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都有过被情绪冲昏头脑的时候,没忍住,动手打了孩子。
打完之后,看着孩子委屈哭泣的样子,内心又忍不住后悔,责怪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暗自发誓下一次一定要保持冷静,好好和孩子讲道理,绝对不再动手。
但是在看到孩子试卷上那些鲜红的叉号时,情绪再一次没有被控制住,还是对孩子动手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呢?
据调查显示,有86%的家庭都表示打过孩子,94%的家庭表示骂过孩子,打骂孩子好像一直都是一个很普遍的教育方式。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试卷,为什么孩子们的成绩差异会这么大呢?问题都出在孩子的身上吗?并不是,这其中必然有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原因。
但是家长并不会反思自己,只会把不好的结果都推到孩子的身上,所以便有了这些日常对话“只要你的成绩......你就可以......”,“只要你表现的......你就能得到......”。
家长和孩子的对话永远都是带有条件性和目的性的,这种对话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只有我表现得够好,才会被爱。
有这种想法的孩子就会更努力的去达到家长的要求,但是现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发现有一些困难是现在的他克服不了的,孩子就会自暴自弃,没有安全感,自卑,变得越来越不求上进......
这种无力感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情绪上爆发出来,情绪爆发的孩子撞上控制不住情绪的家长,亲子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紧张。
容易被孩子激怒,经常情绪不稳定的家长,内心也是没有安全感的,是害怕、恐慌的。
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如果孩子不能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完蛋了,这绝对不可以。
但是发完脾气之后,家长又会后悔,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或者好妈妈,这样的父母在内心深处也是矛盾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家长要善于发掘。
也许孩子的优点和传统意义上的优点不一样,但是家长应该允许他们释放自己的天性,摸索出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不要用蛮横的行为伤害他们。
家长可以为孩子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带着情绪和孩子对话,在有限的范围内给出孩子最大的自主权限。
尊重理解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给孩子营造出一个自由健康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