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这个词,严格意义来讲是由科胡特的理论发展而来。

早期的时候,弗洛伊德提出过力比多这个概念,人会将爱更多投向自己,随后健康发展。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养育者,会成为孩子最早的爱的客体,。

不过此处是把母亲作为一个有别于自己的客体来爱的。如果投向客体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困扰。

简单解释来讲就是“没有得到正确的爱,滋起不合理的爱的模式,从而引起关系相处时的困扰”,大致讲的会是这个意思。

后面经过发展,克莱因又对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自恋或客体力比多的差异转化为是内在或外在客体关系的差异。

什么是全能自恋?

这句话比较拗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主要是讲人主客体之间的区分,以及心理功能方面的良好模式。

自恋者会将自身完全投射到他所关注的客体,否认自己与客体有任何区别,或完全不将自己和客体分开,当作一个人。

他们会有非常高的理想化自身形象,完全否认任何有碍于这种完美自身形象的人或物。这样的人格结构来自于他们会将自己并不认同的部分自身潜意识理想化,在这些前提下,潜意识会痛恨一切好的,有价值的东西。

不仅是外在客体,而且也包括内在正常的那部分自身对客体依赖的需要。

打个比方,你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心陪伴,内心是渴望别人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可是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人,那么有的人会怎么做呢?

就会开始寻找“理想恋人”。有的人可能会玩游戏、看电视剧或者作品,然后被里面故事的美好事物所感动。

内心就很期盼这样的事情出现。

什么是全能自恋?

以后出现对自己关心的人,符合自己内在认知的感受,那么就会觉得“这个人是我需要的”,我真正期盼的对象。而一旦对方表现出不符合自己内心的表现,就会完全否定对方,理想化破灭之后产生愤怒、敌视和痛苦的情绪。

克莱因的理论,首次描述了自恋性人格的结构特征,并提出了自恋与攻击性有关,这是有其发展性的。不过理论对于自恋人格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太过紧密描述,否认自恋与客体的关系,这是其局限性的地方。

等到科胡特的出现,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自恋”的定义,他说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这个就是“健康自恋”的定义了,也就是之后大家常说自恋并不是有害的,某些程度对人有好处的说法。

而全能自恋呢,是指可以是一种镜射转移作用或理想化转移作用,这些转移是孩子自恋关键性的发展阶段,镜射转移作用会动用到夸大自体。

在这个阶段,孩童试图藉集中完美于夸大自体上并把所有不完美配送到外在世界以坚守一部分的原初自恋。

什么是全能自恋?

自恋存在缺陷的人,基本特征是自体结构上的缺陷,是没有完成整合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的过程以进入现实取向自我结构的结果,自体和外界世界的不完全现实感。

看到这,可能很多没学过心理学的就会感到很懵,这里面有太多涉及主体、客体、潜意识等说法了,解释比较抽象,一大堆名词解释看得人云里雾里的。

实际上这些理论不管怎么翻来覆去的说,如何创新理论的方式进行解释,核心的话也会指向一点,就是人的心智化能力和稳定的人格结构。

心理健康的人,其功能都是符合客观规律和发展性的,不具备伤害性和破坏性;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会发展出最具破坏性的特点。

说理论不太好理解,稍微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你考试考了100分,很优秀,此时你就会自信爆棚,开始有自恋情绪。当别的同学向你请教,说有道数学题我来教你时,要是你自恋功能正常,就会这么说:“嘿嘿嘿,这道题我会,平时经常做,我来教你吧,教了你之后你就会做这道题”。

这属于正常的自恋行为。

什么是全能自恋?

不正常的,可能就会这么做:“你看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总是考0分,你怎么配得上我教你呢?我这么优秀,考试考100分,教你学数学题就掉价了,我感觉你在拖累我。”

一旦形成全能自恋,人格存在缺陷,那么人就会开始剥削人了,控制、欺负、辱骂、诋毁、毁谤等等,各种异常和伤害他人感受的行为就会频繁出现。

而这个就是每个人需要去避免的情况,要学会理解他人,有同理心,换位思考,真正理解自我需求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才能拥有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

只是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需要人各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智力、能力等方面平衡方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