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在江苏中部的三垛镇附近,新四军苏中军区精心策划了一场伏击战,目标是南下的日伪军。4月28日,当2000多名毫无戒备的敌军进入伏击圈时,新四军发起了突然袭击。这场战斗不仅是对新四军战斗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智慧与勇气的检验。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日伪军遭受重创,新四军取得了辉煌胜利。三垛伏击战不仅改变了当地的战局,更为中国抗战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这场战斗究竟是如何策划和实施的?新四军又是如何在劣势中创造奇迹的?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风云变幻 新四军处境艰难

1945年,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国抗日力量则不断壮大。

在这一年,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成为江苏中部地区抗日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敌后艰苦奋战,给予侵华日军沉重打击。

然而,形势的变化给新四军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配合盟军可能在东南沿海登陆的计划,中共中央决定派遣新四军第1师主力南下,开辟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这一决定虽然有其战略考虑,却也给苏中军区带来了严峻考验。

新四军第1师主力南下后,苏中军区的兵力遭受重创。原本拥有3个旅的第1师,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主力团——52团。这支优秀的部队虽然战斗力强,但面对庞大的敌军,仍显得势单力薄。

许多人开始怀疑,苏中军区能否维持住既有的局面,继续发展壮大。面对这种质疑,军区领导层深感压力。他们明白,只有打一场漂亮仗,才能重振军心,坚定大家的信心。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就在军区上下寻找战机之际,日军的动向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为了防范美军可能的登陆,日军从1944年底开始增强苏中地区的驻防力量。他们不仅调动了关东军的部分兵力到连云港和上海,还安排汪伪政权的42师进驻高邮、宝应、兴化等地。

这种敌军调动,在给我军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创造了可乘之机。新四军的情报网开始全力运转,寻找可能的战机。在这个关键时刻,18旅旅长兼第1军分区司令员刘飞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通过内线情报,刘飞获悉一个重要信息:原驻守宝应的伪第5集团军独立团将南下,经三垛调往兴化以南周庄一带布防。这支伪军约有1500人,还有日军合川大队的2个中队随行。

得到这一情报后,刘飞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战机。他立即向苏中军区提出了伏击这股敌人的计划。军区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刘飞的提议,并同意调回52团参战。

刘飞得到批准后,立即着手准备。他亲自带队实地勘察,最终将伏击地点选在了三垛以东的公路和北澄子河两侧地区。这个地点有多个优势:沿河沿路村庄众多,有利于我军隐蔽;地形复杂,有许多沟坎可以掩护我军突击;更重要的是,这里距离高邮和兴化两个日军据点都有40多里,敌军增援困难。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刘飞精心部署了参战部队。他将部队分为河南纵队和河北纵队,以北澄子河为界。河南纵队由江都独立团和特务5团组成,负责阻止敌人向东南逃跑。河北纵队则由52团和1分区特务营组成,负责主攻和阻击敌人西逃。

在部署过程中,刘飞特别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位于公路北侧的新庄村已被日军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可能成为战斗的关键。刘飞预见到,一旦战斗打响,敌军可能会占领新庄作为抵抗据点。

因此,刘飞特别叮嘱52团团长张宜友,一定要在战斗开始后迅速占领新庄。如果敌人先占领了新庄,就要不惜代价夺回来。这个细节的考虑,体现了刘飞作为指挥官的深谋远虑。

就这样,在刘飞的精心筹划下,一场旨在重振新四军声威的伏击战,悄然拉开了序幕。全体指战员摩拳擦掌,等待着歼灭敌寇的时刻到来。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巧施妙计 伏击敌军显神通

刘飞获得敌军调动情报后,立即开始精心策划这场伏击战。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战斗,更关乎整个苏中军区的士气和未来发展。

刘飞召集了军区参谋长周骏鸣和52团团长张宜友等人,共同商讨作战计划。他们围绕着一张简陋的地图,反复推演各种可能的战况。

经过反复讨论,刘飞最终确定了以三垛镇为中心的伏击圈。这个地点不仅地形有利,更重要的是能够切断敌军的退路。刘飞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像一张大网,把敌人死死地困在里面。"

为了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刘飞亲自带队进行实地勘察。他们化装成普通农民,沿着预定的伏击路线仔细查看地形。在这个过程中,刘飞注意到了一些关键细节,比如北澄子河的水深、公路两侧的掩体情况等。

回到指挥部后,刘飞根据实地情况对计划进行了微调。他决定将部队分为两个纵队:河南纵队和河北纵队。河南纵队由江都独立团和特务5团组成,负责阻止敌人向东南逃跑。河北纵队则由52团和1分区特务营组成,担任主攻任务。

刘飞特别强调了新庄村的重要性。这个被日军烧毁的村庄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他对张宜友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在战斗开始后立即占领新庄。如果敌人先占领了,就要不惜代价夺回来。"

为了确保伏击的成功,刘飞还特别安排了一支小分队。这支分队的任务是在战斗打响前,悄悄潜入敌军必经之路,破坏桥梁和道路。这样可以延缓敌军的行进速度,为我军创造更多的准备时间。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在部署完作战计划后,刘飞又亲自检查了每个连队的准备情况。他叮嘱各级指挥官:"要把每一个战士的任务都交代清楚,不能有半点含糊。"

为了保证通信畅通,刘飞还特别安排了几组通信兵,在关键位置设立了临时通信站。他说:"在战场上,信息就是生命。我们必须确保命令能够及时传达到每一个战斗单元。"

在准备过程中,刘飞还特别注意保密工作。他要求参与计划的人员严格保密,不得向外泄露任何信息。就连当地的老百姓也被动员起来,配合部队做好伪装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伏击计划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和完善。刘飞知道,在这场关键的战斗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失败。

终于,在4月27日晚上,刘飞接到了敌军即将南下的确切情报。他立即下达了最后的战斗命令:"各部队立即进入预定位置,严格遵守纪律,等待我的进攻命令。"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新四军的战士们悄悄地进入了伏击阵地。他们隐蔽在田野里、村庄中,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个人都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爆发。

就在这时,刘飞接到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原本预计只有1500人的敌军,实际上增加到了2000多人。这意味着,如果伏击成功,他们将取得更大的战果。刘飞立即召集各级指挥官,对作战计划进行了最后的调整。

4月2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和车轮声。敌军正在接近伏击圈。刘飞站在一个小土丘上,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敌军的动向。他的心跳加速,知道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

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刘飞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冷静地观察局势,随时准备根据战场变化调整计划。他对身边的参谋说:"记住,战场上瞬息万变,我们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当敌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刘飞并没有立即下达进攻命令。他耐心地等待,直到敌军的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这种冷静和自制力,正是一个优秀指挥官的体现。

终于,当敌军的后卫也进入伏击圈时,刘飞果断地举起了手中的信号枪。"砰"的一声,一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天际。这是进攻的命令,也是这场伏击战正式打响的信号。

枪林弹雨 新四军威震敌胆

随着刘飞发出的信号弹划破天际,三垛镇附近顿时硝烟四起,枪声大作。新四军各部队如同猛虎出笼,向毫无防备的敌军发起了猛烈攻击。

52团作为主攻部队,率先发起了冲锋。团长张宜友带领突击队,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敌军腹地。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占领新庄村。

新庄村虽然已经被日军烧毁,但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张宜友深知,谁控制了新庄,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他指挥部队快速推进,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成功占领了新庄村。

与此同时,河南纵队的江都独立团和特务5团也展开了行动。他们负责切断敌军向东南方向逃跑的退路。这两支部队像一道铁壁,将敌军的退路死死封锁。

战斗打响后,敌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没想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袭击,一时间不知所措。日军指挥官试图组织有效抵抗,但在新四军密集的火力打击下,他们的指挥系统很快就瘫痪了。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刘飞站在指挥高地上,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局势。他看到52团已经成功占领新庄村,立即下令其他部队加大攻击力度,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敌军开始突围。一支约300人的敌军队伍试图向西突围,企图逃往高邮。刘飞早有预料,立即命令1分区特务营出击拦截。

特务营营长带领部队快速机动,在敌军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当敌军逃到半路时,特务营突然杀出,将这支敌军队伍打得七零八落。大部分敌军被当场歼灭,只有少数几人狼狈逃脱。

在战场的另一侧,江都独立团遭遇了顽强抵抗。一个日军小队占领了一座小土丘,利用有利地形顽强抵抗。独立团团长当机立断,命令迫击炮连进行火力支援。

在迫击炮的精准打击下,日军的防御工事很快被摧毁。独立团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这个据点。日军小队长在最后关头引爆了手榴弹,与阵地同归于尽。

战斗进行到中午时分,敌军的抵抗已经开始瓦解。刘飞抓住战机,下令52团发起总攻。张宜友带领52团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军腹地。

在这关键时刻,张宜友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他指挥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时而分散突击,时而集中打击。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敌军防不胜防。

就在此时,一支约200人的日军精锐突然从侧翼发起反击,企图打开突围口。这支日军是合川大队的精锐,战斗力极强。他们的突然出现,一度给新四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刘飞察觉到战场局势的变化,立即调动预备队迎击。他亲自带领一个加强连,绕到日军精锐的侧后方发起突袭。这个大胆的行动,彻底打乱了日军的部署。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在新四军的猛烈攻势下,日军精锐很快陷入了重重包围。他们的指挥官意识到突围无望,竟然下令进行玉碎式的反扑。一时间,战斗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

然而,新四军将士们早已今非昔比。他们不再是那支装备简陋、经验不足的队伍,而是经历了无数战火洗礼的精锐之师。面对日军的疯狂反扑,新四军将士们毫不畏惧,以更加猛烈的攻势予以回击。

战斗持续到下午3点左右,战场上的枪声逐渐稀疏。除了少数漏网之鱼外,大部分敌军已经被歼灭或俘虏。刘飞下令各部队进行战场清理,同时派出侦察兵警戒,防止敌军增援。

当天傍晚,刘飞收到了各部队的战果统计。这场战斗中,新四军共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其中日军200余人,俘虏4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而我军伤亡却极其轻微,只有不到100人伤亡。

这场辉煌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振了新四军的士气。刘飞在战后的总结会上说:"这场胜利证明,我们新四军已经成长为一支能够和日军正面抗衡的劲旅。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三垛伏击战的胜利,在苏中地区引起了巨大反响。当地百姓纷纷前来慰问,给新四军送来慰问品。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新四军在当地的根据地,也为后续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乘胜追击 新四军威震华东

三垛伏击战的辉煌胜利,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华东地区掀起了惊天波澜。新四军的威名,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开来。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刘飞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认为,现在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在会议上,刘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应该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彻底打乱日军在苏中地区的部署。"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多将领的支持。参谋长周骏鸣更是拍案叫好:"就该这么干!让小鬼子尝尝我们新四军的厉害!"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发动苏中七战。

苏中七战,是指在短短一个月内,新四军将在苏中地区连续发动七次大规模战役。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打破日军在苏中地区的统治,为后续的抗日斗争创造有利条件。

计划制定后,刘飞立即着手部署。他将部队分成几个战斗群,分别向不同方向进发。52团作为主力,担负着最艰巨的任务。张宜友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部队向东推进。

第一战打响在泰州附近。日军在这里设有一个重要据点,驻扎了约500人的部队。张宜友采取了出其不意的战术,在夜间悄悄包围了日军据点。当天亮时,日军还在梦乡,新四军的进攻就已经开始了。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日军拼死抵抗。但在新四军密集的火力打击下,日军的抵抗很快被瓦解。到中午时分,整个据点已经落入新四军之手。这场胜利,为苏中七战开了个好头。

紧接着,新四军的铁拳开始在苏中地区四处出击。他们像是一群神出鬼没的幽灵,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出现在那里。日军完全被打乱了阵脚,不知道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

在第三战中,新四军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一支约1000人的日军精锐,在一个小镇上负隅顽抗。刘飞亲自指挥这场战斗,他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先是佯攻小镇,引诱日军增援,然后主力部队伏击增援的日军。

这个计策果然奏效。当日军增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新四军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增援部队顿时陷入混乱,伤亡惨重。失去了增援的小镇日军,很快就被新四军攻破。这场胜利,彻底打破了日军在这一地区的防线。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

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新四军的士气越来越高涨。他们不再惧怕日军的精良装备,而是以更加勇猛的气势冲锋陷阵。在第五战中,新四军甚至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下了一个日军的重要据点。

日军开始感到恐慌。他们匆忙调集兵力,企图阻止新四军的进攻步伐。但刘飞早有预料,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当日军主力向一个方向集结时,新四军却突然转向,攻击另一个薄弱点。

在第六战中,新四军遭遇了最激烈的抵抗。日军集结了约3000人的部队,妄图一举歼灭新四军主力。双方在一个叫做黄桥的小镇附近展开了激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损伤。

最终,是刘飞的一个妙计扭转了战局。他命令一支小分队,绕到日军后方,突袭了日军的指挥部。日军指挥系统遭到破坏,顿时陷入混乱。新四军抓住这个机会,发起了总攻。日军的抵抗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当第七战结束时,整个苏中地区已经是一片欢腾。新四军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打了七场大胜仗,彻底改变了苏中地区的局势。日军的统治被打得支离破碎,不得不收缩防线,龟缩在几个大城市里。

这场惊天动地的七战,不仅打出了新四军的威名,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各地的抗日武装纷纷效仿新四军的战术,对日军发起猛烈攻击。一时间,整个华东地区的抗日形势为之一变。

刘飞在战后的总结大会上说:"苏中七战的胜利,证明了我们新四军已经成长为一支能够和日军正面抗衡的劲旅。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

随着新四军威名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爱国青年加入了这支队伍。新四军的实力不断壮大,很快就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抗日的主力军。他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中七战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胜利。它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这场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垛伏击歼敌寇——记新四军苏中军区三垛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