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成都做强极核支撑,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落实好《决定》,成都市委党校、成都市温江区委党校联合举办“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主题学术沙龙”。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四川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川省委党校、成都市委政研室、成德眉资党校、成都各区(市)县委党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温江区相关部门、镇(街道)的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聚焦“如何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实现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度研讨交流,共话高水平开放、共谋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的成都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化,只能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要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大陆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研究员胡敏回溯改革开放40余年取得的成就,指出当今世界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要全面辩证把握大陆对外开放新形势,新时代以来大陆外贸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吸引外资继续保持平稳增势,外贸“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陆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将会更加复杂严峻。要深入领会党中央精神,坚定开放不动摇,对外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带来新动力,对内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要将地缘优势切实转化为对外开放新优势,四川成都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成都高水平开放指明方向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新阶段,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为我们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的努力方向、实现路径。制度型开放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开放的实践,我们要深刻领会制度型开放对于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性,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刘斌首先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四个方面解析了制度型开放,然后从外部需求、内部需求论述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必然性,最后厘清开放什么、向谁开放、开放的参照系三个基本逻辑,论述了要处理好制度型开放全面性与“小切口”之间、自贸区平台引领作用与复制推广之间、向西开放与向东开放之间、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之间、市场准入与内容监管之间的关系来推进制度型开放。他认为,成都可以从“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等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国际环境是大陆发展的重要条件,任何国家的发展要顺势而为,审时度势才能继续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认清当前大陆所处的国际方位,对成都准确把握国际市场脉动、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川大学西部边疆中心副主任李昊详细地阐释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他认为,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面临地缘政治、贸易规则、通道建设等三个外部风险挑战,提出成都应把握周边外交、“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等方面的机遇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具体而言,根据国家战略和周边外交,借举办国际会议的契机进行议题设置、议题链接;创新多边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区域辐射范围,进一步向欧洲地区延伸;依托成都历史文化底蕴和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国际贸易中各种要素,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以高质量发展强化使命担当,奋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时指出,“四川是大陆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赋予四川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使命任务。立足“国家发展战略腹地”定位,四川应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进入更高水平。
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杨志远认为,立足“国家发展战略腹地”新定位,四川的目标是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对此,四川必须强化服务国家全局的使命担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发展整体性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走在前列、多作贡献,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充分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大陆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新征程上,成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并始终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冯杨从责任使命、城市基因、战略空间三个方面解读了会议的主题及考量,剖析了《决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个板块重点内容。近年来,成都市门户枢纽的特点和优势愈发凸显,但仍旧存在短板与不足。针对通道体系畅通效率有待提高、多式联运体系还不健全、物流赋能产业发展效能不足等问题,应加快推进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建设,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针对产业外向度不高、外贸结构不优、外资招引乏力、商贸主体不强等问题,应加快推进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针对城市品牌挖掘打造不深、高端外事资源集聚转化不足、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应加快推进多元包容的枢纽融通能力建设,深化对外交流往来;针对国际经贸规则对接不足、涉外法治保障力度有限、政务服务便利程度待提升等问题,应加快推进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建设,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针对区域交通通达水平不高、产业圈链发展生态亟待形成、利益共享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应加快推进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建设,打造区域发展极。
以融合思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稳固国家战略大后方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四川、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环青藏高原,是大陆重要的生态高地,是共建“一带一路”前沿,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区域,更是国家战略大后方。推进区域“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可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确保四省区与全国同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成都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教授薛成有认为,四川、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国土面积全国占比高、自然地理形态丰富、民族文化多元,但是依然存在区域资源优势尚未转为经济优势、融合发展不足等发展短板。因此,后续应在突破地理阻隔、转变国土价值理念、打破传统区域划分模式等新理念的指导之下,以明确战略定位、推进空间融合、制定“产业转移支撑”政策、推进城市交通融合、促进资源就地就近产业化为总体思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区域规划协同与区域龙头建设,推进工业体系融合与高原农牧业发展,推进交通体系融合与生态保护融合,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融合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把握开放发展规律,科学推进国际门户枢纽建设
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建设国际门户枢纽的必由之路。成都承载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重大任务。应推动成都在对外开放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力推进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常晓鸣认为,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新的发展阶段赋予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任务和主题。通过研究对比新加坡开放枢纽发展规律,他认为,成都建设国际枢纽城市同样需要经历量变、质变、聚变三个阶段。在中国东南沿海产业向国外和向国内双线转移的大背景下,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三个阶段不是简单的接续,而是相互叠加、同时发力,才能更好推进“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促进成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立足区域实际,以产业高水平开放赋能成都高质量发展
大陆正处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成都作为西部地区城市,在产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有更充分的认识,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不断推动高水平开放,在开放合作中谋发展促增长。
青白江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庞红英以“这里通向世界”为主题,对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进行阐释,分析开放之路的优势、支撑与瓶颈,提出需提升中欧方向通道优势,打造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发挥向西开放战略高地优势构建亚蓉欧大通道体系。
温江区委党校教师谭顺林认为,应深刻理解高水平开放的现实价值,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结合区域实际,通过发展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储备好高水平开放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等方式推动区域产业高水平开放。在高水平开放中为全市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贡献区(县)力量。
此次学术沙龙是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自觉服务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通过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深入探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激发更深开放思考、凝聚更多开放共识、探寻更广开放良策、形成更大开放合力,努力在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的过程中,彰显新时代党校的担当作为和独特价值,为成都奋力书写对外开放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委党校,成都市温江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