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1908年深秋,紫禁城内气氛凝重。73岁高龄的慈禧太后卧床不起,光绪皇帝也在瀛台病重。两位清朝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生命垂危,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实际掌权者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短短三天内,她连续下达了十三道懿旨,安排着自己身后的大清江山。当三岁的溥仪被抱进宫见她最后一面时,年幼的皇帝却被这位威严的老人吓得大哭起来。慈禧太后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她在临终前的种种举动,不仅牵动着整个皇室的神经,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这位传奇太后的最后时光,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转折与起伏?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江山危局 太后风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终于平息。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从西安仓皇回到北京,重新掌握朝政大权。然而,这场浩劫给清王朝带来的创伤远未愈合。

国家积贫积弱,朝廷内忧外患,慈禧太后心中愁云密布。她常常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岁月如刀,慈禧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她开始频繁生病,脾气也变得越发暴躁。宫中的太医们战战兢兢,生怕一个治疗不当就惹怒了这位专横的老佛爷。

太监们更是整日提心吊胆,因为慈禧太后动辄就要打骂他们。妃嫔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太后。

慈禧太后69岁那年,一场大病彻底改变了她的容貌。她患上了吊线风,导致口眼歪斜。虽然经过治疗有所好转,但脸上的抽搐一直没有完全消除。

这个病成了慈禧太后心中的一根刺。她试遍了各种方子和偏方,却始终无法根治。从此,她变得更加敏感多疑。

她严令宫中人员不得直视她的面容。即便是给她递东西或点烟,也不能抬头看她。太监们每天战战兢兢地接近她,生怕稍有不慎就会挨上一顿竹竿子。

慈禧太后的喜怒更加难以捉摸。有时候看到穿新衣服的人就会生气,有时候看到衣着不整的人又会动怒。御前首领姚兰荣就因为穿袍子不利索,挨了一顿打骂。

他赶紧做了件新袍子,想要讨太后欢心。谁知慈禧太后一见他穿新衣服,反而更加恼火。她当场下令,让人把姚兰荣的新袍子从上到下剪得粉碎。

为了治疗脸上的抽搐,慈禧太后尝试了各种奇怪的方法。有一次,王爷载涛献上一个秘方,说用活鳝鱼血涂抹患处可以治愈吊线风。

慈禧太后立即命人到昆明湖捕捞活鳝鱼。她用金簪子刺破鱼的脊背,取血涂抹在脸上。用过的鳝鱼被赐予金牌,放回湖中,称为"功鳝"。慈禧太后还下令,谁若捕捞这条鳝鱼,就要受到严惩。

就这样,太监们每天都要去湖里捕鱼,为慈禧太后治病。然而,这种方法并没有带来明显效果。最终,慈禧太后放弃了这种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慈禧太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仍然紧握权力,不愿放手。

她密切关注着光绪皇帝的动向,生怕这个被她囚禁多年的皇帝会在自己百年之后有什么举动。每天,她都会派人去打探光绪皇帝的情况。

有时是二总管崔玉贵,有时是小德张,他们往返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传递着消息。太医院也要随时向慈禧太后汇报皇帝的病情。

就这样,在紫禁城的深宫内院里,一场关乎大清王朝命运的博弈正在上演。垂垂老矣的慈禧太后和身患重病的光绪皇帝,都在为各自的未来做着最后的努力。

病榻遗诏 定国之策

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的病情急转直下。她躺在床上,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老佛爷逐渐衰弱。慈禧太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但她的精神依然异常清醒。

她召来了载沣、载振等亲信重臣,开始安排身后之事。慈禧太后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语气依然坚定。

她首先下令,立溥仪为皇太子。这个决定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溥仪只有三岁,是光绪皇帝的侄子。慈禧太后选择他,显然是想确保自己的影响力能延续到下一代。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接着,慈禧太后又下令,由醇亲王载沣担任摄政王。载沣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这个任命进一步巩固了她的权力基础。

慈禧太后的这些决定,完全无视了光绪皇帝的存在。实际上,此时的光绪皇帝也病重在床,生命垂危。

慈禧太后连续颁布了十三道遗诏,涉及朝廷内外大小事务。她命令大臣们要团结一致,共同辅佐新皇帝。

她还特别强调要继续推行新政,以图强国。这些遗诏显示出慈禧太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努力掌控局面。

11月15日,慈禧太后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她已经无法说话,只能用眼神和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太监们在床边守候,随时准备执行她的指令。慈禧太后用尽最后的力气,示意要见溥仪一面。

很快,三岁的溥仪被抱进了寝宫。小小的溥仪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大哭起来。

慈禧太后虚弱地抬起手,似乎想要抚摸这个未来的皇帝。但她的手还没有碰到溥仪,就无力地垂了下来。

11月15日下午5时,慈禧太后停止了呼吸。她的死讯立即传遍了整个紫禁城。

大臣们匆忙赶来,开始按照慈禧太后的遗诏行事。载沣立即就任摄政王,开始处理朝政。

与此同时,光绪皇帝的病情也急转直下。11月14日晚,光绪皇帝就已经陷入昏迷。

太医们日夜守候在他的床边,但却无能为力。11月15日下午,光绪皇帝也离开了人世。

两位清朝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就这样在一天之内先后离世。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人们议论纷纷,有人为清朝的命运担忧,有人则对未来充满期待。无论如何,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离世后,朝廷按照慈禧太后的遗诏行事。三岁的溥仪被立为新皇帝,醇亲王载沣担任摄政王。

这个决定引发了朝野上下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慈禧太后最后的英明决断,有人则认为这只会加速清朝的灭亡。

无论如何,慈禧太后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

她的决策影响深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然在努力掌控局面。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清朝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

慈禧太后的葬礼按照皇家礼仪隆重举行。她的灵柩被安放在东陵,与同治皇帝合葬。

然而,就在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覆灭。慈禧太后苦心经营的大清帝国,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

她的一生充满争议,既有明君的睿智,也有暴君的专横。她的统治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是历史学家研究的热点话题。

慈禧太后的最后时光,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大戏。她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试图为大清帝国续命。

然而,历史的洪流终究无法阻挡。她的离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谢幕,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生死一线 皇帝末路

光绪皇帝的最后时光,如同他的一生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在慈禧太后病重的同时,这位名义上的皇帝也卧床不起,生命垂危。

光绪皇帝被软禁在瀛台,这座紫禁城内的小岛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站。他的病情每况愈下,太医们日夜守候,却无力回天。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光绪皇帝依然被严密监视。慈禧太后派遣的太监们轮流值守,记录皇帝的一举一动。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这些太监们不仅要监视皇帝,还要防止任何人接近他。光绪皇帝的处境,比起皇帝更像是一个囚犯。

尽管身患重病,光绪皇帝的精神状态却出奇地好。他经常询问朝政,对国家大事依然关心。

然而,他的这些询问都被太监们如实汇报给了慈禧太后。这位老太后即便在病榻上,也不忘掌控一切。

光绪皇帝最后的日子里,唯一能陪伴他的就是珍妃。这位曾经被慈禧太后下令投井的妃子,奇迹般地生还了。

她日夜守候在皇帝身边,照顾着这位命运多舛的君主。珍妃的存在,给了光绪皇帝最后的慰藉。

11月13日,光绪皇帝的病情突然恶化。他开始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帝的生命一点点流逝。

慈禧太后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加强了对瀛台的监视。她似乎担心光绪皇帝会在临终前做出什么不利于她的举动。

11月14日,光绪皇帝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他已经无法进食,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

太医们轮流守在床边,但他们的医术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如此无力。光绪皇帝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就在这天晚上,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在了瀛台。这个人穿着太监的服饰,混在值班的太监中间。

他悄悄地接近了光绪皇帝的寝室,趁人不备时,给皇帝喂了一些东西。这个神秘人的行为,直到多年后才被人发现。

有人猜测,这个神秘人是奉了慈禧太后的密令来"照顾"光绪皇帝的。也有人认为,这个人是光绪皇帝的支持者,想要在最后时刻营救皇帝。

无论真相如何,这个神秘人的出现,为光绪皇帝的死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这成了历史上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11月15日凌晨,光绪皇帝的情况急转直下。他陷入了昏迷,呼吸微弱。太医们已经无计可施,只能等待奇迹的发生。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也在为自己的身后事做着最后的安排。她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和光绪皇帝都活不过这一天了。

就在慈禧太后离世的几个小时后,光绪皇帝也停止了呼吸。这位年仅38岁的皇帝,就这样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

光绪皇帝的死讯很快传遍了整个紫禁城。大臣们匆忙赶来,开始安排后事。然而,此时的朝廷已经乱成一团。

有人认为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有人则认为他是自然死亡。这些猜测和争论,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流传。

光绪皇帝的死,给清朝的灭亡蒙上了最后一层阴影。这位曾经立志要改革的皇帝,最终还是没能改变清朝的命运。

他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从登基之日起,他就被慈禧太后牢牢掌控。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能摆脱这种控制。

光绪皇帝的葬礼按照皇家礼仪举行。他被安葬在西陵,与他的先祖们长眠在一起。

然而,就在他死后不到四年,他苦心经营的大清帝国就轰然倒塌。他的理想和抱负,最终都成了泡影。

光绪皇帝的最后时光,是清朝覆灭前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一个帝国在衰落时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这位皇帝的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谢幕,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它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即将走到尽头。

大厦将倾 王朝末路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相继离世,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上。紫禁城内,一片哀声四起,大臣们慌作一团。

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让整个朝廷陷入了混乱。大臣们争先恐后地赶到宫中,试图在这场权力真空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载沣作为新任摄政王,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大事。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局势,防止朝廷内外出现动乱。

与此同时,三岁的溥仪被匆匆抱进皇宫,开始了他作为末代皇帝的生涯。这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还不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着怎样的重任。

朝廷上下忙着料理两位帝后的丧事,但暗地里,各方势力已经开始了激烈的角逐。有人支持载沣继续推行新政,有人则主张恢复旧制。

这场争斗不仅仅局限于朝廷内部,整个中国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中。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有人说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有人说慈禧太后临终前后悔莫及。

载沣面对这种局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虽然是慈禧太后钦点的摄政王,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

朝中大臣们各怀鬼胎,有的人表面上支持新政,实际上却在暗中使绊子。有的人则公开反对改革,认为应该坚持传统。

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革命党人看准时机,开始加紧活动。他们在各地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清朝统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场起义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全国各地的革命热情。

起义军很快就控制了武汉三镇,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清朝朝廷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载沣慌忙调兵遣将,试图镇压起义。但是,清军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不足。

起义军则士气高涨,他们高喊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所到之处,民众纷纷响应。

眼看局势已经无法控制,载沣只好请出已经退隐多年的袁世凯。袁世凯曾经是光绪皇帝的心腹,后来被慈禧太后贬职。

现在,清朝朝廷不得不再次依靠这位老臣来挽救危局。袁世凯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总理大臣。

然而,袁世凯并没有立即采取军事行动。相反,他开始了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

慈禧太后最后的日子,三天之内下了十三道懿旨,溥仪见到她就大哭

一方面,他向朝廷表示忠心,承诺会平定叛乱。另一方面,他却暗中与革命党人接触,试图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对清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载沣和朝中大臣们顿时陷入了绝望。他们意识到,清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尽头。

1912年2月12日,在各方压力之下,清朝朝廷不得不宣布退位。年仅六岁的溥仪被迫签署了退位诏书。

这份诏书的签署,标志着延续了268年的清朝统治正式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溥仪退位后,被允许继续住在紫禁城内,享受优厚待遇。但是,他已经不再是皇帝,只是一个普通公民。

清朝的灭亡,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它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此以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曾经辉煌的帝国,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离世,成为了这场巨变的导火索。他们的政治遗产,在短短几年内就被彻底颠覆。

这场剧变,让无数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有人失去了权势,有人获得了新生。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