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线程池、Lambda、函数式接口第一章 线程池方式第二章 Lambda表达式第三章 函数式接口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线程池方式
    • 1.1 线程池的思想
    • 1.2 线程池概念
    • 1.3 线程池的使用
  • 第二章 Lambda表达式
    • 2.1 函数式编程思想概述
    • 2.2 Lambda的优化
    • 2.3 Lambda的格式
      • 标准格式:
      • 参数和返回值:
      • 省略格式:
    • 2.4 Lambda的前提条件
  • 第三章 函数式接口
    • 3.1 概述
      • 格式
      • 自定义函数式接口
      • FunctionalInterface注解
    • 3.2 常用函数式接口
      • Supplier接口
      • Consumer接口
      • Function接口
      • Predicate接口

第一章 线程池方式

1.1 线程池的思想

  1. 我们使用线程的时候就去创建一个线程,这样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就会有一个问题:

    如果并发的线程数量很多,并且每个线程都是执行一个时间很短的任务就结束了,这样频繁创建线程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因为频繁创建线程和销毁线程需要时间。

  2.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使得线程可以复用,就是执行完一个任务,并不被销毁,而是可以继续执行其他的任务?在Java中可以通过线程池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Java的线程池。

1.2 线程池概念

  1. 线程池:其实就是一个容纳多个线程的容器,其中的线程可以反复使用,省去了频繁创建线程对象的操作,无需反复创建线程而消耗过多资源。
  2. 由于线程池中有很多操作都是与优化资源相关的,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赘述。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线程池的工作原理:
    线程池、Lambda、函数式接口第一章 线程池方式第二章 Lambda表达式第三章 函数式接口
  3. 合理利用线程池能够带来三个好处:
    • 降低资源消耗。减少了创建和销毁线程的次数,每个工作线程都可以被重复利用,可执行多个任务。
    • 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的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可以根据系统的承受能力,调整线程池中工作线线程的数目,防止因为消耗过多的内存,而把服务器累趴下(每个线程需要大约1MB内存,线程开的越多,消耗的内存也就越大,最后死机)。

1.3 线程池的使用

  1. 在JDK1.5的时候java提供了线程池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类:线程池的工厂类,用来生产线程池

  2. 静态方法:
    •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创建一个可重用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以共享的无界队列方式来运行这些线程。
    • 参数:
      • **int nThreads:**创建线程池中线程的个数
    • 返回值:
      • ExecutorService:是生产线程池,类型是一个接口,newFixedThreadPool返回的就是ExecutorService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 注意:我们无需关注ExecutorService的实现类是谁,我们只需要会使用ExecutorService接口来接收这个实现类即可(多态)这叫面向接口编程
  3.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线程池
    • Future<?> submit(Runnable task) 提交一个 Runnable 任务用于执行,并返回一个表示该任务的 Future。
      • 把线程任务传递给submit方法,submit方法会在线程池中获取一个线程用于执行任务;执行完毕会自动把线程在归还给线程池
    • Future submit(Callable task) 提交一个返回值的任务用于执行,返回一个表示任务的未决结果的 Future。
      • void shutdown() 用于销毁线程池,一般不建议使用
        线程池、Lambda、函数式接口第一章 线程池方式第二章 Lambda表达式第三章 函数式接口
  4. 使用线程池中线程对象的步骤:
    • Runnable实现类代码:
      • 创建线程池对象。
      • 创建Runnable接口子类对象。(task)
      • 提交Runnable接口子类对象。(take task)
      • 关闭线程池(一般不做)。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使用线程池工厂类Executors提供的静态方法newFixedThreadPool生产一个指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2.调用线程池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ubmit,传递线程任务,执行线程任务
            //new Thread(new Runnable(){}).start();
            ex.submi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线程任务1执行了!");//pool-1-thread-2线程任务执行了!
                }
            });
            ex.submi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线程任务2执行了!");//pool-1-thread-1线程任务执行了!
                }
            });
            //void shutdown()  用于销毁线程池,一般不建议使用
            ex.shutdown();
            //线程池销毁之后,就在内存中消失了,就不能在执行线程任务了
            ex.submit(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线程任务2执行了!");//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
            });
        }
               
    • Callable测试代码:
      • Future submit(Callable task) 提交一个返回值的任务用于执行,返回一个表示任务的未决结果的 Future。
      •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接口:用于设置线程任务
        • V call() 计算结果,如果无法计算结果,则抛出一个异常。
        • 重写call方法,返回一个执行泛型类型的数据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1.使用线程池工厂类Executors提供的静态方法newFixedThreadPool生产一个指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2.调用线程池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ubmit,传递线程任务,执行线程任务,接收线程任务的返回值
              Future<Double> f1 = ex.submit(new Callable<Double>()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1.1;
                  }
              });
           System.out.println(f1);//地址值[email protected]
              //使用Future接口中的方法V get()获取线程任务的返回值
              Double d = f1.get();
              System.out.println(d);
              Future<Integer> f2 = ex.submit(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返回一个0-100之间的随机数 [0,100)
                      return new Random().nextInt(100);
                  }
              });
              System.out.println(f2.get());
          }
                 
    • **Callable测试代码:**扩展
      • 使用Callable接口,计算1-100或者1-200之间所有整数的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1.使用线程池工厂类Executors提供的静态方法newFixedThreadPool生产一个指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使用Scanner获取一个整数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整数");
              int i = new Scanner(System.in).nextInt();
              //2.调用线程池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ubmit,传递线程任务,执行线程任务,接收线程任务的返回值
              Future<Integer> f = ex.submit(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 = 0;
                      //计算1-i之间的和
                      for (int j = 1; j <= i; j++) {
                          sum += j;
                      }
                      return sum;
                  }
              });
              System.out.println(f.get());
          }
                 

第二章 Lambda表达式

2.1 函数式编程思想概述

  1. 在数学中,函数就是有输入量、输出量的一套计算方案,也就是“拿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相对而言,面向对象过分强调“必须通过对象的形式来做事情”,而函数式思想则尽量忽略面向对象的复杂语法——强调做什么,而不是以什么形式做。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2. 我们真的希望创建一个匿名内部类对象吗?不。我们只是为了做这件事情而不得不创建一个对象。我们真正希望做的事情是:将 run 方法体内的代码传递给 Thread 类知晓。
  3. 传递一段代码——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而创建对象只是受限于面向对象语法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方式。那,有没有更加简单的办法?如果我们将关注点从“怎么做”回归到“做什么”的本质上,就会发现只要能够更好地达到目的,过程与形式其实并不重要。

2.2 Lambda的优化

  1. 当需要启动一个线程去完成任务时,通常会通过 java.lang.Runnable 接口来定义任务内容,并使用

    java.lang.Thread 类来启动该线程。

  2. 传统写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emo01ThreadNamele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多线程任务执行!");                
    		}            
    		}).start();        
    	}    
    }
               
    • 本着“一切皆对象”的思想,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首先创建一个 Runnable 接口的匿名内部类对象来指定任务内容,再将其交给一个线程来启动。
    • **代码分析:**对于 Runnable 的匿名内部类用法,可以分析出几点内容:
      • Thread类需要Runnable接口作为参数,其中的抽象 run 方法是用来指定线程任务内容的核心;
      • 为了指定 run 的方法体,不得不需要 Runnable 接口的实现类;
      • 为了省去定义一个 RunnableImpl 实现类的麻烦,不得不使用匿名内部类;
      • 必须覆盖重写抽象 run 方法,所以方法名称、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不得不再写一遍,且不能写错;而实际上,似乎只有方法体才是关键所在。
  3. Lambda表达式写法,代码如下:
    • 借助Java 8的全新语法,上述 Runnable 接口的匿名内部类写法可以通过更简单的Lambda表达式达到等效:
      public class Demo02LambdaRunna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 ‐> System.out.println("多线程任务执行!")).start(); // 启动线程        
      	}    
      }
                 
    • 这段代码和刚才的执行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可以在1.8或更高的编译级别下通过。从代码的语义中可以看出:我们启动了一个线程,而线程任务的内容以一种更加简洁的形式被指定。
    • 不再有“不得不创建接口对象”的束缚,不再有“抽象方法覆盖重写”的负担,就是这么简单!

2.3 Lambda的格式

标准格式:

  1. Lambda省去面向对象的条条框框,格式由3个部分组成:
    • 一些参数
    • 一个箭头
    • 一段代码
      • (参数)->{重写的方法体}
      • 一些参数,一个箭头,一段代码
      • ()->接口中的抽象方法的参数,有就写上,没有空着 (String s) (int a,int b)
      • ->传递:把参数传递给{}中的方法体
      • {}:重写接口中的抽象方法的方法体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式,实现多线程程序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了线程任务");
                  }
              }).start();
      
              //使用lambda表达式实现多线程程序
              new Thread(()->{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了线程任务");
              }).start();
      
              //使用Lambda的省略格式
              new Thread(()->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了线程任务")).start();
          }
                 
  2. Lambda表达式的标准格式为:
  3. 格式说明:
    • 小括号内的语法与传统方法参数列表一致:无参数则留空;多个参数则用逗号分隔。
    • -> 是新引入的语法格式,代表指向动作。
    • 大括号内的语法与传统方法体要求基本一致。
  4. 匿名内部类与lambda对比: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多线程任务执行!");                
    	}            
    }).start();
               
    • 仔细分析该代码中, Runnable 接口只有一个 run 方法的定义:
    • 即制定了一种做事情的方案(其实就是一个方法):
      • 无参数: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执行该方案。
      • 无返回值:该方案不产生任何结果。
      • 代码块(方法体):该方案的具体执行步骤。
    • 同样的语义体现在 Lambda 语法中,要更加简单:
      • 前面的一对小括号即 run 方法的参数(无),代表不需要任何条件;
      • 中间的一个箭头代表将前面的参数传递给后面的代码;
      • 后面的输出语句即业务逻辑代码。

参数和返回值:

  1. 下面举例演示 java.util.Comparator 接口的使用场景代码,其中的抽象方法定义为:
    • 创建一个数组,类型使用Person,存储Person对象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
                 
    • 使用Arrays数组工具类中的方法sort对象Person按照年龄进行降序排序
    • java.util.Arrays:static void sort(T[] a, Comparator<? super T> c)
      • 根据指定比较器产生的顺序对指定对象数组进行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数组,类型使用Person.存储Person对象
            Person[] arr = {
                    new Person("老王",18),
                    new Person("小明",17),
                    new Person("张三",30),
            };
            //使用Arrays数组工具类中的方法sort对象Person按照年龄进行降序排序
            Arrays.sort(arr, new Comparator<Person>()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Person o1, Person o2) {
                    // o1-o2升序,o2-o1降序
                    return o2.getAge()-o1.getAge();
                }
            });
            //使用Lambda表达式,简化匿名Comparator内部类
            Arrays.sort(arr,(Person o1, Person o2)->{
                return o2.getAge()-o1.getAge();
            });
            //使用Lambda表达式的简化格式
            Arrays.sort(arr,(o1,o2)->o2.getAge()-o1.getAge());
            //遍历数组
            for (Person p : arr) {
                System.out.println(p);
            }
        }
               
    • 这种做法在面向对象的思想中,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其中 Comparator 接口的实例(使用了匿名内部类)代表了“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规则。

省略格式:

  1. **省略规则:**在Lambda标准格式的基础上,使用省略写法的规则为:
    • 小括号内参数的类型可以省略;
    • 如果小括号内有且仅有一个参,则小括号可以省略;
    • 如果大括号内有且仅有一个语句,则无论是否有返回值,都可以省略大括号,return关键字及语句分号。
  2. **可推导即可省略:**Lambda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所以凡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推导得知的信息,都可以省略。例如上例还可以使用Lambda的省略写法:
    Runnable接口简化:
    1. () ‐> System.out.println("多线程任务执行!")
    Comparator接口简化:
    2. Arrays.sort(array, (a, b) ‐> a.getAge() ‐ b.getAge());
               

2.4 Lambda的前提条件

  1. Lambda的语法非常简洁,完全没有面向对象复杂的束缚。但是使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 使用Lambda必须具有接口,且要求接口中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

      无论是JDK内置的 Runnable 、 Comparator 接口还是自定义的接口,只有当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存在且唯一时,才可以使用Lambda。

    • 使用Lambda必须具有上下文推断。

      也就是方法的参数或局部变量类型必须为Lambda对应的接口类型,才能使用Lambda作为该接口的实例。

    • 备注: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的接口,称为“函数式接口”。

第三章 函数式接口

3.1 概述

  1. 函数式接口在Java中是指: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的接口。

    函数式接口,即适用于函数式编程场景的接口。而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体现就是Lambda,所以函数式接口就是可以适用于Lambda使用的接口。只有确保接口中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Java中的Lambda才能顺利地进行推导。

  2. 备注:从应用层面来讲,Java中的Lambda可以看做是匿名内部类的简化格式,但是二者在原理上不同。

格式

  1. 只要确保接口中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即可:
    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称 {
        public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可选参数信息);
        // 其他非抽象方法内容
    }
               
  2. 由于接口当中抽象方法的 public abstract 是可以省略的,所以定义一个函数式接口很简单:
    public interface MyFunctionalInterface {   
    	void myMethod();    
    }
               

自定义函数式接口

  1. 对于刚刚定义好的 MyFunctionalInterface 函数式接口,典型使用场景就是作为方法的参数:
    public class Demo09FunctionalInterface {   
    	// 使用自定义的函数式接口作为方法参数    
    	private static void doSomething(MyFunctionalInterface inter) {    
    		inter.myMethod(); // 调用自定义的函数式接口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调用使用函数式接口的方法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Lambda执行啦!"));        
    	}    
    }
               

FunctionalInterface注解

  1. 与 @Override 注解的作用类似,Java 8中专门为函数式接口引入了一个新的注解: @FunctionalInterface 。该注解可用于一个接口的定义上: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MyFunctionalInterface {
    	void myMethod();    
    }
               
  2. 一旦使用该注解来定义接口,编译器将会强制检查该接口是否确实有且仅有一个抽象方法,否则将会报错。不过,即使不使用该注解,只要满足函数式接口的定义,这仍然是一个函数式接口,使用起来都一样。

3.2 常用函数式接口

  1. DK提供了大量常用的函数式接口以丰富Lambda的典型使用场景,它们主要在 java.util.function 包中被提供。前文的 MySupplier 接口就是在模拟一个函数式接口: java.util.function.Supplier 。其实还有很多,下面是最简单的几个接口及使用示例。

Supplier接口

  1. java.util.function.Supplier 接口,它意味着"供给" , 对应的Lambda表达式需要“对外提供”一个符合泛型类型的对象数据。
  2. 抽象方法 : get
    • 仅包含一个无参的方法: T get() 。用来获取一个泛型参数指定类型的对象数据。
      public class Demo08Supplier {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String(Supplier<String> function) {
             return function.g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msgA = "Hello";
              String msgB = "World";
              System.out.println(getString(() ‐> msgA + msgB));
          }
      }
                 
  3. 求数组元素最大值
    • 使用 Supplier 接口作为方法参数类型,通过Lambda表达式求出int数组中的最大值。提示:接口的泛型请使用java.lang.Integer 类。
      public class DemoInt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 10, 20, 100, 30, 40, 50 };
              printMax(() ‐> {
                  int max = array[0];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if (array[i] > max) {             
                         max = array[i];  
                      }
                  }
                  return max;
              });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Max(Supplier<Integer> supplier) {
              int max = supplier.get();
              System.out.println(max);
          }
      }
                 

Consumer接口

  1. java.util.function.Consumer 接口则正好相反,它不是生产一个数据,而是消费一个数据,其数据类型由泛型参数决定。
  2. 抽象方法:accept
    • Consumer 接口中包含抽象方法 void accept(T t) ,意为消费一个指定泛型的数据。基本使用如:
      import java.util.function.Consumer;
      public class Demo09Consumer {
          private static void consumeString(Consumer<String> function , String str) {
             function.accept(st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umeString(s ‐> System.out.println(s));
           
          }
      }
                 
  3. 默认方法:andThen
    • 如果一个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全都是 Consumer 类型,那么就可以实现效果:消费一个数据的时候,首先做一个操作,然后再做一个操作,实现组合。而这个方法就是 Consumer 接口中的default方法 andThen 。下面是JDK的源代码:
      default Consumer<T> andThen(Consumer<? super T> aft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after);
          return (T t) ‐> { accept(t); after.accept(t); };
      }
                 
    • java.util.Objects 的 requireNonNull 静态方法将会在参数为null时主动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这省去了重复编写if语句和抛出空指针异常的麻烦。
    • 要想实现组合,需要两个或多个Lambda表达式即可,而 andThen 的语义正是“一步接一步”操作。例如两个步骤组合的情况:
      public class Demo10ConsumerAndThen {
          private static void consumeString(Consumer<String> one, Consumer<String> two,String str) {
             one.andThen(two).accept(st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ume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s.toUpperCase()),
                  s ‐> System.out.println(s.toLowerCase()),
                  "HeLLo");
          }
      }
                 
    • 运行结果将会首先打印完全大写的HELLO,然后打印完全小写的hello。当然,通过链式写法可以实现更多步骤的组合。

Function接口

  1. java.util.function.Function<T,R> 接口用来根据一个类型的数据得到另一个类型的数据,前者称为前置条件,后者称为后置条件。有进有出,所以称为“函数Function”。
  2. 抽象方法:apply
    • Function 接口中最主要的抽象方法为: R apply(T t) ,根据类型T的参数获取类型R的结果。使用的场景例如:将 String 类型转换为 Integer 类型。
      public class Demo11FunctionApply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Function<String, Integer> function, Str str) {
              int num = function.apply(str);
              System.out.println(num + 2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od(s ‐> Integer.parseInt(s) , "10");
          }
      }
                 
  3. 默认方法:andThen
    • Function 接口中有一个默认的 andThen 方法,用来进行组合操作。JDK源代码如:
      default <V> Function<T, V> andThen(Function<? super R, ? extends V> aft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after);
          return (T t) ‐> after.apply(apply(t));
      }
                 
    • 该方法同样用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场景,和 Consumer 中的 andThen 差不多:
      public class Demo12FunctionAndThen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Function<String, Integer> one, Function<Integer, Integer> two,
      String str) {
              int num = one.andThen(two).apply(str);
              System.out.println(num + 2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od(s ‐> Integer.parseInt(s), i ‐> i *= 10, "10");
          }
      }
                 
    • 第一个操作是将字符串解析成为int数字,第二个操作是乘以10。两个操作通过 andThen 按照前后顺序组合到了一起。
    • 请注意,Function的前置条件泛型和后置条件泛型可以相同。

Predicate接口

  1.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某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判断,从而得到一个boolean值结果。这时可以使用

    java.util.function.Predicate 接口。

  2. 抽象方法:test
    • Predicate 接口中包含一个抽象方法: boolean test(T t) 。用于条件判断的场景:
      public class Demo15PredicateTest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Predicate<String> predicate,String str) {
              boolean veryLong = predicate.test(str);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很长吗:" + veryLo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od(s ‐> s.length() > 5, "HelloWorld");
          }
      }
      //条件判断的标准是传入的Lambda表达式逻辑,只要字符串长度大于5则认为很长。
                 
  3. 默认方法:and
    • 既然是条件判断,就会存在与、或、非三种常见的逻辑关系。其中将两个 Predicate 条件使用“与”逻辑连接起来实现“并且”的效果时,可以使用default方法 and 。其JDK源码为:
      default Predicate<T> and(Predicate<? super T> oth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other);
          return (t) ‐> test(t) && other.test(t);
      }
                 
    • 如果要判断一个字符串既要包含大写“H”,又要包含大写“W”,那么:
      public class Demo16PredicateAnd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Predicate<String> one, Predicate<String> two,String str) {
              boolean isValid = one.and(two).test(str);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符合要求吗:" + isVali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od(s ‐> s.contains("H"), s ‐> s.contains("W"),"Helloworld");
          }
      }
                 
  4. 默认方法:or
    • 与 and 的“与”类似,默认方法 or 实现逻辑关系中的“或”。JDK源码为:
      default Predicate<T> or(Predicate<? super T> other) {
          Objects.requireNonNull(other);
          return (t) ‐> test(t) || other.test(t);
      }
                 
    • 如果希望实现逻辑“字符串包含大写H或者包含大写W”,那么代码只需要将“and”修改为“or”名称即可,其他都不变:
      public class Demo16PredicateAnd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Predicate<String> one, Predicate<String> two,String str) {
              boolean isValid = one.or(two).test(str);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符合要求吗:" + isVali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od(s ‐> s.contains("H"), s ‐> s.contains("W"),"Helloworld");
          }
      }
                 
  5. 默认方法:negate
    • “与”、“或”已经了解了,剩下的“非”(取反)也会简单。默认方法 negate 的JDK源代码为:
      default Predicate<T> negate() {
          return (t) ‐> !test(t);
      }
                 
    • 从实现中很容易看出,它是执行了test方法之后,对结果boolean值进行“!”取反而已。一定要在 test 方法调用之前调用 negate 方法,正如 and 和 or 方法一样:
      import java.util.function.Predicate;
      public class Demo17PredicateNegate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Predicate<String> predicate,String str) {
              boolean veryLong = predicate.negate().test(str);
              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很长吗:" + veryLo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hod(s ‐> s.length() < 5, "Helloworl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