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出法核算的角度看,经济增长是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这三者形象地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所以会选择这几大指标,主要是因为它们直接关联到国民经济账户中的最终需求部分,也就是GDP的构成项——消费是最稳定的增长来源,通常占GDP的较大比重;投资通常预示着未来产能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净出口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状态。此谓老“三驾马车”。
而新“三驾马车”则是在近年中国经济转型、原有增长动能已显疲态的情况下,由一些经济学家和知名学者提出,其意在找到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动能。但具体应该以哪些指标或方向纳入新“三驾马车”尚未形成一致的提法,这正是本文希望探讨的内容。
同时,如何正确处理新老“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重点课题,留待文中细谈。
第一部分
老“三驾马车”当下动能如何?
一、消费和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决定性力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5.2%。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4.3、1.5、-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2.5%、28.9%、-11.4%。由消费与投资构成的强大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如图:中国三大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发展报告2023》、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著的《中国发展报告2023》认为,需求仍是全球经济增长中最稀缺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从“三驾马车”看,中国经济动力变革呈现四大特点。
第一,中国尚未出现“刘易斯第二拐点”(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形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转折点),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产生巨大需求。同时,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地下管网、停车场、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等,也将释放巨大需求。
第二,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等特征。同时,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0% 左右,远高于发达经济体。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更多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未来中国服务消费占比将逐步提高至60%左右,可带动居民消费增长约35%。2022年,中国新注册登记汽车2323万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增长81.48%,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226辆,明显低于美国的843辆、德国的634辆和日本的625辆,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三,绿色低碳转型带动投资和消费双扩容。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等转型升级,其中蕴含着大规模投资和消费需求。比如,一批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生产、储存与输送仍需大量投资,钢铁、水泥、石化等重化工业多数设备需要进行绿色低碳改造,面向“双碳”目标的规则、技术及市场监管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实质性改变,绿色低碳商业服务等发展前景广阔。
第四,数字化转型将创造需求新空间。从消费看,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10年拥有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数字技术催生虚拟现实和自动驾驶等新的消费场景,一些消费模式从无到有,城乡数字消费市场持续壮大;从投资看,自2017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年均增长13%,2022年的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而且正逐步进入人工做不好甚至做不到的领域并开辟新赛道,激励企业不断加大数字化投资改造;从贸易看,数字化正在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创造新的贸易机会,过去许多不可贸易的服务(如教育、医疗等)都变得可贸易,中国在数字技术应用、平台企业、互联网生态等方面的积累有利于创造和分享全球数字贸易红利。
二、消费、投资、出口面临的困难
1、投资方面
以前的投资尤其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地产、公路、桥梁、港口、航空、高铁等,拉动中国经济几十年。但现在发现,我们再去投资建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已经没有空间了,追加投资反而造成浪费。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整个中国东南沿海的基建甚至比很多发达国家还要好,再去投资就是浪费了。包括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高铁已经属于过度投资,能赚钱的高铁线路没有几条。如果还用传统的投资思路,对经济有害无益。
从人口角度看,中国人口开始萎缩,对投资有深刻的影响。
我们看看日本的例子就可知道。日本几乎1/3的人口集中在东京,而边缘地带的小城市都开始荒废。北海道以前也很发达,现在却连一些铁路都废弃不用了。所以我们现在不要再去想这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当然也会产生GDP,但这种GDP是最坏的类型,公路桥梁拆了又造,造了又拆,GDP是有了,但它不仅不能增加国民财富,反而损害国民财富,这种投资真的不需要。
2、消费方面
消费也面临瓶颈。经济学家一直在讨论消费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什么叫消费社会?消费社会从学术意义上来说就是中产社会。最穷的社会也有少部分的消费是过度的,大部分穷人的消费能力是不足的,能可持续消费的就是中产阶层。
中国的中产阶层有多少?一般从欧美或者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中产社会的建设来说,中产人数跨过人口50%甚至达到65%-70%的门槛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叫真正的中产社会。我们说中国有4亿中产,但这4亿中产还不到人口总量的30%。而且,中国中产的增速在东亚经济体里面也是最慢的。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起飞二、三十年之后,中产就达到了65%-70%,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比这些经济体还高、还快,但是我们的中产现在只有30%。这个差异到底是怎样造成的?
如果到2035年或者2050年,我们的中产能达到8亿以上,那么中国经济就非常有希望了。
但如何从现在的4亿增加到8亿?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现在呢?
因为经济不太好,一些地方在普遍减薪,越减薪大家越不消费。中产阶层普遍觉得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越不确定就越不敢消费,所以大家都去存款。南方的一个城市今年五一假期进来的人相当于2019年的三倍,但是消费只有2019年的一半。也就是说,大家都出来了,但是不消费,就是凑凑热闹。
3、出口方面
贸易还能带动经济吗?
前几年全球疫情造成供应链断链、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限,导致不仅中国面临外贸出口下降,连欧美日韩也纷纷遭受出口下降压力。疫情也导致全球消费行为的剧烈变化,许多国家的消费者选择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也是导致外贸订单下降的重要原因。最近俄乌冲突、巴以战乱及伴生的各大阵营之间的攻防带来国际贸易阻断。
据世贸组织(WTO)发布的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数据,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跌1.2%,2023年全球出口总额23.8万亿美元,下降4.6%,这是继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增长之后再次下降。
贸易量是观察贸易活跃度的常用指标,2023年,大多数地区尤其是欧洲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从主要市场需求看,欧洲、北美、亚洲进口量分别下降4.7%、2.0%、0.6%。在亚洲主要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中国出口下降4.6%。韩国、印度、越南出口分别下降7.5%、4.7%和4.7%。
即便中国外贸的下滑与地缘政治有关系,我们也能够向发展中国家寻找贸易机会,但欧美市场是无法替代的。
从2023年中国出口区域结构中可以看到,美国和欧盟各占接近15%,合计近30%,如图:
近年来,美国大力推动对华经济“脱钩”,对外贸易关系极限施压,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崛起。尤其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美国对华技术封锁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今天中美关系依然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也不会很好。中美博弈将长期且深远影响中国出口。
我们说投资、消费、出口面临困难并不是否定其对经济的巨大拉升作用,而是在其动能显现不足时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优的替代方案。
第二部分
新“三驾马车”探讨
一个国家本是一个经济体,是否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放大版的企业实体?在单纯考虑影响一个企业实体发展的根本因素时,我们通常认为:“战略选择、模式构建、产品技术、市场渠道、资金实力”五大方面是关键性因素。
1)战略选择:是企业的方向、定位、目标的设定,是企业发展的总体指引;
2)模式构建:这里既有商业模式、发展模式还有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及如何盈利的模型搭建,发展模式是发展速度、质量的模式选择,运营模式是如何组织运作,实现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3)产品技术:即产品/服务是满足刚需的,是有特色的,是带给顾客/用户良好体验的,这背后是对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4)市场渠道:解决产品/服务怎么触达用户/客户的问题,如何占有市场、扩大份额?如何推广销售,走进千家万户?根本上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市场策略和健全发达的渠道网络;
5)资金实力:企业发展处处都需要资金,单靠自身原始积累往往还不行,得有外部的资本助力,有金融要素的参与,以高效促进产品研发、网络构建、市场占有甚至助力消费者购买。
如果把中国经济体整体看作一个放大版的企业实体,可以看到一些类似的特征,只不过由于其过于庞大,且影响变量过于复杂,才会导致我们难以看清整头大象的躯体,从而出现了各种观点和提法。但根本上,我们认为经济体运行与企业实体的运行有共性部分,因此,其底层逻辑可以借鉴。
第一,中国在战略抉择、发展模式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组织运行模式等方面已经毋庸置疑,中国已经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就,证明在国家战略、发展模式及经济运行效率层面已经证明了优势。后续主要看保持定力和动态调适。
第二,产品技术方面。要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其立足点应该在于满足各类消费者(各类用户、客户)的需求,包括toB、toC、toG等需求,而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代际、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需求满足。从总体上看,技术升级才能实现产品迭代、效率提升,所以其底层还是技术进步,而决定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专业人才、成果转化能力。这个方面的典型代表还是马斯克,新能源车、运载火箭、人工智能。。。。。。几乎集各领域尖端科技于一身,且产品技术迭代速度之快、组织运行效率之高、思想理念之深远,让人惊叹。
第三,市场渠道方面。放在中国自身来看,就是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打开外部封锁走向全球市场(一带一路取得巨大的成果),即高层提到的内外循环要畅通。另外,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还有消费者是谁、消费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所以近几年各界一直在提消费不足,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消费能力再好的产品与技术实现不了价值。再从渠道角度看,中国的电商或在线业态已经非常发达,但与此同时,线下实体店难以为继。这又需要从城市发展、打破户籍分割等角度实现人口充分流动,在核心城市群集聚人口,人流大代表钱流大。消费力不足是不敢消费还是真的没有钱消费,其实两种情况都有,上文提到中国的中产占比在全球都算比较少的,再加上各种负担太重,个人收入随整体经济内卷大幅下降甚至失业,其结果是既不敢消费也没有太多钱消费。
第四,资本金融方面。大量新兴企业除了少部分能走入资本市场的,其实大部分都很难融资。一是没有像样的资产,二是没有稳定的盈利,这在创新型企业中尤其如此,但中国的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中小企业大胆尝试和自发涌现创新思维,如果没有资本助力,大家只能去做保守的生意,因为保守的生意至少还能有稳定的收入或流水。很多人批评中国的原创开发太少,其实需要深入看根本原因是什么。目前国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仍然少得可怜,此种情况下,新兴企业靠什么走出来呢?著名经济学家郑永年指出:“金融建设非常重要。金融要支持企业的技术转化,在美国就表现为风投。我们对金融的重要性认知还不足,对金融跟实体经济的关系没有解释透。我们不能把金融跟实体经济区分开来。像美国那样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过度虚拟化固然导致了太多的负面效果,我们必须防止出现类似的情况。同时,美国出现了问题也并不等于我们不强调金融了,因为缺少了金融,经济就没有足够的血液。中国下一步能不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仅要看实体经济,而且也要看金融;没有金融,中国经济无论是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走出去,都会变得很困难。”
通过参照企业实体关键发展因素,我们归结出决定中国经济的关键因素:
战略抉择、经济模式、科技水平、内外市场、金融建设
如果一定要用“三驾马车”的提法表述,则我们把战略与模式视为成熟部分,而把关注点放在差距项上面——科技水平、内外市场、金融建设——简称为“科技、市场、金融”,这是笔者个人所理解的新“三驾马车”。
中国经济的重大变量或决定性因素还有很多,“科技、市场、金融”是我们认为能给未来中国经济带来新动能的三大战略选项,中国经济的各项动能很多,它们之间就如齿轮相互带动、缺一不可:
正如上文提到,无论是新旧“三驾马车”,每一驾马车持续提升动能的背后都有大量配套的建设需要完成,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课题。
最后,我们认为 “科技、市场、金融” 与“消费、投资、出口”新旧三驾马车之间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完全取代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融合的。
另外,部分观点把绿色发展、工业升级、基础研究、数字化转型、消费升级等纳入到新三驾马车来看到,笔者认为,抓问题抓关键,分主次,对中国经济未来影响最大的因素应该从基本的商业逻辑和重大制约因素来寻找。科技突破卡脖子、全球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双循环、建设金融强国,这三项中的每一项都孕育着巨量的潜力;而诸如绿色可持续、工业升级、基础研究、数字化转型还得要靠科技来解决;至于“消费升级”,根本还是内外循环打通,产品/服务高效满足需求,企业效益变好,大家的收入高了,心理预期也稳定了,自然有了消费繁荣。
本文内容作为宏观经济维度的思考,仅为自身研究与进步,观点尚不成熟,欢迎探讨。
参考文献:
1.《郑永年:传统的“三驾马车”失灵了,我们未来投什么?》,来源: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作者郑永年;
2.《中国发展报告202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来源:华君策微信公众号。感谢原作者,仅用于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