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游戏史上80重要创新(原资料来自17173)

详细文章链接:进化-游戏史上最重要的80个创新

1  ■1972年,《乓》(Pong)带来声音(Sound)。

2  ■1974年,《猎鸭》(Qwak!)带来敌人(Enemies)。

3   ■1974年,《迷宫战争》(Maze War)带来第一人称射击(First-Person Shooter)

4  ■1975年,《枪战》(Gun Fight)带来场景破坏(Destructible Environment)。

5   ■1975年,《龙与地下城》(Dungeon n Dragons)带来经验值(Experience Point)。

6   ■1976年,《海狼》(Sea Wolf)带来高分记录(High Score)。

7   ■1976年,《巨洞冒险》(Colossal Cave Adventure)带来游戏存档(Saving)。

8  ■1976年,《巨洞冒险》(Colossal Cave Adventure)带来开放式世界设定(Open-world Design)。

9   ■1977年,《直线加速赛》(Drag Race)带来分屏模式(Splitscreen)。

10  ■1978年,《不列颠传奇》(British Legends,原名MUD1)带来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 Games)。

11 ■1978年,《雅达利美式足球》(Atari Football)带来卷轴效果(Scrolling)。

12 ■1978年,《救火车》(Fire Truck)带来双打模式(Two-player co-op)。

13  ■1979年,《小蜜蜂》(Galaxian)带来色彩(Color)。

14  ■1979年,《小蜜蜂》(Galaxian)带来关卡(Stage)。

15 ■1979年,《冒险》(Adventure)带来游戏彩蛋(Easter Eggs)。

17 ■1979年,《双陆棋》(Backgammon)带来回合制模式(Turn-Based)。

18  ■1979年,《星际突击队》(Star Raiders)带来评价系统(Rating System)。

19  ■1980年,《火凤凰》(Phoenix)带来头目(Boss)。

20  ■1980年,《X拉力赛》(Rally-X)带来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

21  ■1980年,《太空防卫》(Stratovox)带来语音(Speech)。

22  ■1980年,《吃豆》(Pac-Man)带来过场动画(Cutscenes)。

23  ■1980年,《吃豆》(Pac-Man)带来力量增强(Power Up)。

24 ■1980年,《战斗地带》(Battlezone)带来全3D图形(Free 3D Navigation)。

25 ■1980年,《创世纪》(Ultima)带来可选骑乘载具(Optional Vehicle Use)。

26  ■1981年,《大金刚》(Donkey Kong)带来剧情(Story)。

27  ■1981年,《狼穴》(Castle Wolfenstein)带来WASD操作。

28 ■1981年,《大蜜蜂》(Galaga)带来奖励关(Bonus Stage)。

29  ■1981年,《巫术:疯狂领主的试炼场》(Wizardry: Proving Grounds of the Mad Overlord)带来随机遇敌(Random Encounter)系统。

30  ■1982年,《月球巡警》(Moon Patrol)带来多层卷轴画面(Parallax Scrolling)。

31  ■1982年,《立体空战》(Zaxxon)带来斜45度角2.5D画面。

32  ■1982年,《高级龙与地下城:云之山》(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Cloudy Mountain)带来随机生成迷宫(Randomly Generated Dungeons)。

33  ■1983年,《田径》(Track & Field)带来疯狂按键(Button Mashing)玩法。

34  ■1983年,《龙穴历险记》(Dragon's Lair)带来快速反应事件(Quick Time Events)系统。

35  ■1983年,《我,机器人》(I, Robot)带来3D多边形贴图(Polygons)。

36  ■1983年,《堕落星球》(Planetfall)给玩家带来了第一个伙伴,并且用它的死亡打动了玩家。

37  ■1984年,《屠龙记》(Dragon Buster)带来血槽(Life Meters)。

38  ■1984年,《陷阱Ⅱ迷失溶洞》(Pitfall II Lost Caverns)带来存盘点(Save Point)设置。

39  ■1984年,《决战富士山》(Karateka)带来秒杀(Instant Kill)。

40  ■1985年,《铁手套》(Gauntlet)带来血瓶(Healing Food)。

41  ■1985年,《西部律法》(Law of the West)带来对话选项(Dialog Tree)。

42  ■1985年,《上海小子》(Shanghai Kid)带来组合技(Combo System)。

43  ■1986年,《空中武士》(Air Warrior)带来图形化网络游戏(Graphical MMOs)。

44  ■1986年,《银河战士》(Metroid)带来通关密码(Passwords)。

45  ■1986年,《银河战士》(Metroid)带来多结局(Multiple Endings)。

46  ■1986年,《勇者斗恶龙》(Dragon Quest)带来全景世界(Overworld)。

47  ■1987年,《塞尔达传说》(The Legend of Zelda)带来电池记忆存档(Battery Backup)。    

48  ■1987年,《塞尔达传说》(The Legend of Zelda)带来二周目(New Game Plus)。

49  ■1987年,《塞尔达传说》(The Legend of Zelda)带来地图(Maps)。

50  ■1987年,《MIDI迷宫》(MIDI Maze)带来局域网联机对战(Networked Multiplayer Deathmatch)。

51  ■1987年,《地下城主》(Dungeon Master)带来技能熟练度。

52  ■1988年,《光芒之池》(Pool of Radiance)带来玩家自定义角色(Character Creation)。

53  ■1988年,《恶魔城Ⅱ西蒙的旅程》(Castlevania II: Simon's Quest)带来昼夜更替(Day/Night Cycle)。

54  ■1988年,《人质》(Hostages)带来狙击模式(Sniper Rifle)。

55 ■1989年,《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带来动作捕捉系统(Motion Capture)。

56 ■1990年,《堡垒》(Rampart)带来塔防(Tower Defence)。

57 ■1990年,《霸主》(Overlord)带来了资源采集系统(Resource Gathering)。

58  ■1991年,《最终幻想Ⅳ》(Final Fantasy IV)带来动态时间战斗系统(Active Time Battle)。

59 ■1991年,《席德·梅尔的文明》(Sid Meier’s Civilization)带来科技树(Tech Trees)。

60 ■1992年,《塞尔达传说:时空隧道》(The Legend Of Zelda:A Link to the Past)带来“场景感知使用者界面”系统(Context Sensitive)。

61  ■1992年,《勇者斗恶龙Ⅴ》(Dragon Quest V)带来宠物收集系统(Monster Collecting)。

62  ■1992年,《创世纪7:黑暗之门》(Ultima 7:The Black Gate)带来纸娃娃系统(Paper Doll)。

63  ■1992年,《地下创世纪:幽暗深渊》(Ultima Underworld:The Stygian Abyss)带来环境互动系统(Interactive Environment)。

64  ■1994年,《金刚狼》(Wolverine:Adamantium Rage)带来自动回血(Regenerating Health)。

65 ■1994年,《马拉松》(Marathon)带来鼠标视角模式(Mouse Look)。

66  ■1994年,《三合会的崛起:暗战》(Rise of the Triad:Dark War)带来夺旗模式(Capture the Flag)。

67 ■1994年,《三合会的崛起:暗战》(Rise of the Triad:Dark War)带来游戏中的多人语音聊天功能(Multiplayer Voice Chat)。

68  ■1996年,《超级马里奥64》(Super Mario 64)带来3D任意视角(3D Camera Control)。

69  ■1996年,《古墓丽影》(Tomb Raider)带来锁定目标模式(Lock-on Targeting)。

70  ■1997年,《辐射》(Fallout)带来特殊能力奖励(Perks)。

71 ■1997年,《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带来副本(Instance Dungeon)。

72 ■1997年,《暗黑破坏神》(Diablo)带来外部角色导入(External Character Creation)。

73 ■1998年,《重返侏罗纪》(Trespasser)带来真实物理效果(Realistic Environmental Physics)。

74 ■1998年,《疯狂越野摩托》(Motocross Madness)带来人体物理模型(Ragdoll Physics)。

75 ■1999年,《无尽的任务》(EverQuest)带来Raid。

76 ■1999年,《不可能的任务》(WinBack:Covert Operations)带来掩体模式(Sticky Cover)。

77 ■1999年,《安魂曲:复仇天使》(Requiem:Avenging Angel)带来子弹时间(Bullet Time)。

78 ■2000年,《暗黑破坏神Ⅱ》(Diablo II)带来技能树(Skill Tree)。

79 ■2005年,《生化危机4》(Resident Evil 4)带来过肩视角(Over-the-shoulder Aiming)。

80 ■2005年,《卡美奥:元素之力》(Kameo:Elements of Power)带来成就系统(Achievements)。

81 ■2008年,《求生之路》(Left 4 Dead)带来“人工智能导演”(A.I. Director)系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