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被一则新闻深深感动了。
江西分宜,一名年仅37岁的民警因公殉职了。
在他的追悼会上,新余公安为他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并对他生前使用过的警号进行封存。
仪式现场,警礼标兵把警号052339郑重地放入封存盒。
而一旁的妇人手上拿着象征荣誉的红色证书,神情丧然若泣。
她身边站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脸上还挂着几行泪痕。
那个牺牲的民警是他们的父亲,名叫何哲。
2023年9月10日,何哲因工作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倒下后再也没能醒来。
面对父亲离去的事实,孩子们忍不住抽噎,“爸爸得了功勋奖,却已永远离开了我们。”
别说孩子了,这种事外人听了都揪心!
而在这则新闻评论区底下,大家除了缅怀和致敬这位英雄。
更多的是发问“警号封存是什么意思?”,这条评论近千赞。
其实警号相当于每一位警察的身份证。
当一名警察因公牺牲之后,他的警号就会被永久封存。
而解封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等他的血脉后代来继承。
这枚警号才能再度重启。
封存意味着牺牲,重启则意味传承。
在每一个被封存的警号背后,都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曾有过一个警号,历经两度封存。
它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1994年9月1日凌晨,云南一个边境小城里,正在上演着警匪互搏的大戏。
主角正是缉毒警察张从顺和他的战友们。
他们刚接到线报,提前蹲守埋伏一伙境内外勾结的武装贩毒分子。
抓捕过程很顺利,犯罪分子被打个措手不及,很快便被一网打尽了。
正当张从顺和他的战友们准备松一口气时,丧心病狂的毒贩引爆了手榴弹。
等张从顺醒来看到的就是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们和他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左小腿。
好不容易等来了增援,张从顺却强忍着剧痛两次先把战友送走了。
他说自己还能坚持一会,重伤的战友们要紧!
但他没发觉左小腿渐渐血流成河,直至整个身体开始冰冷。
耳边似乎听到一道道撕心裂肺的呐喊“所长!所长!醒醒!别睡过去…”
2012年,警号013262封存。
这场警匪搏斗的结果很惨烈,3死3重伤。
也是那天,县里为他们举行了追悼大会。街道上尽是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
人群中张从顺的老婆和三个孩子哭得伤心欲绝。
10岁的小儿子张子权哭得发抖,对着镜头断断续续说道“我一看到爹爹的照片…我就想哭…”
长大后,张子权选择了继承父亲的警号。
于是2017年,警号013262重启。
然而等大家再次见到张子权的身影时,却是以另一种形式。
他是和父亲同框出现的。
看到父子俩的黑白遗照,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那个曾经在父亲葬礼上哭泣的小男孩也牺牲了。
他还是选择跟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缉毒民警。
他的战友们说,子权办案质量很高,也很拼。
什么脏活累活危险的活永远冲在第一线。
只因为他说他是烈士的儿子。
后来他也因为办案太拼,连续高强度地工作,“嘭”的一声倒地再也没能起来。
而张子权5岁的女儿还以为父亲仍在出差,一直发微信语音:“爸爸,你这次出差怎么这么长啊……”
27年前的屏幕上,10岁的张子权也是这样哭着找爸爸。
至此,2023年,警号013262永久封存。
追悼会上,张子权的母亲彭太珍没有落过一滴眼泪。
也许是悲哀太过沉重,以致哭不出来。
只是在将要离开之时,在别人的搀扶下,她扭着头紧紧望向儿子的遗像。
此刻,一个母亲无声的痛比任何控诉都更震撼人心。
在这些被封存的警号背后,有着太多心碎的母亲了。
杭州有一名90后交警殉职,他的母亲默默来到儿子单位,坐在楼下的花坛边不敢上楼。
这名年轻的交警叫陈蔚,是家中独子。
他的死,撼动了一座城。
2016年8月12日,那天将近40度的高温,在这股令人窒息的热浪中马路上有一个狂奔的身影。
那人大喊“孩子,别跑!危险!别动!”他很快追上去,一把揪住了正在机动车道内奔跑的小男孩。
毫无疑问,他拯救的是一个家庭。
后来这一幕又在6年后重演,还是在马路上那个奋不顾身的身影。
400米的狂奔,他终于截停了事故逃逸者。
新华网曾把他这两段不同年份的视频放到一起,构画出陈蔚敬畏生命的模样。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下班的闲暇开办了栏目《陈蔚说交通》。
视频很接地气,大家纷纷点赞转发,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高达6万。
可有人对此却不理解。
下班后不好好享受生活,操心这么多,图啥呢?
但就是因为陈蔚的爱操心,县里的一所小学门口前得以装上了红绿灯。
校长张明慧感慨地说,也就是这个年轻人,不厌其烦地向上反映协调要装红绿灯。
要是换了其他人,早就把这件事甩脑后了!
对于陈蔚的爱操心,他的同事们也深有体会。
有一次他出去执勤,回来后手上却拎了桶糯米饭特别热情地请大家吃。
一问,才知道他把一位违规驾驶三轮车的大妈查处了。
大妈家里困难,车被扣了,辛辛苦苦做的两百多份糯米饭也不能卖出去了。
陈蔚听后,自掏腰包把那一桶糯米饭全都包下了。
还有一回,他遇到一个违规骑三轮车带人的大爷。
大爷说他老伴中风长期卧床,他想让她看看镇上的变化。于是拿了一条麻绳把她绑在自己身上,就这样骑车看风景。
陈蔚既担心又不忍心,于是他硬是跟在两位老人后面护送了30多分钟,直到平安回家。
据说他当时还巴巴地打电话问师傅,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像这样的操心事还有很多,全都化作了同事口里的“他总是这样…”
他总是这样的好。
好到大家想要看这个人活到长命百岁、万事顺遂…
可他的生命却异常短暂。
在2022年11月9日凌晨,陈蔚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因公殉职。
警号116866也被永久封存。
这天理何在啊!
他才30岁,他从警的故事本可以很长。
明明他家境优渥,刚刚新婚一年不到,女儿也才出生不久。
他那么拼命工作,到底图啥呢?
也许答案就藏在他曾制做过的一个视频里。
那是他的30岁纪念视频,标题“三十岁,可我的青春依然在继续。”
而视频结尾只有一顶警帽,上面配文“但我仍是从前那个少年。”
他不图啥,只图对得起自己穿的那身警服。
藏蓝,是陈蔚青春里最滚烫的一页,他从警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如今《陈蔚说交通》这档栏目还在更新,他的工作岗位牌上挂着“在岗”。
陈蔚的故事还没有完,三十岁的青春仍在继续…
你能想象到吗,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里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
据官方统计:
自2023年至今年1月份,仅一年,大陆因公牺牲的民警和辅警数量就有417人。而因公负伤的民警和辅警数量也有达到7876人。
被封存在盒子里的警号也在不断地增多。
每一串数字背后都曾拥有过如我们一样鲜活的生命。
曾经看到过人民日报发的一组警察群像图,图片底下是他们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放到如今看来却早已物是人非。
49岁的赵志龙说“元旦我和你妈妈都要值班,你就在学校好好看书。”
38岁的胡佑名说“对不起,局里有急事,我得赶紧去!”
49岁的刘贵斌说“这里很危险,请大家尽快离开!”
38岁的徐远东说“做基层工作,一定要跟老百姓交朋友。”
他们又是谁的父亲、儿子、丈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想起《讷河往事》里的这样一段话。
他们也有鲜花,可是鲜花总会枯萎;
他们也有勋章,可是不去擦拭总会生锈;
或许他们也曾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可时间会让他们的名字沉在搜索栏的深处。
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又怎会有现如今我们的岁月静好?
所以对于那些平凡英雄们来说,仅仅是致敬还不够。
我们要记住他们的名字。
我们要记住他们为我们做过的事情。
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就一直活着。
我之所以幸运,是因有诸君保护;
我之所以不幸,却是在今日才认识诸君。
本文作者 | 数据线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