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八年(1375)春末夏初,朱元璋到凤阳督促中都城建造,途经滁州,登上大丰山顶,睹滁州之景,抒心中之情,于是写出了气势雄浑、沉郁顿挫的《感旧记》,追忆往昔艰难岁月,寄托了对滁州山水人情的眷念,表达了乐岁康宁、长治久安的初志。
朱元璋亲撰《感旧记》,彰显了滁阳在当时大明王朝的历史位置,并且将他自己一生中最尊敬的岳父封为滁阳王,可见滁阳(现在的滁州)有多么的重要。
《感旧记》见载于明刊本《高皇帝御制文集》卷十六,读之如获至宝,我心中一直忐忑不安,更多的是激动,现与大家分享,期望能为琅琊山景观的人文价值增添一些色彩。
读《感旧记》,看朱元璋与滁州
文/原动力
闲暇读史,偶得朱元璋亲撰之《感旧记》,这是他在滁州为琅琊山写的游记。文中记述了登基称帝的朱元璋,时隔22年重游旧戍之地滁州的所见所思。“登丰峰而临下,观四山以环滁,识欧阳之不谬”“醉翁亭下,酿泉备酒,掬饮者酣……”645年之后,虽斯人已去、景物异前,但河山仍在、旧事仍在。如今读起,似乎仍能感受到朱元璋对滁州的一片深情。
洪武八年,48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前往家乡凤阳督工中都,道经滁州,“息驿时闲”,登顶大丰山,一览滁城,见“四山环滁”,便觉欧阳修所言“环滁皆山也”之语并非讹谬。细细看着眼前诸景,朱元璋追忆往昔,是年26岁,意气风发,南略定远,攻拔滁州。滁州成为朱元璋自己独立建立的首个根据地,也是他积累军事力量,奠定开疆拓土、开辟大明王朝的根基。因此,朱元璋将滁州列为明朝的“开基之地”“兴王之地”,滁州也被称为明朝“开天首郡”。
朱元璋遥想当年,天下未定,兵戈未息,无暇以游诸景。再经故地,已经天下一统,百姓安居,逢民福之时,才得此闲暇游于旧戍之地。于是乎,朱元璋于醉翁亭下,酿泉备酒,睹民之乐天,感彼此之时势,足当年之初志,抚今思昔,执笔留心,乘兴写下《感旧记》,特叙困兴之事。此番来滁,朱元璋还专门遣官祭祀滁阳王庙,并撰祭文曰:“在昔群雄并起,民不堪命,王乃奋臂定远,力拔濠城。朕方从戎,几于被害。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天下已定,大业既成。再生之恩,没世不忘。兹道经滁上,莹祠斯在,故遣官致祭。”
万历刊《高皇帝御制文集》目录
元末,朝廷纲纪松弛,以致天下陷入一片混沌之中。各地盗贼四起,视人民犹如待宰之羔羊。朱元璋见此亦无他法可苟活于世,既而奋起淮右,遂于1352年在濠州参加红巾军。其后,因濠州城内各派势力斗争不止,朱元璋决定南下开创新局,于是率兵于1354年攻占滁州。是年7月,滁州大旱,朱元璋为此忧心忡忡,此时忽得滁人言:“滁之西南,丰山阳谷柏子潭有龙祠,水旱祷之,总有应验。祭祷时见有鱼跃或鼋鼍浮出,皆下雨之兆也。”朱元璋即刻斋戒沐浴,前往祭祷,祭祷完毕,朱元璋伫立于渊西崖良久,未见任何迹象。于是朱元璋把箭搭在弓上说:天旱如此,吾为民致祷,神食兹土,其可不恤民?吾今与神约定,三日内定要下雨,不然你龙神在此的祠庙怕是将不复存在。朱元璋说完,连射三箭而返。三日后,滁州大雨如注。朱元璋乘雨前往龙祠谢神。
在滁约半年,朱元璋因思亲而询旧,终得见失散已久的亲人,包括他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朱元璋与亲人坐在一起,各自倾诉着过往的艰辛。《大明皇陵之碑》中记述的“思亲询旧,终日慨慷。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写的就是他在滁州的那段难忘经历。
彼时的朱元璋“家有眷属,而又外练兵钢”,于1355年初攻占和州。随后东渡大江,角力诸雄。又十三载,平定四方,而登大位,一统寰宇。登上帝位的朱元璋,思乡心切,欲久居凤阳,遂下诏以家乡为中都,营宫阙城池如京师之制。洪武七年,朱元璋将滁州划入中都凤阳府的辖区内,这应是朱元璋把对滁州的眷顾和怀念,全都囊括到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之中。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可能从战略角度或为缩减庞大的凤阳府辖区,又将凤阳府之滁州改为直隶州,明代凤阳府管辖滁州的历史至此结束。民国年间,废府存县,后又设道,安徽分为淮泗道、安庆道、芜湖道。淮泗道驻地凤阳,管辖21个县,与明代凤阳府辖区基本一致。滁县、来安、全椒原属安庆道,没多久便改属淮泗道,这是时隔数百年,滁州又一次与凤阳合为一体,不由得想到,这冥冥之中是否与朱元璋当年在滁州的经历有关。
附:
感旧记
文/朱元璋
予因督功中都,道经滁阳。乘春之景,踏青西郊。细目河山,城雉如故。怀壮戍此,今河山虽是依然,故人首面移颜。花木谢而再春,人已苍而不少。感彼此之时势,执笔留心,特叙困兴之事以为记。
息驿时闲,登丰峰而临下,观四山以环滁,识欧阳之不谬。昔虽驻斯,当挥戈角逐之时,何暇遍游?今戡定祸乱,宅于宇内,时逢民福之时,故得暇游于旧戍。景多故迹,川旷而水纡。醉翁亭下,酿泉备酒,掬饮者酣。黄精蕨薇,扶老以泽颜。民淳风厚,闾巷情欢。因睹民之乐天,于今始见。叹往日之危难,何下万千之数。当有元弛纲之时,氛埃渤于宇宙,鸿濛于中原。群盗纵英而弛骋,荡民命如驱羊。予潜草野,奚往而何藏?守食余粟,度残生以候时康。何天狼之晃朗,弧矢乃倒芒。吾将居无何,于是乎匹马单戈,奋兴淮右,聚良民于乡里,收残胡遗士于诸营。祝天以保众,利剑以除精。射欃枪而清太虚,摧坚垒而安厚土。谋当有志之初,于是乎张皇六师,九伐威于海内,不几年间,偃兵息民。时亨亨兮日月运行,民欣欣兮乐岁康宁。符应兮有准,修德兮在古与今。岂崇朝兮飘风,何终日兮骤雨?景物异前,河山如故。既定乱以安民,犹得思往以阅今,足当年之初志。述而为记。
来源:滁州日报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