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四川雅安市石棉县14岁的少年赖宁,为了扑救山火而英勇牺牲。1989年,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
青岛东仲家洼小学正门中央,曾经矗立着的“赖宁像”。
1992年,青岛一所待拆迁的小学教室里,黑板报上方醒目的“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标语。
无数学校中立起了赖宁像
此后,全国迎来“学赖宁”的热潮,“赖宁班”、“赖宁中队”等称号,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中小学蔓延开来。赖宁成了举国上下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学赖宁做党的好孩子”,也成为一代孩子的记忆。
但近些年来,保护孩子与见义勇为的社会争议不断加大,褒贬不一。学英烈、做好事不再被一致“看好”,成为网络上的一种怪相,这也导致了许多学校里的赖宁像纷纷被撤下,宣传教育的内容也被删除或搁置。
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确实很有必要。发生灾难,如何引导教育孩子们,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去面对、去处理,也应成为一种常规的教育内容,但赖宁的精神不应随着教科书中的消失而被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