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施雄风 方力
凌晨3点,浙江湖州南浔练市镇上的“玉林羊肉馆”升腾起热气。
61岁的沈玉林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拿着厨勺,低着头从锅里一块块翻整着羊肉。
香味从小店的厨房飘到厅堂,又飘到店外街口。
凌晨3点半,第一波食客赶来。
快70岁的练市大爷揣着一个保温杯,走到小店厅堂最里面的角落坐下。
吃面的食客们。施雄风/摄
沈玉林从沸腾翻滚的羊肉大锅中,挑出一个羊肚,用剪刀剪成小块,撒上切碎的小米椒、葱花,淋上一勺羊汤,另一边沈玉林老婆的面也煮好。沈玉林左手一碟羊肉、右手一碗热面端到大爷桌前。
沈玉林。施雄风/摄
大爷的桌上多了一杯温热的黄酒。 湖州练市有不少中老年人有喝早酒的习惯,玉林羊肉馆正是这群老饕最爱聚集的地方。“这里点一份羊肉,酒、面、茶都不要钱。”大爷说,这家店实惠、好吃、有人情味。
几乎同一时候,杭州大马弄人声渐起……
2023年的最后几天,潮新闻走访了散落在浙江各地的12家小店,记录他们的凌晨和深夜,他们的奔忙和汗水,想看看小店的十二个时辰里在发生着什么,想听听店里的人们有什么故事,又是怎样走过了自己的2023。
日子很短,需要添点烟火气。日子又很长,也总有些瞬间让我们泪流满面。
12家小店,12个时辰,每一家都有各自的叙事表达。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努力守住内心守护生活。
去年,潮新闻钱江晚报曾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发起了第一季小店写真,我们走进很多小店,并为其中50家小店留下写真,留下50个努力生活的样子。最后集结成展览,办成了杭州首个为小店展。
现在,由两家再次联合发起的第二季小店写真开启。希望大家给我们推荐身边温暖的小店、励志的小店,闪光的小店。
和我们一起致敬平凡,致敬坚持,并期待所有的坚持,都得偿所愿。
凌晨3点到清晨7点
湖州羊肉馆、杭州大马弄
日子很短,总要添点烟火气
大马弄清晨忙碌的人群中,60岁的徐红英穿一条粉嘟嘟的花棉裤,头发吹得老高,时不时用杭州话吆喝——
“今天青菜蛮糯的,霜打过的,味道毛好嘞。”
“这个臭豆腐永康来的,农家做的,你吃了还想吃。”
“雪菜新鲜,烧面条烧素鸡都非常好。”
……
徐红英。施雄风/摄
“我19岁从龙游嫁到杭州萧山,一直跟着老公在这里卖菜,30多年了,杭州话我老早会说了。”徐红英讲述着自己的菜店与大马弄的渊源。
和老杭州的内敛不同,徐红英的喉咙很响,特别是在早市时,老远能够听到她的吆喝声。“菜质量好,我的底气就足。”她随口能报出那些经常光顾店里老客的喜好。
这两年,大马弄成了老杭州烟火气的代名词,经常有明星和网红出没。徐红英笑着说:“我们肯定也沾光了,人气旺了,生意也好了,还有人在抖音上,刷到了我。”
徐红英卖菜。施雄风/摄
徐红英的小店最特色的就是农家做的各种豆腐、各式腌菜,每天顾客盈门,而且越到年关生意越忙。
过年前两天,她腰都要直不起来。她说,好在老公体贴。“凌晨一两点都是他去进货的,他辛苦点,我就享福点。”
徐红英和湖州南浔练市“玉林羊肉馆”老板沈玉林的年纪相仿,在不同地方,开着不同的店,守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气息。
早起晚归,日复一日的开店生活累吗?
两人都是笑笑:“累嘛,总是累的,但这不就是过日子嘛。”
清晨7点到上午11点
老小区外的咖啡店
一早有人赶来给自己“双囍”
清晨七八点,杭州近江一处老小区边的“双囍咖啡”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们一早上能卖出十五六杯咖啡,大家基本上拿着咖啡赶着上班。”25岁的店员孔佳浩说,咖啡店早上7点不到就开门了。
说话间,一位大叔进门取走了两杯美式。大叔是附近工地上的蓝领,几乎天天来。早上一杯咖啡,对他来说是唤醒也是某种仪式感。
清晨的咖啡馆。施雄风/摄
一个清晨,咖啡店里的客人来来往往,行色匆匆。但也会遇到年轻人,拿着咖啡,举在手中拍下清晨的咖啡照。“店名好听,双囍,就是很多喜气嘛。”
这家社区咖啡店开了近2年,光听名字就很讨喜,室内也是小而温馨,有吧台,三两桌椅。
孔佳浩一边做咖啡,一边和老客聊天。这个杭州本地小伙,大学读的是老年服务管理。先前做策划,在这家店喝了一年咖啡后顺其自然加入了小店。“我终于不用凌晨两点接到甲方老板电话催交方案了。”孔佳浩很享受在这里上班,“有一种让生活慢下来的感觉”。
杭州建德姑娘欧阳艺帆在城北紫荆家园边开了一家花店,名字很有文艺范叫“王尔德与花”。
王尔德与花。施雄风/摄
王尔德与花。施雄风/摄
2023年,她包了很多很多束花。她说,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取悦自己,会给自己买花。“以前都是男生送花给女生,女儿送花给妈妈,但现在很多姑娘会给自己买花。花束往往不会很大,但会有造型和花品的要求。”
上午11点到15点
缝补铺、照相馆、理发店
这些不起眼的小店,缝补着生活
一台花50块钱从旧货市场淘来了的老式缝纫机,一铁盒五颜六色的线和一台电熨斗,是王发嫡大姐工作的全部重要工具了。
王发嫡大姐在杭州做小缝小补生意已经十多年了。一开始,她和丈夫在塘河新村一带开粮油店,学过做衣服的王大姐在粮油店门口放了一台缝纫机,兼职做做缝补。后来,粮油店不开了,她就专职做缝补生意,摆过摊,也在学校门口租过店面。
王大姐正在缝补。施雄风/摄
一年多前,她的缝补铺搬到了塘河路边。“就是赚点辛苦钱,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点方便。”
53岁的她,头发已经开始白。“很多年轻人找过来,请我改衣服、裤子和修拉链。”王大姐说,有一位热心的顾客,把她的店铺信息发在了网上,经常有年轻人坐着公交车、地铁,从几公里之外赶过来。
王大姐儿子已经成家。对她来说,开缝补铺一方面是为了生活和赚钱,更多的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些方便。“有一次一个20多岁的姑娘,坐在我的缝纫机边上,等着我帮她改裤脚。她说,看我踩缝纫机的样子,想起了自己在老家的妈妈。”
生活中,像“王大姐裁缝修补店”这样的小店,还有很多很多,有时它们普通到人们压根发现不了它们存在,可即便如此,它们却依旧细水长流地陪伴着。
三毛师傅。施雄风/摄
杭州三墩西行路上的“三毛理发店”,已经陪伴了大家53年。店主王荣德今年70岁,因为家里排行老三,得了小名“三毛”。店里的理发椅年代实在久远,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里一样,木扶手的漆掉光了,皮制的靠背用粘胶固定。
三毛师傅说,椅子是从他师傅那里传承下来的,上面写着“杭州制造”,就是靠谱。
理发。施雄风/摄
因为店租便宜,来的都是回头老客,他也早就习惯这样的开店生活。每天剪几个头,跟会老朋友、锻炼身体一样,吃得消就继续做下去。
佘翔是“三墩照相馆”的老板。“老佘和老王一样,也陪伴了大家很多年,镇上的人要拍照、印照片总会跑到他那儿去。”
佘翔。
“我在这行做了30年,主要拍证件照。”佘翔说自己大概是杭城最早开照相馆的一波人。后来同行纷纷转型走高端写真路线,大约只有他,坚持开在社区边上,做最基础最接地气的活计。像拍证件照一直就25元,“10年间大概涨了一毛钱吧,要让老百姓能够接受”。
佘翔说,疫情影响了三年,现在人气还没有恢复,房租、人工支出很大,小店其实在勉力支撑。
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他还坚持外拍,“我想接班给儿子的,但年轻人看不上了,不喜欢。”他笑,如果小店不开了,居民会不答应。
15点到17点
爱心共享厨房老陈
两年见证了各种离别,也见证了爱与希望
“我来给儿子做一份红烧肉,他在医院里住院,是白血病。”余杭仓前“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一位40多岁的父亲在忙碌。
他小心翼翼地洗菜、切肉,仔细地做着一道红烧肉:“自己烧得菜干净,食材新鲜。”
距离爱心共享厨房步行十分钟是浙大一院总部,男人19岁的儿子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儿子一年多前查出血液病。为了治病,在上海生活这家人,需要经常往杭州跑。
爱心厨房里烧饭的男人。施雄风/摄
父亲说,治疗中的儿子胃口很不好,几乎没有食欲。“他爱吃红烧肉,但这菜油腻,我特意买了瘦肉给他做。”
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是医院的病友推荐给男人的。
在浙大一院总部,有很多病人家属会到爱心厨房来给家人做饭。“灶具和调味品都是免费的。”男人说,带着儿子来陌生城市治病,爱心厨房这样的温暖很及时,也能给他们一点力量。
做完菜,他急匆匆把菜装进保温饭盒。临走,他跟记者说:“希望儿子能够愿意吃一口,哪怕一口也好。”
爱心厨房里。施雄风/摄
这家沈大姐爱心共享厨房是一位爱心人士投建的,平时由本地人陈华荣师傅打理。“我们是受丽水沈姐爱心厨房的启发,就沿用了这个名字。”陈华荣说,爱心厨房运营了快2两年了,平均每天会有三四十人来烧饭,最多的一天有53人来烧饭。
“总会有希望的。”这是陈华荣平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65岁的陈华荣,快两年间接触了上万名病人家属,也见证了上万种复杂的心情。
“生离死别这事儿没人能避免。”陈华荣说,也许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会是良药,也是爱和希望的一种表现。
17点到21点
菜饭店里挤满了饥肠辘辘的年轻人
店主:想回老家陪儿子高考
傍晚5点半,清一色年轻人把城北西文街菜饭小店挤得水泄不通。
菜单简洁明了,是一些排列组合。铁打的菜饭+清汤,流水的大排、鸡鸭腿、蹄髈、口水鸡、狮子头。
最便宜的是菜饭+清汤+素鸡,13元够了,素鸡看着卤得相当入味,最豪华的就是菜饭+清汤+蹄膀或猪爪,26元,反正丰俭由人,也不过差个13块钱。啃鸭腿的年轻小伙说,有肉有菜,量大便宜,所以经常来吃。
忙碌的菜饭店。施雄风/摄
半个小时,一锅菜饭就卖空了。老板娘忙招呼,“等一等,很快就来”。老板姓汪,50岁光景,话不多,在里厨忙碌。只见大电饭煲煲出来一锅菜饭,饭白菜绿,其间点缀着红色咸肉丁。菜香很足,不似青菜,是荠菜,有山野的清香。
夫妻俩最早在上海做菜饭店,从黄山老乡那里学出来的,模式都是夫妻店,要再请个帮工就吃不消了。杭州这家店开了七八年,老公主厨,老婆服务员,一人有事外出,另一人也照常撑起来,一年365天,只过年那几天休息。
“我儿子一出生,我和老公就外出开店了,这么多年辗转上海、杭州。”靠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夫妻俩人同心同力,在老家建好房子,县城置了业,一眨眼儿子都要高考了。
见小店门上贴出一张“本店转让”的字条,“边做边看吧,老家老的老、小的小,到时候一人回去陪儿子,一人守着店。”老板娘说,进可攻退可守,要真关了小店肯定不舍。
21点到凌晨3点
深夜便利店,泡面面包最畅销
夜班工人们的打拼和自愈
距离湖滨步行街直线不到500米,有一家“乌托邦书店”。书店零点打烊,即便也下雪天的深夜,依旧就年轻人在店里驻足、阅读。小童说,书店营业到零点一开始纯粹是出于经营的压力。“这里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哪怕到深夜,也有人气。店只要开着,总会有生意。”
乌托邦书店老板小童。施雄风/摄
一个为了生计的决定,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里我找到了片刻的安静。”一位顾客说,书店门内,似乎与城市喧嚣的夜晚毫无关系。静静地翻翻书,听听店里舒缓的音乐,感觉精神特别放松,片刻安静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深夜挑书的人。施雄风/摄
深夜10点以后,进店的人群中,有身上略带酒气的商务人士,有从夜店里刚刚嗨完的年轻人,也有刚刚下班的都市白领……小童一般不会主动地跟客人交流,但他能够感受到客人们在店里享受的安静和愉悦。他说,一年到头绝大部分日子,大家都在忙着赶路,忙着奔赴未知的前方。可能有时也需要停下来脚步,回头看看自己等等内心。
在杭州下沙七格小区开24小时便利店的胡勇有时有点焦虑。
胡勇的便利店开了七八年。
零点以后,小区里形形色色的商铺都已关门,胡勇的便利店坚持开着,为晚归和深夜打拼的人留“一盏灯”,也给自己的生意留点机会。
七格小区落脚的有附近工厂的工人,也有外卖员、代驾司机和做小生意的人。“深夜来消费的人挺多,凌晨三四点前,几乎停不下来的。”
便利店老板胡勇。施雄风/摄
凌晨2点,老陈进来买走了一袋面包和一瓶饮料;“夜班刚下班,吃点能睡着。”
胡勇说,深夜最畅销的是摆在便利店进门口的面包、香肠和货架上的泡面和饮料。“能省则省,该花也得花。”这是大多数深夜顾客的购物原则。
挑泡面的人。施雄风/摄
快30岁的阿明背着书包、拎着袋子在便利店里选了两袋泡面和两名饮料,匆匆离去。他请了两天假回了一趟云南老家,刚刚下飞机回到租住的小区。“明天还要上班,泡面对付一些就好。”
阿明之后,代驾小徐走进便利店,给自己挑了一瓶奶茶。刚哄睡女儿,小徐开启接单模式。
“凌晨四点再回家。”他说,代驾的工作很辛苦,白天在家还要带娃,但为家人打拼,是一个男人的责任。
胡勇的朋友,在附近工厂边开牛肉汤店的老吴跑来买了两根热狗。
老吴用此来犒劳自己,他开心地对着我们的镜头比耶。他说,今年他赚到钱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