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肉”部的三个汉字,分别是:“䏐、胯、股”。在现代汉语中,“胯”是次常用字,“股”是常用字。
1、䏐。读jué。《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䏐,孔也。从肉,決省声。”形声字。本义是孔。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蒙脽言则谓臀孔也。”显然,“䏐”字被排在“脽”字后面,它的本义不应当是简单的“孔”,而应当与“臀”相关,段玉裁的补充应为合理,即䏐的本义是臀孔。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俗谓臀孔为窟,即䏐之声转也。”《广韵·屑韵》:“䏐,孔䏐。”
䏐的小篆写法如图:
(䏐的小篆写法)
2、胯。读音有两个:
(一)kuà。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胯,股也。从肉,夸声。”形声字。本义是两大腿之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合两股言曰胯。”《广韵·麻韵》:“胯,两股间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袴,一作胯。”当众侮辱他(韩信)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受胯下之辱)
本义之外,胯还有其他用法:
(1)古代革带上的饰物。《新唐书·李靖传》:“靖破萧铣时,所赐于阗带十三胯,七方六刓,胯各附环,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
(2)同“跨”。(分开两腿)坐;骑。《字汇·肉部》:“胯,与跨同。”《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省卷·乐毅伐齐》:“执剑拈枪胯征鞍。”
(跨马拈枪)
(3)量词,古代茶叶数量单位。《金史·食货志五》:“泗州场岁供新茶若干胯,荔支五百斤。”
(二)kuǎ。读音出自《集韵》。腇肥貌。《集韵·蟹韵》:“胯,腇肥貌。”
胯的小篆写法如图:
(胯的小篆写法)
3、股。读gǔ。《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股,髀也。从肉,殳声”形声字。本义是大腿。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髀,股外也。言股则统髀,故曰髀也。”这其实是许慎把股训为髀的原因。
《广韵·姥韵》:“股,髀股。”实际上,髀和股也有实质上的区别,髀,更多指大腿骨,而股,更多指大腿肉,用一般“大腿”义时,二者可互用。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然而割股的人物,究属寥寥。”
(割股奉亲雕塑)
股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胯至足腫部分的通称。这实际上就是腿。《广雅·释亲》:“股,胫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凡对文,则膝以上为股,膝以下为胫……散文则通谓之胫。”《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郑玄笺:“胫本曰股。”红色护膝在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
(2)车辐近毂的部分。《周礼·考工记·轮人》:“参分其股围。支一以为骹围。”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股谓正毂者也。”戴震《考工记图·释车》:“辐近毂谓之股,近牙谓之骹。”
(古车各部位图)
(3)磬的宽而短的一端。《周礼·考工记·磬氏》:“股为二,鼓为三。”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股,磬之上大者;鼓,其下小者。”
(磬的股)
(4) 事物的一部分。a、事物的分支。《汉书·沟洫志》:“其西因山足高地,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股,支别也。”b、机关、企业、团体中的行政机构。如:人事股,总务股。c、资金或财务中的一份。如:股票;股份。d、绳线等的组成部分。如:三股绳。
(三股辫)
(5)量词。用于成条或成批的东西。也用于气体。如:一股泉水;一股敌军。《红楼梦》第五回:“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
(6)直角三角表构成直角较长的边。《周髀算经》卷上:“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勾股定理里的勾股弦)
股的小篆写法如图:
(股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83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