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国家的号召一出来,我们就立即开始修复天津的黄崖关长城。专家们对照着老照片,研究修复方案,我们好几千人就按照图纸,热情高涨地干……”回想起40年前,修复长城时的画面,长城主体工程指挥部、时任蓟县文保所所长白旭晨历历在目。

40年前,1984年的7月5日,“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拉开大幕,7月5日登报当晚,习仲勋同志即对北京晚报记者说:“这是一个好的活动,是件大好事。”并为之题词。9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活动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一场史无前例的通过社会募捐修复文物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保护修缮长城的热潮。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邓小平题词(1984) 邓小平题词(1984)

40年前

响应号召:海河儿女积极捐款

当时的黄崖关长城仅剩残垣断壁,昔日的雄霸之气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前夕,黄崖关一带的木结构城楼、衙署、铺房皆已不存,水关被冲毁,部分敌楼开始倒塌,但大部分砖结构建筑仍保存较好,关城高耸,塞垣逶迤,凤凰楼巍然屹立。“文革”期间,一些人打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旗号,肆意拆取长城砖石,用于垒畜圈、砌院墙、盖学校……45座空心敌台被拆毁41座,边墙几乎全部被拆除,黄崖关一线的长城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敌楼成为一堆堆废墟,边墙成了一道道灰垅,关城只剩下北城墙的卵石芯参差危立。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1984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引燃了天津人民修复长城的激情,大家纷纷争先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为修复长城捐资赞助,涌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捐款(1984)

一批批的红领巾送来了一书包、一书包的硬币,孩子们说:这是父母给的零花钱,节省下来献给长城,表达我们热爱祖国之心。

河西区红旗制帽厂的工人、干部把献血领到的营养费捐献出来;

市四十一中教师张铁荣将她出嫁时母亲送的金戒指捐了出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在自己举行了义演后,又串联在津的京、评、梆、越、豫各剧种的20多位著名演员进行义演,当半身瘫痪的评剧表演艺术家鲜灵霞为修复长城募捐,坐着轮椅表演时,台下的观众激动得泪如雨下;

78岁高龄的印尼归国华侨曾钻碧前后三次为修复长城捐款,并为长城题词:“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印尼华侨曾钻碧捐款并题词(1984)

截至1988年1月,天津市“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指导委员会共收到修复长城赞助资金1234.8万元,其中社会赞助资金750.8万元。

完成规划:“国宝级”专家坐镇修复工程

号召发出后,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响应,9月29日,时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李瑞环召集并主持全市社会各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大会,郑重宣布市委、市政府修复蓟县黄崖关古长城的决定。

随即,工作人员对天津长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有关修建边墙和敌台的碑碣,清基时出土有佛郎机铜铳、石千斤坠、铁蒺藜、石雷、绊马索、顶针、象棋等文物,为天津长城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

由于长城的修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有特殊规定:“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为此,天津特地从北京聘请古建筑及长城专家罗哲文、杜仙洲、祁英涛、朱希元、吴梦麟担任顾问,专家们多次上山踏勘现场,指导工作,论证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和施工图纸。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专家顾问组成员(1986)

最后,在天津市规划局、天津市园林局、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大学等单位通力合作下,设计人员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黄崖关长城的总体规划和第一期工程873米墙体、7座敌台和1座登城便道的设计任务。包括沿线考古清基、现状测绘、资料搜集、制定复原方案和绘制图纸等整个过程,三期工程484张图纸全部顺利经文化部批准。

在1984年12月26日召开的第一次“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赞助活动指导委员会大会上,确定修复方案和第一期工程项目,为确保修复工程的技术要求,特地规定了一条原则:“技术上尊重专家,听老先生们的。”

开始施工:数千军民昼夜奋战修复现场

1985年7月25日,黄崖关长城第一期修复工程动工,开始修复东起半拉缸山,西至寡妇楼太平寨段边墙873延米,包括,敌楼6座,墩台1座,登城瓮城1座等。

“最难的是没有路,当时从村里往山上走,都是山路,没有公路,机械车辆都上不去,所以修长城,先要修一条4.7公里的登山公路。”当时在长城主体工程指挥部负责物资管理、黄崖关长城管理所首任所长孙春华回忆说。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背砖)

为了支持修筑登山公路,小平安村十余户居民进行了搬迁,还让出了沿线土地、果树、林木、住房。后来修建八卦城,黄崖关村又搬迁了174户。

“那时候驻蓟部队和下营镇的村民可以说军民共建修长城,村民们帮忙把工程需要的物资背上去,500名官兵开山放炮、负责修路,7—9月正赶上蓟州的雨季,大家经常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里干活。”孙春华说。

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家夜以继日地奋战,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登山公路建设。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军民共建登山路)

路有了,修复长城用的材料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蓟县动员和组织了全县80多个砖窑,突击烧制了数百万块长城砖,其中仅修复边墙一项,就需300多万块特制的长城砖、8万多块封顶用的大方砖,以及名叫“鹰不落”的脊形砖和垒砌射孔用的异型砖两万多块。此外,还需要条石400立方米、毛石8000立方、砂子10000多立方米、水泥和石灰4000多吨。

“那时候都是土窑,生产能力有限,我们又跟平谷、三河、遵化、玉田这些北京、河北的砖窑订货,我还记得当时文物处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回弹仪,去各个窑厂看砖的压力标号,压力不合格的砖我们是不收的,就是为了保障长城修复质量。”孙春华说,“当时有人建议,是不是墙里面填心的砖可以用机制红砖代替,北京的古建专家请过来以后,最后讲不行,必须还得用传统的做法。现在经过40年风吹日晒雨淋,我们长城砖在质量方面禁住了历史的考验。”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烧砖)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立架子)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石料吊装)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修筑现场)

长城修复期间,60多支施工队伍,数千名军民吃住在工地,大家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已远远超过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是一次树立民族正气,发扬民族精神,弘扬爱国精神,维护民族尊严深远影响的活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至1986年10月,黄崖关长城共完成了三期修复工程,共修复太平寨段和黄崖关段明长城3025米,关城环城860米,楼台25座,关城、城楼、角楼、门洞、水门、水关、街道和牌坊建筑等,并建有长城博物馆、长城碑林、重修蓟县长城碑记、长城度假村(黄崖山庄宾馆)等。至此,如今黄崖关长城景区的雏形初定,千年古长城再次与游人见面,黄崖关长城的保护修复与利用开发步入了新篇章。

40年间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举行40年来,黄崖关长城的修复与保护步伐从未间断。

1990年,景区成立了维修队,对文物主体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1992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于原址修复水关,修复后的水关全长75.5米,下设五孔水洞,上建雉堞马道,旁架津围公路豁口便桥,桥上用钢板铺马道与垛口,再现了当年黄崖关“水关长城”的雄姿。

2001年,改造黄崖关正关广场。

2013年,对长城文物建筑进行抢救性修复,修复了东南西北四个城楼、墙体及马道、关城坤院(长寿园)、提调公署(博物馆)。重新铺设景区游步道,在长城沿线安装防护栏,修建八卦关城景区出、入口,并在出口处建山货市场一座,增设门禁系统。

2014年,对巽院、艮院房屋进行揭瓦、修缮,重新油漆彩绘,对迷宫及西环城外侧道路进行修建。于关城西侧建“梨园”,园内置凉亭、石桌、石凳,修建游步道,尽头矗立巨石,上书“魂”字,供游人游览……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修复前后的太平寨长城)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修复前后的8号敌楼)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修复前后的寡妇楼)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修复前后的2号敌楼)

在加强长城保护的同时,对长城文物保护、史料整理、长城精神的传播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众多的“黄崖关之最”被世人所知晓:

黄崖关长城拥有万里长城最全的楼台形式,水陆关隘、边城掩体、战台烟墩、古寨营盘一应俱全,建有实心楼、空心台、烟墩台、烽火台及“牛头马面”等建筑,将万里长城精华荟萃于一地,具有小而全的特点,被长城专家称为“中国万里长城之缩影”。

黄崖关长城有万里长城沿线上唯一的一座八卦城,建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区,城内四十多条街道和几十座古式排房纵横交错,阵内设有生死门、陷马坑,平时是屯兵之所,战时可以防御敌人。

黄崖关长城拥有长城沿线上最高大的圆形哨楼——凤凰楼,位于水关上游1公里,直径16.5米,通高18.3米,傲立在陡峭的孤峰上扼守谷口。

黄崖关长城拥有万里长城中一段极为罕见的桥洞式长城,即水关,水关上的雉堞马道,连接起两山守军,起着通行和守卫的双重作用。

万里长城第二小的敌楼是黄崖关长城的11号楼。

天津黄崖关长城博物馆是大陆第一座长城博物馆。馆内收藏的1986年在黄崖关关城西的敌台上出土,保存完好的佛郎机以及铁质的子铳多枚,是黄崖关长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40年:黄崖关长城的“重生”之路

黄崖关长城内的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是全国第一座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

黄崖关长城关城之内的“百将碑林”,镌刻徐向前、聂荣臻两位元帅,肖劲光、谭政两位大将,王平、王宏坤等22位上将,丁秋生、王必成等74位中将,史前进、刘秉彦等7位少将,共107位开国将帅的题词墨宝。

原长城管理所副所长张平告诉记者,在征集“百将碑林”过程中,得到了老将们的支持,留下了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像周贯五将军得知征集活动时,已经病重,他嘱咐子女在其作品中挑选一幅赠与黄崖关长城,五天之后,老将军与世长辞,这幅作品也成为了他留给长城最后的赠言。“百将碑林”建成后,老将军的子女专程来到黄崖关长城,瞻仰父亲的遗作。

“除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百将碑林,黄崖关长城还有百家碑林、篆刻碑林、竹刻名联堂等,可以说黄崖关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沿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部分。”张平自豪地介绍说。

40年后

近年来乘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本市掀起了新一轮长城保护的热潮。2019年11月,天津市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保护规划》,确定了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再现工程共五大重点基础工程29个项目。

蓟州区盘山(长城)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中心文物古迹管理科科长邢亚萍作为新一代长城守护人,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不断挖掘着黄崖关长城新的“宝藏”。邢亚萍告诉记者,龙凤岭长城保护前期勘察及考古勘探是此次长城保护的重点,作为明代长城在天津地区的重要遗存,龙凤岭长城是黄崖关外的第一道军事防线。

黄崖关长城40.28公里有36%都是山险墙,而龙凤岭长城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可以说不用修城墙就可以御敌,最陡峭的地方山坡没有路,连树都没有,只有光滑的石板,坡陡65度以上。在这种险峻的环境中,邢亚萍和同事们完成了范围扫描、摄影测量、现场采样、个别点段病害调查及编制残损勘察报告等。

除龙凤岭长城保护前期勘察及考古勘探外,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目前完成了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旅游活动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了《天津明长城保护规划》《黄崖关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组建了16人的长城保护员专业队伍,开展日常巡护检查。2023年8月,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蓟州区、河北省兴隆县、河北省遵化市签订了合作协议,构建四地长城联合巡查和执法机制,重点开展解决好京津冀三地在长城保护过程中遇到的“边界”难题。蓟州区还举办了京津冀三地长城保护员培训班,强化三地长城保护员专业技能培训。

今年,盘山(长城)管理中心筹划了“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纪念“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纪念展览,全面重温长城(黄崖关段)修复史实,并通过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四进”形式,让长城文化走进群众身边,讲好长城故事,传播长城文化。

下一步,蓟州区还将重点做好长城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风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巡视巡察,建立文物巡察记录档案,举办第二届“戚继光与黄崖关长城”学术研讨会,建立天津段数字长城研究中心,改造长城沿线11个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民俗、边塞、红色、历史四条文化主线,联动京津冀长城保护单位,共同开展长城品牌推广,讲好“蓟州故事”,传播蓟州历史文化。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中这样说道。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天津也将继续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真实、完整地保存长城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加强对长城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的研究,使优秀历史文化更好活在当下、服务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