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日前,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全面投入使用。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覃宇博士一同走进川西若尔盖湿地,在高原做科研。
据介绍,若尔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大陆高寒湿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也是大陆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尔盖湿地是全球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高原泥炭湿地,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青藏高原特有鸟类黑颈鹤的栖息地,还蕴藏着大量的泥炭资源,碳密度是全球土壤平均值的3至6倍。”若尔盖站副站长朱单告诉记者,若尔盖湿地在调节流域水文、生物多样性保育、缓解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高寒湿地保护与恢复为目标,自2017年起,若尔盖站布局为“一站三点”,科研工作用地超过450亩,园区占地30亩,建有3500平方米的综合楼,并配备了完善的野外试验样地和辅助设施。多样化的交通工具确保了长距离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野外观测设施完备,为高精度数据监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站建成投用后,将为成都科研团队带来哪些好处?在科研方面,站内配备的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和野外观测设施,将进一步提升数据检测精度和科研效率。“过去,我们做分析和测试工作,需要先采样,然后送到成都进行操作。”若尔盖站站长高永恒表示,新站投入使用后,这些问题将不会存在,将支撑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监测、研究和示范工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摄影 唐建军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钟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