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提起预制菜,很多人都谈之色变,比如前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的新闻炒的沸沸扬扬;半天妖烤鱼预制菜引发争议;最近,连西贝也开始大卖预制菜。

相信你一定很吃惊,这不就是那家主打“I LOVE 莜”的餐厅?他家儿童套餐还被不少网红打卡出圈了。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没错,就是这个西贝。

至于儿童套餐有没有预制菜咱不敢瞎猜,但有媒体调查显示,西贝的预制菜已经占到85%了。

什么?85%?那岂不意味着2个菜里,有一个半以上是预制菜?!

够吓人了吧,还有更吓人的呢。据统计,真功夫、吉野家的菜单已经百分百是预制菜了。

什么?你想吃现做现炒的饭菜?请出门右转200米,左手边“人民菜市场”欢迎您!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这么说,吃外卖是不会更不让人放心?

哎,说对了!外卖现在也是预制菜的“重灾区”,10个里面,有7个在使用预制菜料理包,尤其是浇盖饭类,更是一吃一个准。

消费者意见如此之大,餐厅怎敢如此堂而皇之呢?这你得换位思考了。

做餐厅追求的是什么?是规模化,有规模才能挣大钱。规模化从哪来?从标准化呀!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规模化。

你数数街上这些连锁餐饮品牌,哪一个不是相对标准化的?尤其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不光开店标准、服务标准,连菜品都是标准的,甚至炸薯条都是有分有秒的。

当然,中国餐饮跟西式餐饮没法比,菜品的标准化很难。

你像“盐少许”,多少才是少许?“表面焦黄起锅”,多少才算焦黄?这太考验厨子的手艺和经验了!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这种非标准的细微差异,往往就成了规模化的最大障碍。

另外,还有两个让企业头疼的问题,即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效率很好理解,餐厅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出餐速度和翻台率呗。这两个指标高,收入才能蹭蹭往上窜。

你看前几年海底捞那么火,营收很亮眼,跟上餐速度快和翻台率高有直接关系。

至于投入产出比嘛,也很容易理解。这几年餐饮企业普遍不好过,于是“降本增效”的大招便跟着来了。

“标准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比”三座大山压顶,餐饮企业能不“鸭梨山大”?

有障碍就得想办法解决,中国人不服输、不向困难妥协的精神劲头就起来了。

于是,预制菜被款款相迎。

为什么预制菜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因为预制菜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既保证了效率,又确保了标准化,同时还节省了餐饮企业大量工时,可谓“一箭三雕”。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说服餐饮企业都上预制菜。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最重要一点在于:预制菜的味道跟现炒的几乎一模一样,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这就有点神奇了!

在消费者的常识里,任何冷冻再加热的食品,跟现做出来的味道都是没法比的。但预制菜竟然公然违反“味觉定律”?

里面具体涉及到怎样先进的速冻技术和封装技术,人们往往很难做评判,但直觉告诉他们,“科技与狠活”恐怕是少不了的。而这也是广大消费者忌惮预制菜,尤其是反对孩子吃预制菜的最重要原因。

但预制菜果真如他们所言,那么不健康吗?

也许未必。

快节奏的生活下,预制菜的诞生实际很符合现代人对便捷、美味,同时又实惠的需求。你像日本的意式餐饮品牌萨莉亚,人家从不避讳说自己是预制菜,却因为“好吃又便宜”,屡受消费者追捧。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这充分说明,预制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健康。

有人可能要说,不管你怎么说,预制菜就是没有现炒的好。

其实,大家的心情也可以理解。说白了,大家对预制菜的抵触,除了味觉上的细微差异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更主要的还是心理上的落差感以及价格上的不对等感。很多时候,后两者反而是大家更为介意的。

你像现在确实有部分餐饮品牌采用故意隐瞒,依旧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欺骗消费者;还有个别餐厅企业根本不明确告知消费者是预制菜,价格也没有丝毫变化,抱有“只要你不说我不说,没人吃得出来是预制菜”的鬼祟心理,悄没声地,当作什么都没发生,钱落到口袋里再说。

这就有点恶心人了!

当消费者知道以后,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欺骗跟侮辱智商没啥区别,消费者反应更剧烈,只能说是企业活该了。

【眼观】预制菜的野蛮入侵:大众为何谈之色变?

中国一些餐饮企业总是遮遮掩掩,“欲罢琵琶半遮面”。而你越是藏着掖着,消费者越觉得有猫腻,搞得大家对预制菜芥蒂更深。

那有什么办法化解矛盾吗?

办法当然是有的。

比如最近,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宣传预制菜的便捷、健康、美味及价格低廉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人对食物天然形成的那种“即做即食最佳”的认知,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的。预制菜从万人抵制,到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教育成本很高。

但成本高不代表不能改变,不过这个接受过程恐怕会比较漫长,餐饮企业可急不得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