控制局面的大好时机。

而用人不当是失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计划都需要人来实施,搞政变这种事情用人更要慎重。王播、郭行余、罗立言皆进士出身,李孝本宗室子弟,稍有武略,但都不是武将出身。其中王播早在太和五年宋申锡事件中就暴露出不坚定的一面。

初,申锡既得密旨,乃除王播为京兆尹,以密旨喻之。播不能谋,而注与守澄知之,潜为其备。

从前几次玄武之变来看,勇谋并重的武将更能胜任。太宗手下的大将、玄宗用禁军都是勇武之士。而李训忽略武将作用,关键时候出问题''这两大失误足以导致李训集团的失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