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常放屁,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信号”!这5个原因,别不当回事!

要说最让人尴尬的事情,那可能莫过于在人多的电梯里“放屁”了。如果只是味道不好,没有声音,那还能蒙混过关。要是声音很响,那可能真的是尴尬到想要换个星球生活了。

不过尴尬归尴尬,该放还是要放,“憋屁”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有些人会出现“经常放屁”的情况,还会打趣说,放屁是在给身体排毒,放得越多身体越健康。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屁里都有啥?

虽然我们从小就会放屁,但你可能从来没有真正了解屁是什么。

一般来讲,屁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气、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甲烷、氢气、氧气和硫化氢,以及微量的粪臭素、挥发性氨、挥发性脂肪酸等。

放屁是胃肠道菌群参与身体代谢的途径,能够把人体内部的废气排出体外,但成年人每天的排气次数在 5~10 次左右,如果出现了排气过多或者是异味很重的情况,是你的肠道在向你“发射信号”。

经常放屁,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信号”!这5个原因,别不当回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这 5 个因素

帮你排除放屁的错误原因

当你收到肠道发出的信号时,不必过度惊慌,考虑以下 5 个因素,帮你排除放屁的错误原因。

1. 看饮食

如果吃了许多豆制品、土豆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或者韭菜、萝卜、卷心菜等蔬菜,过多的纤维会使你的大便变大和固化,肠道运动会随之变得难以进行,反而会出现“菜吃多了屁还多”的现象。[1]

经常放屁,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信号”!这5个原因,别不当回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除此之外,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也会导致肠胃消化负担重,肠胃蠕动功能下降,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发酵产生大量气体。

其实不光是吃进去的食物,就连喝进去的水也会影响屁量,气泡饮料也会把更多气体带入肠道,让放屁更频繁。

2. 看吃饭速度

吃饭速度过快,会导致未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还带着大量气体就被吞入体内,会导致气体增多。

3. 肠道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肠道内的致病菌就会成为优势菌群,在食物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屁也会变臭。

4. 吃了增加排气量的药物

日常生活中,莫沙必利、吗丁啉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可能会增加排气量。

5. 肠道疾病

这是许多人都很担心的问题,胃肠功能紊乱、肠胃炎、刺激性大肠综合症,也会导致放屁增多,与此同时还伴随着腹胀、腹痛等症状。

经常放屁,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信号”!这5个原因,别不当回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这也不只意味着只在肠胃出现问题,放屁量增多,也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当肝脏受到伤害时,会出现胆汁量减少的情况,此时摄入的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导致不能被分解的一部分食物在肠道中囤积,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腐蚀,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气体,屁量增多。[2]

03

这 3 个方法

帮你缓解“放屁”太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屁多到异于常人时,可以用以下 3 个办法来调节。

1. 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长时间食用香蕉、红薯、豆制品等食物,做好饮食的营养搭配。

2. 改善进食习惯

在吃东西的时候减少说话的频率,放慢吃饭的速度,避免吃进去过多的空气。细嚼慢咽,进食时不说话可以减轻放屁过多的现象。

经常放屁,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信号”!这5个原因,别不当回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 服用药物

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四磨汤口服液以及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

04

有屁要放

别憋出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重视频繁放屁的情况,对放屁过少也应注意。实际上,长时间不放屁可能引发腹胀等情况,放屁过少也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成年人,更应该提起重视。

此外,长期故意憋屁对身体也有很大伤害。偶尔憋屁可能为了避免尴尬,但长时间憋屁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1. 尤其当肠道患有疾病或是便秘等情况下,会产生更多的硫化氢、粪臭素、氨气等有害气体,会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最后随着血液进入肝脏,会对肝脏造成不利影响,加重了肝脏的排毒和解毒负担,减弱了排毒功能。

2. 把屁憋回肚子里,气体也就会在肠道内大量积聚,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经常放屁,可能是身体的“疾病信号”!这5个原因,别不当回事!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 如果肠壁长期吸收屁里面这些有害气体,进入血液中,可能会造成皮肤衰老或是其他的一些疾病。

4. 憋屁可能还会影响到胃肠的蠕动,使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便秘的现象。长期的便秘,会导致肠道里的废物越积越多和肠道内的毒素越来越多,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废气,形成恶性循环。

总的来说,虽然很多时候放屁会让人感觉很尴尬,但也别因避免尴尬伤了身体。

参考文献:

[1] 张家勇.打嗝放屁不间断要防胃炎[J]医保与健康.2003年11卷11期52页

[2] 黄嘉宝.肝脏病变与放屁之间关联的研究[J].健康周刊,2013,14(3):12-16

作者:徐朗 科普创作者

审核:王强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