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那么多影视形象,却等不来一个好结局
杨玏在电影《封神》里饰演伯邑考,只有四场戏,却成了所有人的白月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姬发年少时被送到朝歌做质子,身为父亲的姬昌连孩子到底长多高,长什么样子都只能想象,后来是看到玉佩才认出了自己的亲儿子。
而伯邑考去朝歌后,见到姬发的第一眼就知道是弟弟,后来姬发重伤昏迷,雪龙驹带着他轻车熟路的直接回了西岐。
可以想见: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日子里,伯邑考偷偷去看了姬发许多次,雪龙驹早已认识了西岐到朝歌的路,所以他知道弟弟长多高,也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
后来父亲姬昌被困,他为了救回父亲甘愿赴死。
有观众看完杨玏的伯邑考之后,直接表示:他演了那么多的渣男,但是看到伯邑考,我却控制不住自己原谅了他。
而评论区的一条发言更扎心:这么多年封神出了那么多版本,纣王和妲己的形象都翻身洗白过,唯独伯邑考一直被做成肉饼。
确实是这样的,就拿乌尔善导演的《朝歌》来说,里面妲己的形象就被颠覆了,狐妖一反狐媚惑主的属性,变成了一个刺激到纣王内心欲望的工具人。
到这里大家才恍然大悟,确实该是这样啊!
一代君王怎么可能轻易就被一个女子蛊惑了呢,他的本性也不会随意被别人左右。
这个能成为君主的人,本身就是充满欲望和野心的,只是后世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妲己的身上。
即便历史上残暴的纣王的形象也被推翻过,部分史学家认为其中许多嘴型,不过是周朝君主大臣为了统治天下编织的谎言,只为了证明自己“夺位”的行为是民心所向的。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看到伯邑考不变的宿命,才更加觉得悲凉。
同样永远摆脱不了悲惨命运的还有扶苏,被无数史学家歌颂为“仁士,有治国之才”,却收到一纸诏书之后,无奈自杀了。
首先他的名字出自《诗经》,“扶苏”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可见秦始皇对于这个儿子的喜爱,和寄予厚望。
当然,扶苏也没有辜负秦始皇的期待,他能文能武,直言敢谏。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因此被派去监督大将蒙恬修长城。
即便扶苏做了许多违背秦始皇心意的事情,但是在他去世之际,还是留下诏书让扶苏即位,不过谁也没想到,最后还是被丞相李斯和赵高破坏了。
公子胡亥登上了皇位,扶苏被迫自杀。
再之后天下各地许多人高举起义的大旗,公子扶苏又成了他们利用的工具,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
多年过去,秦始皇嬴政从暴君逆袭成了“迷人的老祖宗”,口碑经历了许多次洗礼,只有扶苏好评不断,但依旧难改悲惨的结局。
所以,每次提到伯邑考、扶苏这些人,大部分观众都是五味杂陈的,人们被他们人性的魅力折服,同时也为他们的命运默哀。
影视剧形象演了一波又一波,演员换了一个又一个,他们的命运却不曾改。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悲剧吧,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书咚咚原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