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行风|背篓里的大山情(报告文学)

太行风|背篓里的大山情(报告文学)

4月16日,邢海明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山路上。 康伟摄

55岁的邢海明,是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南营服务站一名电网员工。他服务的河北省灵寿县南营镇木佛塔村位于太行深山区,与镇中心最大海拔落差接近900米,距乡中心约8公里。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在工作之余,邢海明会用自己亲手编的背篓,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日常生活用品、药品等,并将他们的山货背到山下卖出。这些都是义务服务,他一干就是35年。

35年,邢海明用坏了15个背篓,骑坏了两辆摩托车和一辆柴油三轮车。

35年,12700多天,风风雨雨,爬坡过坎,邢海明在山间跋涉20多万公里。他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脊背已不再挺直,但他从没有为默默付出后悔过。

灵寿县,群山苍莽。

山连着山,山牵着山,太行山脉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从山里走出去,可是比传说中的“山路十八弯”还要多上好多弯啊。

清晨,迎着朝阳,崎岖山路上,邢海明骑着摩托车,背着一只大背篓,里面装着野蘑菇、土鸡蛋……他要带到山下镇子的特产店去售卖。

傍晚,沐着夕照,还是这条山路上,邢海明骑着摩托车,背上的大背篓里装着他下班后在镇上东奔西走采购的油、盐、酱、醋和日常用药……

这一“卖”一“买”,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给大山里的留守老人们“跑腿”。他是乡亲们的义务“跑腿员”。

太行风|背篓里的大山情(报告文学)

2024年2月2日,雪后邢海明行走在送货的路上。 胡国秋 摄

邢海明回到家里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连绵的群山在星光下勾勒出浓重的黑影。几盏灯光散落在山坳间,像流萤。妻子曾成芳烙了他爱吃的饼,熬了小米粥,炒了土豆丝。他饭量大,平时能吃两大碗米饭,可今天只吃了一角烙饼、一碗粥,就放下了碗。

“我去躺着了。”他说。他累坏了,一挨枕头,鼾声如雷。

曾成芳心疼地望他一眼,默默收拾着碗筷。

今天是周末,本来俩人要一起去锄自家地里的草,但老汉邢德全一早就来喊:“小子,你今儿个歇着啊?”“歇着。”“给我脱玉米粒沾不?”“怎么不沾,沾哩很,这就去。”他撂下手中喂猪的木桶,跟在邢德全身后走了。

曾成芳早习以为常,别人是怕吃苦,她丈夫是主动找苦吃。中午他倒是回来了一趟,匆匆扒拉着一大碗干挑面,边吃边说:“今天活儿多,德全叔家十几亩地的玉米都得脱粒了,我还得给他垛到门洞里,怕下雨淋了。”曾成芳说:“咱家地里的草我去就成了,你尽管做你的事。”

邢德全家门口,玉米脱粒机“轰隆轰隆”转着。74岁的邢德全和老伴儿白喜妮俩人抻着袋子口。他俩身体不大好,年龄也大了,干不了重活儿。老两口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了,儿子和邢海明同岁,但不幸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十几亩地老两口种着,干不了的就喊邢海明帮着干。

邢海明拿着一把大木锹,一边往机器里投喂玉米棒,一边把脱下来的玉米粒往袋子里装。袋子又粗又大,一袋能装150多斤。别看邢海明也就一米七多点的个子,却是很有力气,一人就能把一袋玉米搬起来,从大门口搬到门洞里垛起来。

他一直干到天黑,袋子码放得整整齐齐,像一圈城墙。最后,邢海明双腿也渐渐吃不住劲儿了,但仍咬着牙坚持着干完。他也是55岁的人了,自己却还觉得很年轻。

这一晚邢海明睡得太香了,梦都没有做一个。

大山里的夜,静谧、安宁。大山,朴实的大山。

太行风|背篓里的大山情(报告文学)

4月16日,邢海明(右)与同事对电网进行日常巡检。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我是慕名来寻访邢海明的。

站在我面前的他,中等身材,常年的野外工作,皮肤已被晒成红棕色。手上、腿上、额头上都青筋鼓起,那是常年重体力劳动的结果。

邢海明是供电所外勤班的一员,和同事一起进行线路维护、装表接电、调试变压器、故障抢修等工作。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一日日攀爬在崇山峻岭间,练就了敏捷身手。

我提出到他居住的村子去看看,也去走一走他多年来走过的山路。供电所里和他一个工作班的张连军开车送我们。

还没出发,邢海明的手机就响了。接完电话,他说要先到杂货店去一趟,买个水龙头。在杂货店,老板娘 给他拿了两种型号的,邢海明挑了一种,装在绿色帆布袋里。

“他经常来吗?”我问老板娘。

“天天来,他都是义务给老人们捎东西,我也最低价给他。”老板娘说。

买完东西,我们上路了。这是怎样的一条山路啊,宽仅可容一辆汽车通过,一侧山岩壁立,一侧是见不到底的深沟。没有长期在山里驾驶经验的人,绝不敢在这里开车。我坐在后座上,双手紧抓住扶手,心悬到嗓子眼儿。眼看着一只车轮已到悬崖边,我“啊”一声尖叫,司机前后腾挪,又猛一打方向盘,拐了过去。心刚要放下来,突然又是一个急拐弯,两个弯间相隔不足50米!

我望着深不见底的悬崖,双腿簌簌发抖。

邢海明看着我笑,安慰着我:“放心,老张车技好着呢,绝对保证你的安全。”

“这条路有多远?”

“有8公里,距离不算远,就是弯儿太多,我们当地称‘七十二道拐’。”

“上下山就这一条路吗?”

“是啊,早些年的路就是一条羊肠小道,坑坑洼洼,边上也没有护栏。现在的路比过去好走也安全多了。”

邢海明给我介绍着村里的情况。南营乡木佛塔村,是灵寿县山区最深处的一个村庄,一条山路连接起石夹、上水泉溪、下水泉溪、阎王鼻子、苇地塔等9个自然村,犹如一根曲折老藤上挂着9个小瓜。村里共有138户380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60岁以上的有52人。村里没有小卖部、超市、诊所、药店,老人们别说到75公里外的县城,就是要走下山去到最近的镇上,都是一件难事。

邢海明成了村民们的义务“跑腿员”。9个自然村的人,无论是谁,只要一个电话,邢海明保准送货到家。他住在木佛塔村的主村里,最上面的自然村苇地塔离他家还有4公里。摩托车过不去的地方,他就背着东西徒步走上去挨家挨户送。

“在这样的山路上骑摩托车,想想都觉得危险。”我不无担心地说。

邢海明讲起了一件事。那是2016年冬,大雪覆盖了道路,摩托车轮子直打滑。他的背篓里装满了为乡亲们捎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骑着车,拐弯时,一桶大豆油的晃动使背篓失去平衡,他腾出一只手想扶正一下,不料车子斜着摔了出去,要不是有护栏挡着,后果不堪设想。

车轮在雪地上空转着,背篓压在身上,物品散落一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挣扎着爬起来,胳膊腿还能动,就是前胸、后背剧烈疼痛。他将散落的物品一件件放进背篓里,东西一件不少,更幸运的是那桶大豆油竟然没有摔坏。他把背篓背在背上,用尽力气扶起摩托车,不敢再骑了,就推着车艰难地走着。

到家时,天已经黑透。怕家人担心,他没提自己摔倒的事,放下摩托车连屋门都没进,就给乡亲们送物品去了。后来回到家里,他倒在床上,起不来了。80岁的老父亲和老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曾成芳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轻描淡写地说:“没事。”

第二天,他按时出现在单位。领导发现了他的异样,赶紧把他送到附近的卫生院。当时也没检查出什么大问题,他自己拿了一些跌打损伤的药。吃了二十多天药,疼痛减轻了些,他也就没再当回事。直到几个月后单位组织体检,拍CT才发现他左侧一根肋骨骨折。

医生惊叹:“这样长时间的剧痛,你是怎么忍过来的?”

我向邢海明表达敬佩之情。他说:“这都不是事儿,只要我还干得动,乡亲们的事我就得办好。”

淳朴的话语,淳朴的人。

太行风|背篓里的大山情(报告文学)

2月2日,邢海明给王云梅大娘送去药品。 胡国秋摄

一路颠簸,一路交谈。也不知过了多久,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汽车停了下来。

路边一棵大槐树,树下五六个老人在乘凉。老人们稀奇地看着我这位不速之客。一个老人问邢海明:“小子,这谁呀?”

邢海明答道:“这是杨作家,来咱这儿采访来了。”

一个老奶奶站起来,颤颤巍巍走到我身边,用手比画着,说:“闺女,你可得好好写写他呀,俺们这些年全靠他呢,他是大好人!”

“奶奶,他为您做过什么呀?”我问。

老人们都围过来,向着我七嘴八舌说开了:

“他帮俺们的事太多啦,什么都是他帮买的,从来不要一分钱跑腿费。”

“地里的活计也都是他帮着干。不用叫,他主动来。”

“树上结的核桃,地上采的蘑菇、中药材,家里养的鸡下的蛋,喂的猪……有时候他给联系人上山来收,有时候他给带到镇上特产店去卖,换来钱一分不少地给俺们。”

说到动情处,老人们眼里闪着泪光。

在村子里,我们来到老人邢正月家。这是一座三间院落,院内水泥地打扫得很干净。邢正月的儿女们都在石家庄。之前就是他打电话让邢海明帮着买个水龙头。

“正月叔,水龙头买回来了,我给你装上。”邢海明喊着。邢正月和老伴儿赶忙从屋里出来。

邢海明从帆布袋里掏出钳子、扳手,熟练地把旧水龙头拧下来。水突然喷出来,邢海明身上全湿了。他一手使劲捂着水管,一手把新水龙头给套上,又用扳手拧紧。

水不喷了,但缝隙处却依旧汩汩淌水。“皮垫不合适,我下午再给换个合适的吧。”邢海明又麻利地把新水龙头给拧下来,把旧的又装上去,再用塑料袋缠好。

“你看啊,这家里的大活小活都离不开他,他待我们比亲人都亲。”邢正月的老伴儿张来妮热情地抓住我的手说。

“海明这小子好哇!”邢正月指着院子,告诉我,“俺家垫院子时用的沙子、水泥,都是他开着三轮车一车车给运来的,装车、卸车都是他自个儿。你看俺这院子这么平整,都是他的功劳。这些年,全村谁家没用过他的车?大家感激他,喊他吃顿饭也不吃,他呀,太仁义了。”

邢海明憨厚地笑着:“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从邢正月家出来,我们又去了五保户邢连忙家。邢连忙72岁,无儿无女,家在一个山坡上。他有高血压、心脏病,一有不舒服就喊邢海明。这些年都是邢海明把他送到镇上或是县里的医院的。

“我把手机号码给设置成一键拨号,他只要一按,我就能接到。平时我也总是来他家看看,一看药快没了就提前给买上,生活用品也是。”邢海明说。

我们走进屋子,与邢连忙老人说话。

“没有海明俺活不到现在,俺的命是他从阎王爷那里给叫回来的。家里有四五亩地,都是海明给耕、给种、给收,海明就像儿子一样,样样事都替俺考虑到了。”邢连忙说话缓慢,语气里满是感激。

一只小花猫,偎在邢连忙的腿边“喵喵”叫。老人说,这也是邢海明送的,怕他孤单给他解闷儿的。他的小院里还养着四五只鸡。鸡鸣猫叫,很热闹。

告别时,邢连忙坚持起身相送,站在屋子门口,望着我们走出小院。我忍不住再回头望了他一眼,他伛偻着身体,眼神中却含着欣慰,缓慢地向我和邢海明挥手。

返程路上,司机张连军和邢海明聊起昨晚的夜巡。

这些年,他们经常开着作业车去夜巡。夜晚更容易发现线路、变电站等处的打火、发热问题,这是他们的常规工作。平时一个月夜巡一次,用电高峰期和极端天气时要根据情况增加夜巡次数。

邢海明他们负责10千伏654漫山线、644南营线、651五岳寨线。三条线路总长度60多公里,有电杆1100多根,每根电杆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方位,采集不同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三条线路都巡视完至少要用五六个夜晚。

天一黑,他们就开车出发了。电杆多数都在半山腰,车子上不去的地方,他们就带上热成像测温仪等工具爬上去。在黑暗中走山路,他们早习以为常。接触不良、螺丝松动、跑电漏电,任何异常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记录、拍摄、上传,将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山上和平原不一样,有时两根电杆看似相距50多米,其实分立在两个山头,往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黑暗的大山里,他们攀爬着,手电筒的亮光映衬着身影。崎岖的山路考验着他们的脚力和体力,他们就这样工作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又照常准时出现在单位。

遇到风雨雷电的天气,别人是往家跑,他们则是往野外跑。哪里有危险,就率先奔向哪里。风雨如磐,意志坚定。邢海明曾有过三天三夜奋战在抢修现场的经历。

他的工作换来群众认可。35年来,他从没有和群众发生过一起纠纷,没有发生过一次被投诉事件。

工作上的事,乡亲们的事,都装在邢海明的心里。有时怕忙忘记了,他就把要做的事记录在小本子上,随身携带着。我翻开那巴掌大的本子,一页页,一条条,略显潦草的字迹记录着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日常。

万家灯火,一心相牵。

我的眼前浮现出山崖,浮现出静谧的村庄,浮现出小院落,浮现出淳朴的乡亲,更浮现出一盏别样明亮的灯。这灯照耀着、温暖着朴实浑厚的大山,汇聚起更多的光亮,汇成爱和光的海洋。(杨辉素)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