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俗语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古老智慧的奇妙启示

俗语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古老智慧的奇妙启示

文‖衡东勤勤

古人在悠悠岁月长河中,精心培育出了无数璀璨的精神之花与智慧之果。其中,既有唐诗、宋词、元曲这般的文学瑰宝,也有众多充满生活智慧的民间俗语。今日,咱们就来聊聊“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这句俗语。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每天能早起,便能把各类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但倘若贪睡晚起,那必然会手忙脚乱、心慌意乱。这里所提及的“三光”,指的是头光、面光、足光;而“三慌”呢,则是头慌、面慌、足慌。

俗语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古老智慧的奇妙启示

一、俗语的起源

俗语“早起三光,迟起三慌”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最早出自于树滋所著的《瓜州续志》。于树滋早年身为清末秀才,才华横溢且胸怀抱负。后来,他弃学从商,积极投身于众多公益事业,例如镇江义渡局、冬赈局等等。他通过实地考察、细心观察以及深入思索,最终总结出了这句饱含生活真谛的俗语。

此处的“三”并非确切的数字,而是一种抽象的表述,意为“多个”。“三光”可以理解为因早起而准备充足、办事高效、考虑周全,也能够表示早起者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三慌”则意味着晚起者做事准备不充分、手忙脚乱、内心惶恐,还可解读为因懒惰和拖延导致的农活荒废、家务混乱和学业荒废等情形。

在古代,农业生产倚仗天时,不同的季节、节气皆有特定的任务。受当时条件所限,一天中的工作时间有限,起得晚便会缩减做事的时长,甚至可能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而且,古人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唯有及时处理好应做之事,才能去做另外的事情。

俗语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古老智慧的奇妙启示

二、古人的劝诫

大陆古代有众多劝人惜时的名言警句,例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俗语“早起三光”同样也是劝人珍惜清晨时光。

比如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祖逖与刘琨乃好友,二人皆胸怀远大抱负。每至夜半,听到鸡叫声,祖逖便唤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练武,为日后报效国家做准备。他们的勤奋早起,为日后的成就筑牢了根基。

再如车胤“囊萤读书”。车胤因家境贫寒,夜晚无油灯照明读书,于是在夏天捕捉萤火虫,装入白绢口袋,借萤火虫的微光刻苦攻读。他的早起苦读,最终助其学识渊博,功成名就。

还有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幼时勤奋好学,但家中贫困,白天需劳作,晚上点不起灯。他便把墙壁凿洞引来邻家的光亮,借着微弱光线读书。他的早起苦学,为日后成为大学问家创造了条件。

这些古人的事例充分彰显了珍惜时光、勤奋早起的重要性。每天早起一会儿,能打理好自身,吃好早饭,精神抖擞地开启新的一天,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反之,起晚了不仅没时间精心装扮自己,甚至可能吃不上早饭,正所谓“一步迟,步步迟”,在焦急慌乱之中,事情容易出现差错。

俗语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古老智慧的奇妙启示

三、现代的实例

就当下而言,如果早上能够早起半小时,便能从容地用餐、整理、准备,无需担忧迟到;可要是起晚了,就会没时间做这些,匆忙出门还容易丢三落四,倘若再遭遇堵车,就会迟到,致使早上不顺畅,进而影响一整天的心情。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有早起的习惯。比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他每天都会早起锻炼和思考,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还有知名作家村上春树,他坚持每天清晨四五点起床写作,这种早起的习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宁静的环境。

在学生中,那些早起学习同学的成绩往往会更好,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而晚起的同学可能会因为匆忙赶到学校,进而让自己的成绩退步!此外,早起还能让人尽情享受清晨的宁静与祥和,开展诸如晨跑、瑜伽之类有益身心的活动,从而为一整天注入满满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俗语云“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古老智慧的奇妙启示

四、个人的感悟

坚持六点左右起床,并非刻意遵循古训,而是认为这更契合自然规律。早起让我能够拥有一段安静的时光,可以思考当天的计划,也可以阅读一些喜欢的书籍。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外界的干扰,思维更加清晰,效率也更高。

细细品味这句俗语,它充满生活韵味,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光,合理安排每一天,不要因为懒惰和拖延而让自己陷入慌乱的境地。只有养成早起的习惯,才能更好地掌控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

衷心期望我们都能深刻领悟“早起三光,迟起三慌”的真谛,让每一个清晨都成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崭新开端,让我们的生活因早起而更加充实、精彩和美好!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4.7.2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