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产品三论(二):品类实践论

我在《产品开发(一):品牌矛盾论》中说:当下产品开发管理和品牌管理的主要矛盾来自品牌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产品管理体系的极度不完善,内在的产品理论系统的成长和管理者对产品失败的内因认知不足,导致了很多企业无法协同一心地对抗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而导致产品失败。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完善产品开发管理的理论体系,用“革命的方法”来指导“革命的运动”。建立健全产品开发理论体系的唯一方法,就是认识和实践的结合,用实践的方法升级对产品开发管理的认识,将认识转化为行动方案,来指导和发展产品开发实践。

为什么说品类管理系统是第三种解决方案

产品开发的理论认识主要有三个维度,那就是基于产品本身功能的技术维度、基于市场竞争的品质维度和基于产业能量的品类维度。

这三个维度之间既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又分别于企业组织内部的资源分配中相互矛盾。这些矛盾符合理论体系的发展规律,又符合教员《实践论》中所说的真理形成的条件。

产品开发理论的发展,必然独立于品牌管理体系之外,又与品牌管理系统有必然联系。这是当下市场环境中,企业组织的角色和组成原因决定的。

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解决群体问题,而不是浪费时间和效率去解决个体的问题。这是组织效率和组织目标的进化规律决定的。

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大环境下所显示出来的个体的差异化和特殊性,是由于差异化特性本身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而群体和组织的组成和进化的目标是解决共性问题和共同需求。

所以,细分需求下的产品在不断分化,解决消费者中由时间、空间、性别、环境等问题塑造出来的个性需求,当交通解决掉距离、储运解决掉时间、传播解决掉信息屏障,那么细分产品的需求满足能力就只剩下产品本身的技术问题了。技术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技术革命的周期跨度往往超过人类平均寿命。——很难有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于人类寿命,品类却能。

品牌管理理论系统,本身代表的是将一个产品通过规则的建立和成长,通过垄断性的信息赋能和资源加持,使一家之言变成一个行业之行为,使需求认知演化为品质法则。因此品牌管理的局限,在于它的成长更倾向于一家独大和独裁。而封建主义必然走向末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组织必将进化,或者迎来革命。

品牌的终极是变为一个行业的品质标杆,然后品质标杆变为行业的基本要求,最后通过技术变革或创新,升级品牌或者分化品牌。因此品牌的寿命长短不一,跨度很大。所以老字号的命运要么是走向灭亡,要么是重塑。在这个规律下,品牌的管理路线,必然是渴求创新。创新并不意味这市场需求被满足,而一单离开了品质坚持,品牌就会走向末路。

企业组织,是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走向群体与群体之间交易的转型阶段,是由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需求满足走向群体与群体之间共性需求被满足的过渡性解决方案之一。企业组织的形成是由交通从不发达走向更发达、信息从闭塞走向开放、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所引发的偶然和必然。群体的需求并不倾向于企业组织这一种解决角色。管理的理论体系也不倾向于品牌管理这一套方法。

群体的需求共性往往就在眼前而被忽视,个体的需求差异会因为不同而被轻易放大。个体的需求往往由个体就能解决,尤其在交通和信息无比发达的今天,一个个体户也能通过互联网和物流解决全国甚至全球的个体需求问题。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无非是来自于更大的组织政策的狭隘或法律边界的阻碍。

群体的共性需求平静如湖水,表面波光粼粼,深处波涛汹涌。在共生共存的群体中,需求与需求之间的边界没有那么清晰,而供给侧却由产业集群将这一切通过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今天,每一次产业集群与另一个产业集群进行有效结合时,就会有一个新的品类形成,就会有一个现象级的爆品出现,就会有一个新的需求群体画像被发现和被产生。然后群体融入群体之中,需求隐入需求之中,等待着横向的新的产业群与产业群之间的膨胀,或者纵向地孕育一场基于共性需求的升级和变革。

由此,产品品类开发管理体系萌芽。一个独立于“技术研发倾向的产品管理理论系统”和“企业效率提升倾向的品牌管理理论系统”之外的,用来应对“群体的共性需求倾向的品类管理理论系统”,正在快速成长——它基于技术现状而求索与技术的创新组合,基于效率的满足而以效率认知为基础思维。——故善为者,善为人之师;不善为者,善为人之资。

正因为面对的需求群体和解决需求问题的容量不同,品类管理体系的能量也必将大于技术产品管理理论体系和企业品牌管理体系。

市场经济的进步促使组织管理能力的进步,技术倾向的产品理论用来解决个体需求,解决的是偏好性问题;效率倾向的品牌理论用来解决个体和群体混杂的群体规模的差异化问题,解决的是品质建设问题;共性需求的精准满足,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群体文明的发展,减少浪费,避免供给侧冗余。以此为核心而催生的品类管理理论,必将迎来一场新的市场和新的商业文明变革。

这次,解决问题的可能是企业组织,或者是升级版的,更能带来解决效率的其他形式的组织。这是群体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需求进步和下一次文明革命的必须条件。

为什么是实践论

当前阶段,品牌管理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还没有被中小企业有效地认识和使用,但群体文明进步的大潮下,大自然的生态进化论未必会等待个体和小种群的成长。在历史长河里,这样的淘汰数不胜数。

自信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倾向于靠近成功和欲望,而惰于总结失败和成长。教员的《实践论》告诉我们,失败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活动和协作是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要结合实践,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一个组织要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不能使自己的思想落后于实际。

信息发达的时代,生成一个创意,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感性认识,非常之容易。一个产品的创新和一个需求的发现,如何从感性转变成理性,形成“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将这些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应用于实践,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品类管理的认识,还要有品类管理的实践。

然而,实践并不是想到一件事或者看到一个目标就去做。实践看的并不是组织中个体的执行力,而是考验组织整体对社会关系的协同认识、对需求环境的规律认识、组织对经验的总结和深化能力。

要解决群体的共性需求,组织要更像一个有效协同的整体,而不是分散作战的个体。如果一个组织对这点的认识不足,就不足以解决群体的共性需求问题,完成品类实践。就像一个人如果经常更换四肢或者五脏,哪里还有精力去做事情呢?

所以组织要首先认识到并努力成长为一个超级个体,这个超级指的是协同能力,而不是体量或者“占地面积”那样的“大块头”。这是品类实践论的第一个要求,是品类实践理论的基本认识。

根据大自然的生态进化倾向,品类实践理论不是解决组织问题的唯一方案,也不是解决共性需求的法则。这是群体实践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当前群体组织认识发展的阶段决定的。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现在,品类管理理论还处在真理形成的初级阶段,而在组织的选择倾向上,品类管理问题正在成为优秀组织管理的共识。

真理需要发展,认识只是开始。品类管理需要实践,并通过一个又一个群体的实践,和一次又一次的群体实验,“由浅入深,从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将品类管理从认识阶段引向真理阶段。

教员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品类管理实践的三个关键是:认识、知止和自胜。分别作用于品类实践的认识阶段、行动阶段和实践阶段,并且在三个阶段中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品类实践关键起点:认识

不同的公司之间互相竞争,有人失败,有人胜利,这加强了整个体系的适应性。这也正是市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出色的原因:市场能提供一种不断试错的进程。——马修·萨伊德

行为是为目标服务的。一个新品类从想法到概念,从行为到实践,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新品类从0到1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而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到“有”就结束了,而是我们希望这个“有”可以生一,然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好的产品理论既可以带着企业组织从“0”到“1”,也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的提升,和组织从“1”到“10”,再从“10”到“100”。

因此产品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得一”,如何有第一步的认识,然后从认识到行动,从概念到实践。

品类理论的形成过程,和产品开发一样,是从一个思想转化为行动,从认识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当前的产品管理阶段,既缺乏这样一套理性的过程,更缺乏这样一套指导实践的真理。

道虽可道,非恒道;名虽可名,非恒名。一个品类的形成或许可以追溯和参考旧品类或其他品类的形成路径,但这个路径需要考虑到特定的环境和背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品类形成规律都可以拿来即用,不是成功的品类路径都可以复制。既有的产品品类,它现在的名字或许来源于需求成因,或许来源于技术成因,或者是品牌营销所塑造,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的进化,现在的品类名称可能如日中天,却也未必恒久。

品类的形成和建设,皆处于变化之中。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品牌的生命周期关联密切,而品类的生命周期维度在产品和品牌之上,寿命更长。是因为它更接近群体需求的本质,更代表群体需求的共性。

品类从“无”而来,至“有”而分化,变为细分产品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把握了品类形成的源头和进程,产品的分化和个体乃至小群体的需求,就更容易把握。

那么品类之源在哪儿呢?在调研。——调研是获得认识的基础。

调研分为定性调研和定量调研。

现有的市场研究理论,主要是基于需求,基于各种已有的理论和工具对需求进行定性,对市场进行定量。这一方法路径如果直接搬到品类的管理和开发中,明显少了对于品类形成过程的认识,缺乏对品类形成的底层逻辑的认识,缺乏对品类元素进行区分管理的实践验证。就还停留在产品的开发管理系统中,忽略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群体的需求规律。

从产品开发的角度以新品类的打造为预期目标,进行市场研究,是使用现有的工具生搬硬套。既忽略了以产品开发为目的的工具形成的原因,也偏离了品类之于市场环境变化的演变规律。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挖掘现有市场研究工具形成的基础,以及在品类开发管理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品类管理工具进行实践试验、筛选和优化。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市场需求研究的两个有效的工具,是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必要阶段。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对于品类开发的研究,又如何进行成因分类和概念建设呢?

现有市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是对多个个体进行的需求分类,界定需求性质,以匹配需求的满足方式;而品类的形成和塑造是针对群体的,首先我们要建立品类管理的定性研究,是对群体共性需求的研究。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对用户的研究变为对用户群的研究,就不能止于对个体进行行为跟踪和倾听心声。对个体表现的深入观察会把我们对群体共性问题的定性引向相反的方面。

因此,我们要首先抛开主观认识。从群体的角度观察群体行为,是希望无中生有,为企业组织找到品类机会,为群体共性问题找到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此时,我们抱的只是一个想法,定性研究的基础是既不能确定组织目的,又不能确定群体需求共性。一切尚处于混沌之中。

以“无欲”观群体需求之“妙”,在群体之外,进行需求的分类和分层,横向理解群体偏好,纵向分析需求倾向。对比不同群体的共性进行剪裁,划定群体与群体的需求重叠部分,综合组织能力和产业阶段,形成新的群体需求概念。

接下来就是对群体需求的定量研究。个体思维理解个体,组织思维才能理解群体。

现有的市场调研方式先做定性研究再做定量研究,是基于从个体到更多个体的量的变化,局限于个体认识本身和生产力的传统认识。品类开发管理的定性研究是基于群体开始的,本身的目的就是解决群体的共性需求问题。那么品类管理的定量研究,需要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又以什么为度量单位呢?

以用组织的方式解决群体的共性需求为目的,找到群体的共性问题,是在定性研究之后要做的事。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是组织从一个想法和经验产生的认识转向品类概念的过程,是从概念升级成行动计划的开始。

这个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边界。——“恒有欲也,以观其缴”。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名称虽然不一样,然而都是从一个想法开始,都是新品类形成的必要阶段,都是需要同一个组织在同一个认识层面,进行问题的方案提出和解决。两者都是建立认识的开始,同样也都是一种实践过程。定量研究的不同,在于找到边界,包括群体需求的时间空间边界和环境边界、组织的能力边界、现有产品满足共性需求的能力及替代性能力边界、新品类所处的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边界等,以便更好的制定实践计划或方案,最终通过实践使想法变成真理,使需求变成品类。

所以,在品类管理的定量研究中,要统计的不是类似个体在不同群体中的数量,而是相同群体在不同群体中的总量大小以及与时间维度的关系,由此来把握实践周期和品类生命周期,以更好的管理品类的不同阶段。

因此,品类实践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和调研,在这一步骤中,要制定调查大纲、要深入和观察群体生存相关区域、要做好记录和分析记录、要组织在实践中同步认识、要实事求是,尤其要“反对本本主义”。

品类实践关键行动:知止不殆

现有的产品理论和产品战略,是用来指导增加产品线和开发新产品等行动的。主要基于用户需求的多变和分散的需求本质。品类需求来自于群体共性,群体的“需求”本身比个体的“需要”更加稳定,并且趋于聚合。所以品类开发本身就是解决企业组织高效率开发产品的思维方式。人类文明的进步基于效率的变革,高效率地解决群体共性需求也必然是组织成长和变革的新方向。

如果传统的产品开发目的是使企业组织更快和更大,那么品类开发管理所提供的组织思维能力的提高,必然使企业组织走的更远、变得更强。

因为产品开发理论体系是基于旧的生产力和运输条件而生的个体行为,而品类开发实践是基于新的生产力和运输条件的、以组织协同来解决群体需求的协作行为。品类的开发管理天生具备体量优势,它所考验的是一个组织整体的协同能力,而产品和品牌生于个体能力和资源优势,也必受制于个体和资源局限,因此品类管理的边界更广更大。

正因如此,在品类研究和开发管理的实践中,我们要有所止,给组织设定实践边界。这是定量研究和实践方案形成的目的,也是新品类执行成功的基础要求。

知止的目的是什么呢?舍弃臆测和空想,投身于实践。是教员《实践论》的理论核心之一。

在品类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组织立场要明确,守中守正,放大格局,抛弃伪价值。因为群体的智慧远高于个体与个体的联合。群体对企业组织的反噬作用力也凶于个体的不满意。

因此企业组织在品类的开发和实践中,要坚持原则,守中抱朴,绝伪弃虑、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从无到有,通过一步一步的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转化为更高的认识,就能从片面到更多面,逐渐看到新品类的全“象”。

组织认知在群体之前,高于群体认知,就可以通过成功的新品类建设引领群体的共性需求;组织认识脱离实践,就会落后于群体认识,就不可能长远地满足群体的共性需求:企业若只能满足群体的低级需求,就不能提升技术能力和技术变革,不得不停留在满足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上——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底层,或者只能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认知差异,建立品质认知,以品牌的名义满足个体的品质和安全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倒数第二层。

只有群体的共性需求被满足了,才能达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三层甚至更到的层次——情感需求和归属需求,由此才能更好尊重用户群体,让个体从群体中感受到爱,并通过对群体能量供给和自我回馈,从而进行自我实现,创造人类文明新的变革。

这符合教员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规律。

因此由品类管理来解决群体共性需求,既是品类创新的先天优势,也是品类创新理论对于组织变革的重大意义。——“无数相对的真理之和,就是绝对的真理”,无数的群体的需求之共性,就是绝对的群体需求共性。

既然确定了共性需求,就不是用个体的思维进行天花乱坠的吹牛,而是踏踏实实的找到群体需求的解决方案。教员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我们在品类开发管理实践中,要明白实践的重要性,更要明白认识和思想的虚无缥缈,有所止,才能有所成。

感性认识是理性实践的“水之源,木之本”,认识开始于经验。但如果要经验和认识来指导实践,那么认识和经验就需要深化为理论,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感性的认识要迅速地改变为理性的实践,而不是抱着梦想睡大觉,那么梦想就永远是梦想,并且越想越缥缈,最后走向烟消云散。

——“然而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

所以理论,必须要能够指导行动!

有了基本的认识,就要有一个输出的标准和路径,有规矩有法度,以使组织在行动中不轻易懈怠。从标准到准则,最后变为法则,既是品类的演进规律,也是组织认识的演进逻辑,更是是否能够影响长远群体认知的关键。

用时间和实践去沉淀,去坚持组织的初心和原则,去匹配群体与组织的共性需求和认识,既要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找到矛盾的同一性。——“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这就是知止的意义和价值。

品类实践关键思想:自胜者强

“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实践论》

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认识的突破和自我突破,是实践和认识的终极动力,是群体发展和变革的源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品类管理实践理论的关键在于“善始且善成”,善始的关键在于善于认识和洞察需求和群体的发展变化;善成的关键在于实践中的总结和进化。认识始于区别于常规的行动,实践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论的指导。——“反也者,道之动也;弱者也,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理论的力量是强大还是薄弱,在于实践中的运用;需求是否被完美洞察,在于是否反于常规认识而行。

何为自胜?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品类管理者应“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圣人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胜过敌人在于清楚自己有什么,胜过自己在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在旧的品类中竞争,传统的产品和品牌管理是希冀竞争对手的失误或者被忽视的需求——“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新品类开发管理是基于需求中的“未被满足”,一般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标,因此,新品类开发和管理的践行者,认识到个体局限性,轻自身的经验和认知,而重视团队的认知统一和协同默契,忘却把自己作为组织中的一个器官;而品类管理的团队要把自己看为一个整体,重视组织整体的进步与突破,是进行品类管理和新品类开发的意识层面的关键。——“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一篇《品类实践论》的结尾最终落在了《孙子兵法》的形篇与地形篇上,也算是实事求是的认知与实践的侧面理论验证吧。

“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事情虽然困难,却是大有希望”。这两句话是教员在1940年2月的两篇文章里写的,留着这里作结尾。共勉!

新春快乐!

润玉原创

2023年1月22日

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