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盖棺定论,以汉武帝的谥号为例,解析中国帝王“谥号”文化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而"谥号"就很好的代表了这个传统,一个人能否拥有谥号,拥有的谥号好坏,都可以影响到对此人的判断。皇帝的谥号就是最佳代表,一个皇帝的谥号,基本可以概括帝王的为政之举、为君之德如何,含有评价之意。

盖棺定论,以汉武帝的谥号为例,解析中国帝王“谥号”文化

汉武帝剧照

何为谥号?

在古代,对于那些帝王将相以及高官大臣们,他们死后官方都会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一个最终的评价,但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过又不是能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所以,为了方便,

古人就选用一些有评价意义的字,以此来高度概括一个人的生平,这些由官方给出的,具有评价意义称号就是“谥号”。

谥号最早发源于西周时期,按照《逸周书·谥法解》中所说: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谥号是对死去的人一生功过是非、德行操守的定论,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由继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则是由朝廷赐予的。

盖棺定论,以汉武帝的谥号为例,解析中国帝王“谥号”文化

逸周书

从周朝开始,除了秦始皇和秦二世皇帝外,几乎所有的正统帝王都有谥号。由于秦始皇对谥号比较反感,认为谥号有“臣议君,子议父”的嫌疑,有违三纲五常,因此他下令取消评定谥号的行为,但是等秦朝灭亡以后,这一制度又重新被启用,所以,在谥号诞生以来,仅仅在秦始皇时期短暂的中断,在其他朝代,虽然谥号有所改进变化,但是从未停止过。

谥号是如何评定的?

谥号的评定主要是客观的去评价概括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和德行操守等,而且有专门的“谥法”可做参考,谥法严格规定了若干个有概括含义的字作为谥号,人物有功有过,德行有好有坏,所以谥法规定的字也有褒贬之分,根据情况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

用于褒谥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

用于贬谥的有:炀、历、灵等;

用于平谥的有:哀、怀、愍、悼等。

盖棺定论,以汉武帝的谥号为例,解析中国帝王“谥号”文化

谥号

按照谥法的规则,仅从谥号中就可以看出历史人物的生平到底怎么样了,比如周文王学识渊博,勤政爱民,按照谥法中的“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所以等他死后,后世的人给他的谥号就是“文”,就是对他一生功绩最好的肯定;隋炀帝穷兵黩武,淫乱暴虐,按照谥法中的“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后人给他上“炀”的谥号,就是对他荒淫无度,横征暴敛批判。

唐朝之前的皇帝谥号很简洁,一两个字就能概括,而且同一谥号的适用范围不分帝王还是臣子,主要是按人物的功过是非、德行操守来评定的,比如汉武帝的谥号“武”,西汉汉朝开国功臣周勃的谥号也是“武”。但是唐朝以后,随着皇权的加强,为了恭维逢迎皇帝,皇帝们的谥号字数也一增再增,比如明朝皇帝的谥号已经发展到十七个字(明太祖朱元璋谥号有二十一个字),清朝皇帝的谥号则高达二十一个字,随着谥号字数的增加,皇帝的谥号由原本的客观评价逐渐变成一堆溢美之词,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盖棺定论,以汉武帝的谥号为例,解析中国帝王“谥号”文化

清朝皇帝谥号

汉武帝被谥为“孝武”,有何意义?

弄清楚谥号的含义和评定方式,再来看汉武帝的谥号,就很好理解了,汉武帝的谥号是“武”,属于褒谥、美谥,谥法中对“武”的定义为: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对照汉武帝的一生,他虽然有功有过,但总体上功劳远大于过错,他在位期间完善法规制度,大力招揽人才,任用贤能,改革内政,尤其是用武力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原的匈奴边患问题,所以,后人给他上“武”的谥号,就是对他取得的这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功劳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盖棺定论,以汉武帝的谥号为例,解析中国帝王“谥号”文化

汉朝皇帝谥号

此外,汉朝以孝治天下,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极力的推行孝道,并把孝道作为治国安民的基本国策,所以,从汉朝的皇帝身体力行的去实行孝道,为天下做表率,这一理念也明显的表现在汉朝皇帝们的“谥号”中,汉朝的皇帝,除了两位开国皇帝(西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其他皇帝的谥号都会加一个“孝”字。

因此,汉武帝的谥号其实是“孝武”,也就是汉孝武帝,只是在通俗的叫法中,把“孝”字省去,简称汉武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