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7年,巩汉林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文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他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上中学时,巩汉林就能自己创作小品,在全校师生面前演出,为班级争光。
父母作为文艺工作者,深知这个行业的辛苦,不想让儿子步其后尘。他们虽然不忍心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却始终不太同意巩汉林从事文艺工作。
初中毕业后,巩汉林被分配到沈阳郊区的农村干活。瘦弱的他起初被同伴们嘲笑,但他暗下决心要证明自己。他总是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闲暇时,巩汉林发挥自己的文艺才能,为大家表演小品,出板报,排节目,成了队里的开心果。几年后,在父母的坚持下,巩汉林回城参加高考,成功考入沈阳第二教师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的教育局工作。
父母以为儿子终于端上了"铁饭碗",不会再折腾文艺了。然而,27岁的巩汉林瞒着父母报考了曲艺团的演员考试,并通过了。
面对教育局每月30块钱的工资和曲艺团每月只有18块钱的工资,巩汉林陷入了两难。但经过一晚的思考,他决定追寻梦想。
面对父母的反对,巩汉林流着眼泪说:"爸,妈,如果你们不让我去曲艺团,那我就随便找个草台班子当演员。"看到儿子如此执着,父母最终同意了他的选择。
在曲艺团里,巩汉林不仅开启了新的事业,还邂逅了自己的爱情。他创作了《国粹异彩》《十三香》等优秀小品,在当地名气越来越大。
1990年,巩汉林登上春晚舞台,之后与岳红、蔡明等著名演员合作,成为观众熟悉的面孔。特别是与赵丽蓉老师合作的小品,那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
二、从此,巩汉林成为春晚的常客,贡献了无数经典的小品和台词,事业达到了巅峰。巩汉林在曲艺团不仅开启了新的事业,还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在团里,他认识了一位名叫金珠的女同事,同样来自沈阳。金珠不仅才华横溢,还为人热情豪爽,很快就吸引了巩汉林的注意。
刚进入曲艺团的巩汉林,因为瘦弱的体型和缺乏正式表演经验,常常被其他同事欺负。有一次,一个同事故意给他错误的演出时间,导致他错过了重要演出。
当巩汉林说出真相时,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然而,金珠挺身而出,坚持要那位同事道歉。这件事让巩汉林对金珠产生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在金珠的鼓励和支持下,巩汉林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创作出了多个优秀的小品,在当地声名鹊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也日渐深厚,最终修成正果,喜结连理。
1985年,巩汉林和金珠迎来了他们的儿子巩天阔。为了照顾幼子,金珠主动减少了工作量。而巩汉林则在妻子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很快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
1990年,巩汉林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从此成为春晚的常客。他与岳红、蔡明等多位著名演员合作,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品。
尤其是与赵丽蓉老师的合作,更是让他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句经典台词"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即使过去了二十多年,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巩汉林的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儿子巩天阔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乖巧懂事,从来不让父母操心。
每次提起儿子,巩汉林都忍不住骄傲地夸赞。这个充满爱的家庭,不仅是巩汉林事业的坚强后盾,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无限色彩。
三、生活总是充满意外。从小到大都不用父母操心的巩天阔,在长大成人后,却让巩汉林开始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起来。
巩天阔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与巩汉林的成长经历不同,巩天阔遇到了一对非常开明的父母。
巩汉林和金珠看到儿子对艺术感兴趣,并没有阻止他,反而不断鼓励他好好研究,为将来可能站上舞台做准备。很小的时候,巩天阔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能够把父亲的小品一字不差地表演出来。
这让很多朋友感到十分惊讶。有一次,一位导演需要一个小演员,希望巩汉林能把儿子带来。然而,巩汉林却拒绝了这个机会。
他坚持认为:"孩子不能成为大人的摇钱树,现在他只要对表演感兴趣就好了,等大学毕业再演戏也不迟。"在父母的保护下,巩天阔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保持着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直到大学毕业,他才正式开始进入演艺圈拍戏。尽管有巩汉林这样知名的老父亲,但巩天阔并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而是选择从小龙套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的努力在演艺圈站稳脚跟。
2012年,27岁的巩天阔在出演电视剧《黎明前的抉择》时,遇到了同样是演员的黄一惠。当时黄一惠只有21岁,比巩天阔小6岁。
黄一惠的勤奋和踏实给巩天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不由地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感。巧合的是,巩汉林正好是这部剧的主演。
四、作为一个敏锐的父亲,他很快就注意到儿子对黄一惠的特别关注。然而,巩汉林并没有立即干预,而是决定先观察一下这个女孩。
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巩汉林发现黄一惠是一个非常热心肠,而且特别能吃苦的人。她从不像其他年轻女演员那样为了镜头而讨好导演和制片人,而是默默地站在一旁学习前辈们的演技。
这种态度让巩汉林对她的印象非常好。在观察了黄一惠一个多月后,巩汉林对这个年轻女孩的印象越来越好。他主动对儿子说:"人家是女孩子,年龄又小,你要是真的喜欢人家,就主动一点,千万别错过了。
在父亲的鼓励下,巩天阔鼓起勇气向黄一惠表白。令人惊喜的是,黄一惠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害羞地答应了他的追求。
两人在一起后,最开心的竟然不是当事人,而是老父亲巩汉林。在片场,只要他看见黄一惠,就会跟周围的人炫耀:"看见了吗,这就是我未来的儿媳妇。
有时候搞得黄一惠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毕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个月。电视剧快杀青时,巩汉林特意请了一天假,邀请黄一惠去家里做客。
黄一惠本以为只是简单吃个饭,没想到一进门,巩汉林和妻子金珠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嘘寒问暖,还准备了丰盛的水果和零食。
面对他们的热情,黄一惠感到非常温暖,因为这说明巩汉林夫妇是非常实在的人。然而,在吃饭时,巩汉林突然开口问道:"小黄啊,今天到家里来,你对我们家的印象怎么样?"黄一惠如实回答说很喜欢这个家庭氛围。
没想到巩汉林紧接着就问:"那你看,你跟天阔两个人什么时候结婚呢?"这个问题让黄一惠措手不及。看到女朋友为难,巩天阔连忙解释说他们还年轻,想先专注事业。
五、但金珠接着丈夫的话说:"事业可以以后再打拼嘛。你们也到了该成家的年龄了,早结婚就能早稳定下来,没有后顾之忧,打拼的时候岂不是更好。
面对公婆的热切期望,黄一惠只好说考虑一下。没想到第二天,巩汉林就打来电话询问考虑的结果。黄一惠委婉地表示要听巩天阔的意见,而巩天阔则直接对父母说:"爸妈,你们逼得太紧,会让一惠压力很大的,求求你们不要再催了。
在家人的期待和自己内心的感动中,黄一惠终于对巩天阔说:"我觉得爸爸妈妈说得对,咱俩结婚吧。"就这样,在公公婆婆的热切期盼下,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婚后第二天,巩汉林就对黄一惠说:"趁着年轻,你俩赶紧抓紧时间要个孩子。"面对公公的期待,黄一惠内心充满矛盾。
她原本想先专注于事业发展,但看到公婆期待的眼神,又不忍心让他们失望。经过一番思考,黄一惠决定顺应家人的愿望。
一年后,她和巩天阔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初为爷爷的巩汉林喜不自胜,整天抱着孙女,享受天伦之乐。然而,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巩汉林又开始鼓励他们生二胎。
他对儿子儿媳说:"一个小孩太孤单了,不如你们再要个二胎吧,还能给老大做个伴。"面对公公的建议,这次黄一惠没有犹豫太久就同意了。
她之所以敢生二胎,是因为深深感受到了公公婆婆对自己和孩子的爱。自从她怀孕后,巩汉林和妻子金珠什么都不让她做,就让她待在家里休息。
有时候她在家里无聊,他们就会带着她到处去旅游散心。老大出生后,巩汉林和妻子更是如获至宝,将儿媳妇和孙女捧在手心里。
六、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黄一惠感受到了真正的家庭温暖。她意识到,公婆的催婚催生并非出于自私,而是源于对他们的爱和期待。
正是这种理解和感恩,让她能够心甘情愿地顺应公婆的期望,为这个充满爱的家庭再添一个新成员。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在公婆频繁的催婚催生压力下,巩汉林一家六口还能其乐融融?答案就在于他们对待家人的态度和相处之道。
巩汉林和金珠从不把黄一惠当外人,而是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关心她。在黄一惠怀孕期间,他们不让她做任何家务,只让她安心休息。
当她感到无聊时,他们就带她出去旅游散心。孩子出生后,他们更是将儿媳妇和孙女捧在手心里疼爱。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黄一惠感受到了真正的家庭温暖。
她意识到,公婆的催婚催生并非出于自私,而是源于对他们的爱和期待。正是这种理解和感恩,让她能够心甘情愿地顺应公婆的期望。
很多人都认为,催婚催生一定会让公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破裂。但实际上,大家反感的,根本不是催婚催生本身,而是反感公婆不能给自己帮忙,还要插手自己的人生。
如果能做到巩汉林和妻子这样,将儿媳妇当亲女儿看待,那么这些问题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在巩汉林家,这种和谐的关系甚至让儿子巩天阔"抱怨":爸妈对儿媳妇比对他这个亲儿子都好。
这种"抱怨"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围。巩汉林家庭的和谐,告诉我们家庭关系的核心在于互相理解和付出。
当公婆真心实意地关心儿媳,把她当作家庭的一分子时,所谓的代沟和矛盾就会烟消云散。即使面对催婚催生这样敏感的话题,也能以理解和爱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
这个家庭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幸福美满家庭的真谛。它不在于没有分歧和矛盾,而在于如何用爱和理解去化解这些分歧,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
最后,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像巩汉林家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