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4月28日
关键句:露珠的记忆
《秋园》 杨本芬 著
前些日子我读完杨本芬老人的《我本芬芳》, 这个星期我开始读她的第二本自传体长篇小说《秋园》。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他们依然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善意,超越动物的求生本能。
秋园和仁受一家被边缘化之后,许多人出于自保,唯恐避之不及,但还是有人偷偷地往他们家里送粮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些伸出援手的,就包括那年除夕夜上门偷东西的人。他当年也是走投无路,才出门行窃。在得到仁受一家的帮助后,他再也没有偷过东西,后来七拼八凑了一点钱,做起小生意。他听说仁受一家有困难,第二天就挑着货郎担,一瘸一拐地走了十几里路,送来一袋大米。他觉得知恩图报天经地义,说:“杨乡长是我家的救命恩人,他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这就是民间朴素的道德伦理,是一种向善的力量,也是一种质朴的求真精神,遵循自己内心所认同的价值。
罗振宇老师在推荐的时候说,“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就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普通人的人生,背后也会有那么多沧桑巨变,但如果没有被关注、被记录下来,所有的经历注定会被深埋,消逝得一干二净。”
有一段描写是关于那段饥荒岁月:
“一天,全队人在田里做事,忽然听到一个角落里传来不管不顾的呻吟声,十分刺耳。人们循声找去,原来是长根老倌在那里屙屎。
“我屙不出屎啊!我不舍得把谷办成米,就连谷壳一起磨成粉,煮成糊糊吃。可肠子消化不了啊!现在堵住了屁眼,就是屙不出……”
后来几天,人们连躲都不躲了,就在田边上拱起屁股,你帮我拨,我帮你拨,连羞耻都顾不得了。有些人连血都拨了出来。人们脸色惨白,面无表情,唯有哎哟哎哟声不断传入耳中。”
他们多是劳碌一生的人物,许多人没有善终。
看那些全然无名的芸芸众生,他们经过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他们在洪流中挣扎,无声无息地来,无声无息地生活,无声无息地死去。《秋园》写的是这样的人物,如果没人书写,他们就注定会被深埋。
《秋园》出版后,她和女儿曾经有过这样的对话:
杨本芬:我为你争光了吗?
女儿:当然。
杨本芬:那就好。我想为你争光。
曾经,杨本芬不过是囿于家庭囿于灶台、把人生全部期待寄托于孩子身上的母亲,而现在,她可以坦然说出:“我想为你争光。”
八十岁这年,她终于成为一名作家。
这是一个奇迹,无比美好。
这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脆弱。但在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全部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我看来,《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就是这样的英雄主义者,她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在人生的暮年,开始用文字直面真实的自己,直面家国的历史,用记录和书写抵抗遗忘,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朋友们,请热爱生活吧!
阴有小雨 微凉
2022年4月28日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