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张震乘火车前往北京,赴任总参作战部长一职。等他到了北京之后,在窗户里看到了接站的人。
看到某个人的时候,张震浑身一震。他立马整理好仪容,等下火车之后,对着那人敬了个军礼:“首长,你亲自来,这可真是折煞我了。”
这个来给张震接站的人是谁?张震为什么对他如此尊敬?
带着期盼出生的少年
张震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张震出生之前,他的父母一直没有儿子,为此抱养了一个养子在身边。
可养子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最后还是被人家的亲生父母接走了。为了有个属于自己的儿子,张震的母亲不顾自己的年纪,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怀孕了。
在那个十几岁就能当父母的年代,一直没有儿子也会被人戳脊梁骨的。眼看着别人家都已经当上爷爷奶奶了,张震的父母也急啊。
他们盼啊盼,几年后才盼来了张震这个老来子。
这样的张震,自然是被家里人宠着的存在。尽管家里穷,但他的父母还是力所能及地给他最好的。
张震长大了想读书,当了一辈子文盲的父母,东拼西凑凑上了学费,将他送到了学校。
张震知道,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学校的时候,他总是最努力的那个,老师对他寄予了厚望,自然对他也就十分严厉。
有一次,张震在上课的时候,意外从窗户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就是这一瞬间的走神,让正在上课的老师看到了。
当时正好外面有人在打篮球,老师以为张震是想出去玩,就拿着戒尺轻敲张震的头。老师的这个举动,被张震的母亲看到了。
张震的母亲见到自己的儿子被打,她才不管老师打得疼不疼,直接就冲到了教室里,将老师骂了一顿。
张震的母亲告诉老师,自己都舍不得动手的儿子,他一个老师凭什么打人。说着就收拾了张震的书包,当天就给张震退了学。
张震都来不及阻止母亲,就被母亲带回了家里。后来无论张震怎么解释,母亲都认定了是老师打他。
几天之后,张震转学到了另一个学校。为了防止母亲再打扰自己,张震和母亲约法三章,不允许她再打扰自己上学。
张震上完高中之后,因为父亲年纪大了,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只能帮助家里分摊压力。
张震在百货商店里做学徒,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富可敌国一掷千金,也有人精打细算夹缝求生。
张震看遍了人生百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穷人活在世界上,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有人,是生来就要受压迫的吗?
张震想:不是的,没有人应该生来就高高在上,也没有人生来就应该受到其他人的压迫。造成这一切的,就是现在扭曲的制度。
眼见百姓过得艰难,张震在心里立下誓言,一定要推翻扭曲的制度,让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
投身革命,得遇粟裕
张震在大革命中觉醒,在大革命失败后,张震决定加入我党。因为张震已经看明白了,只有我党才是人民的救赎。
毕竟国民党的马日事变,让他们在穷苦大众中的威望降到了冰点。而我党的所作所为,则是受到老百姓支持。
在大革命时期,张震参加了少年团;大革命失败后,他又参加了少先队。在两次平江扑城中,张震也是作为先锋,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张震是通过平江起义参的军,一开始就是在彭老总麾下。在长征的时候,他参加过血战湘江和四渡赤水的作战。
张震曾经和东北军作战过,也积极向东北军宣扬过我军携手抗日的主张。放弃东三省是东北军所有人的痛,张震的宣传,无疑改变了东北军对我军的看法。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张震曾经在彭雪枫麾下担任参谋长。后来,张震就长期担任参谋长的职位。
张震和粟裕的相遇,是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当时张震是华野二纵的副司令,粟裕是华野的副司令。
华野刚刚成立的时候,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基本上担任的都是副职。这让粟裕指挥起来,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的。
在陈毅的大力支持下,粟裕才能一步步真正撑起华野。但华野成立后,粟裕其实一直面临一个问题,他没有一个合适的参谋长。
在苏北的时候,粟裕的参谋长是刘先胜。粟裕和刘先胜的合作,始于抗日战争时期。
经过了多年的磨合之后,两人之间也是十分默契。但刘先胜有个毛病,他脾气太暴躁,一言不合就和人拍桌子。
而且华野成立后,刘先胜成了副参谋长,参谋长由陈士榘担任。粟裕之前没和陈士榘合作过,两人之间明显配合不来。
尤其是一打仗的时候,陈士榘就被派到了战场,这参谋长的工作就落在了粟裕的身上。
粟裕知道这样不行,他本身就事务繁忙,参谋长必须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才行。一个好的参谋搭档,能真正让粟裕的工作事半功倍。
于是33岁的张震,就这样进入了粟裕的视野中。张震不仅有着多年的参谋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有很高的战略眼光。
在别人一味将战役失败的责任推卸到个人身上的时候,张震却能从战略战术上去分析失败的原因。
为此,张震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交给了粟裕。粟裕正是看到了这篇文章,才注意到张震这个年轻的将领。
所以在毛主席下令成立东南野战军的时候,粟裕就把张震调到了身边。虽然东南野战军没有成立,但张震还是被任命为华野副参谋长。
虽说都是副职,但华野副参谋长和二纵副司令员,差别可是巨大的。张震的这一波晋升,可以说是破格提拔了。
不过张震能被破格提拔,是因为他确实有被提拔的资本。张震成为副参谋长之后,粟裕身上的工作明显少了很多。
辅助粟裕,合作无间
陈老总被调到中野之后,华野实际上就是在由粟裕和张震指挥。在淮海战役期间,也是张震帮助粟裕完善战役方针。
尤其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更是张震和粟裕一起商量出来的。在1949年2月之后,张震出任华东军区参谋长,也是三野的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粟裕身体原因,他不得不去苏联治病。而陈老总又担任着上海市长,无法兼顾华东军区,所以华东的一系列事情,就落在了张震身上。
而张震也不负众望,将华东军区打理得井井有条。而粟裕回国之后不久,更是直接被调到了总参。
1952年,张震接到电话,中央要调他去总参担任作战部长。然而此时的张震,并不想去北京任职。
多年以来,张震一直在部队和军区工作,他担心自己承担不了重任。于是他和工作人员说,不如调任张爱萍为作战部长,让他去军事学院学习。
但张震的这两个提议,都被中央给否决了。见中央的决心已下,张震只好提出了最后的一个请求,那就是暂缓赴任。
在去北京之前,他希望先把手中的调查研究弄完。当时张震有什么调查研究呢?他主要在调研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方向。
当时大陆在朝鲜战场的局势基本稳定,而东南沿海却并不太平。趁着我军忙于朝鲜战争,老蒋在沿海频频捣乱。
而一旦我军打算收复台湾,那势必就要从东南沿海出发。张震的调研,就是从这方面出发的。
张震的请求,中央还是同意了。所以原定二月份赴任的张震,一直等到了四月份才去北京。
随着火车缓缓进站,张震也看到了前来接站的人。而在这些人里,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张震的眼前,那是他的老首长——粟裕。
粟裕的出现,让张震十分惊喜。当时粟裕已经是副总长了,张震没想到,粟裕会亲自来接自己。
张震赶忙下了车,向粟裕敬了一个礼。他和粟裕说:“首长工作那么忙,居然还亲自来接我,真是折煞我了。”
粟裕开玩笑说,作战部长是管全军打仗的,他必须得接站啊!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粟裕和张震说,他的到来,可是给他们这些副总长简了不少大麻烦啊。原来,一开始选作战部长的时候,毛主席希望从副总长里面选一个兼任。
可这些副总长,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职位了。再兼任作战部长,那可就是真的忙不开了。没办法,这才决定新选一个作战部长。
张震上任之后,再次和粟裕成了合作伙伴。两人联手,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工作起来效率非常高。
后来朝鲜战场需要人,张震奉命入朝作战。在张震临走前,粟裕还专门为张震送行。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张震申请进入南京军事学校学习。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张震就留在学校,成为了军校的校长,开始对人才进行培养。
在学校的时候,张震积极推行教学方法改革,为大陆培养了很多人才。
无论是征战沙场还是教书育人,张震都在尽自己的能力发光发热,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