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蓝老师,岭南画派代表性画家、岭南著名艺术家林墉和苏华的独生女、中国有名国画家、新中国美术实践类首位女博士。
中国美术、它的传统是一个强大丰盛的河流,我们是上面的一颗水滴、跟生活的交融是在一起的,然后其实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这种人的交流也因为艺术而建立起来一个无碍的状态。她承袭家族深厚的翰墨传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严谨与广阔的环境中经受历练,墨韵劲健、笔法温婉、花卉静穆。她继承岭南画派的兼容与创新,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合,创作出既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的细腻景致,又有“笔下生风、画中有诗”的深远意境,她就是中国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蓝,岭南画派精神的力行者。岭南画派兴起于20世纪初期,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精神、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作为岭南画派续薪传火的杰出画家,林蓝的作品以阔笔重彩为特征,汲取宋代折枝花卉的造型和构图理念,又大胆融入平面构成和现代设计的视觉规律,形成以粗枝、翠叶、繁花、硕果为特征的壮美风格,清新明丽、神趣盎然。为什么在标蓝笔下会出现传统与现代艺术理念交融的特征呢,在时间上面、纵线上面是传承传统的精神;在横向上面,我们还是要面对我们现在的空间、面对现在我们的世界,然后去创新我们的形式。自己想这个纵跟这个横,就交出自己那个艺术的坐标点。在广东温润气候的滋养下,林蓝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描绘出生气勃勃的人间烟火。林蓝对花鸟题材有着天生的热爱,不断在这个题材上寻找属于自己鲜明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这个时代真实炙热的感受。2024年5月,在法国巴黎荣军院会展中心举办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上,林蓝将这份真情实感传递给了法国的观众。中国跟法国、就说有这个源远流长的文明,而且它们对文化文艺的重视、它们也是少有的,我们去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呈现,法国艺术家去呈现他们的语言,那么双方实际上是一个对话的平台。此次展览中,林蓝的两幅作品《雨水.玉堂春》和《春分.桃花》备受关注,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件充满东方古典韵味的画作,灵感是来源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上演的“中国式浪漫”、二十四节气的序曲。北京奥运会,自己记得是在立春开幕的(2022年2月4日),那么就敲起那个大鼓,当时在广东画院,我们想我们手中的画笔、我们能不能把这个二十四节气表现出来,而用另外一种方式去传达我们对奥运的这个喜悦吧。怀着激动的心情,林蓝提笔创作了《雨水.玉堂春》,这是一次对古老传统节气的艺术探索,林蓝又会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展现雨水节气呢。自己在北京念书很多年,11年,自己记得每次从南方到北京,开学的时候、那刚刚就是玉兰,就紫玉兰盛开的时候,就说每天都在写生,就一朵玉兰花,它们怎么从含苞、就是刚刚露出小牙尖尖角,然后从含苞到变成蕾、然后变成花,然后呢再放出来,然后再到凋谢,自己一直想把它画成一个、一张大画,就自己觉得可能每个人都可能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就从生到长到盛到缓,那么可能每个事业也是这样,每张画都是一样的。在《雨水.玉堂春》中,林蓝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数朵玉兰花在枝头绽放,颜色鲜艳、花瓣层层叠叠,一朵花从含苞到盛开、再到凋零的生命历程,蕴含了林蓝怎样的情感与思考呢。就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芽、一个小小的芽慢慢到可能长大了一点儿,慢慢有了一点儿可能性、慢慢去追寻,追寻自己内心声音、或者追寻外界的可能性,中国美学它有一个很好的一点,就是说让自己就说可以从我们说是尽精微、致广大,就在这精微里面可以观广大、可以致广大,那么我想自己就说、可能确实在中国传统绘画里面去感受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宋画里面去学习到的那种对物象的观察、格物致知的深入。林蓝从内心自然涌现的宋画古意,染绘着她以清纯的心境和眼界去感受的自然,春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林蓝笔下应运而生的这次参展的另一幅作品,《春分.桃花》又将传递她怎样的情感呢。那仅仅是表示一枝的喜悦,就金色底纸里面刚刚一枝新芽冒出来那个喜悦,就说那个可能是自己、有时候更像自己学艺之初的某种感觉,就是一股喜悦而已,因为是小花、它是比较注重精微的,这个枝上面还有很多的小芽,小芽就是一点点的小芽、我们都把它画出来,越来越小,就很小的小一点儿画出来,那种喜悦、就是春天第一个小芽的那种喜悦,也是自己最触动的那部分。画作《春分.桃花》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花瓣上深浅不一的层次变化和天然的肌理、光影效果,有别于写意画的一笔成型、呈现出不一样的空间景象。我们说宋代的美感就是周密、不苟,特别严谨的一个造型状态,自己现在的学习到的更是那种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那种文人的书卷的气息,就说我们所说的书卷气往往理解成为逸笔草草而已,但是自己觉得宋代的绘画它既清又贵,既有书卷气、这个书卷气还能融到我们的严谨不苟的制作里面去。宋代书画韵致深邃、且幽微的人文气息不断滋养着林蓝,作为出生于岭南的书画世家的女子、她从小就在传统书画的熏陶中成长,她的父亲、著名画家林墉在林蓝初学画时、鼓励她博采众长,没有让她模仿自己的作品,而是先让她接触王肇民和潘天寿的画册,父亲特殊的教育方法、对林蓝的日后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就是说你不要学我,你要通过就说、对好的东西的学习,对更多东西的学习,去找到那个你自己的“我”,他到现在他说、他也现在还在向先生学,那么他把他觉得好的、就他所那个景仰的老师介绍给自己,他说我们一起向他学习,就让自己处在跟他就是共同出发、就共同在路上的一个状态。父亲给林蓝营造了一片宽阔且自由的成长沃土,除了笔墨丹青、林蓝对西方艺术也早有接触。她在18岁时出的画册自序中就写道,“我喜欢马约尔、波堤切利、毕加索的画,其中印象很深的是印象派画家们那舒适的阳光感和温和的思想。”法国印象派,因为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个人意志,那个确实打开了一股自由之风、清新之风,就说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可以有一个全新表述、完全表达释放的可能性。欧洲印象派画家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光的效果,热衷于记录自然和视觉现象的一瞬间,他们似乎不在乎题材的重要性、只热衷于表现大自然的光与色,这样的创作行为对林蓝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呢。那么自己觉得印象派可能是对以往的颠覆,我们所说的古典的状态、非常地经典,一点儿错都没有,就说连构图都是考虑、就说挪一点儿都不可以,那这个时候什么呢、我有了印象派,我就拿着画架到这个自然中,你像莫奈那些、好像就在草坡上面,这阳光正盛,然后他看到了这个教堂,就说早上不一样,晚上不一样,晚上不一样,黄昏不一样,下雨的时候还不一样,我就画一个地方、这在以往不可能的,但现在印象派可以写我的感受,早上看这个教堂是橙色的,晚上它是玫红色的,那它到清晨它是淡蓝色的,那么它到下雨的时候、它可能是灰绿色的,可以、这就是我个人的感受,这就是那个自由的萌发。1993年,林蓝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勤勉好学的她、又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读硕士,继而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成了新中国美术实践类的首位女博士。之后,她创作的作品《诗经—长歌清唱》,以温润的笔墨语言,晕染“风”、“雅”、“颂”,展现《诗经》之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因为小时候自己比较喜欢文学,也比较喜欢《诗经》,它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所展现的是中国诗歌在刚刚形成的时候那个清新又朦胧的状态,但它的方式是通过这个王者、就民间是献诗,但是它又没有民间的那种我们说的粗野之气,有一股清新朦胧的气息。林蓝的《诗经—长歌清唱》,将《诗经》“风”、“雅”、“颂”三部,共311篇诗歌,化为一个“清唱”的主题,她又是如何去看、去想、去表达的呢。“风”、它说的是国风,但国风它是由每个国家都是人组成的,就说一国之风乃一人之风;到了“雅”、它说的是家族的事情。到了颂,它说的是人间的情感上升到家、上升到国,从这个人间之美上升到礼乐之美,从中去选择那些经典的篇章,同时这些篇章、又要适合我们视觉艺术去展现,自己就需要去请教,再在里面选择说、这些喜爱的诗里面适合我们视觉艺术展现的、有些只能可能靠运动,靠电影去表现;但我们静态的视觉艺术可以展现的、我再去选这些。
《诗经》,作为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领域。如此庞大的创作题材,林蓝遇到了怎样的挑战呢。从小型创作到大型创作,这是最大的挑战,自己记得当时是5米乘4米、就20平方米,就一点点勾线来画,从2012到2016年、自己画了快十几稿、每一稿都出十几稿,就说这上百的稿、然后还有器物,当时还特意去了湖北的曾侯乙墓,就把它一点点、那个琴是什么样子的,给它拍回来,它的编钟是什么样子。为了考证众多的古代器物,林蓝四处请教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图稿经历了五次大的修改,每次都花费大量心血。她画了许多片段,创造了无数手稿形象,前后花费四年心力,最后以广为传诵的十四篇诗歌为蓝本,将这些意象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最终呈现出琴瑟和鸣的和谐美境。它是自己的一个转折点,也让自己、其实在思想上面有一个变化,更关注更广大 社会的、历史的、传统的,同时也让自己更有自信了。艺术不仅给人带来提升,更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纽带,它不分国家、种族、语言,能超越文化差异,传达人类的共同经历和价值观。2003年,作为中法文化年—广州文化周的组成部分,一场名为“一家三代八位女画家画展”,将林蓝的艺术与法国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三代人,从姥姥到母亲及姐妹,到我们几个表姊妹,有八位女画家,所以当时就做了一个“一家三代八位女画家画展”,就在法国里昂的邦迪宫,我们还碰上了在里昂留学的关山月老的孙子 关坚老师,他把我们带到里昂、就是城市中央都保留了一个很茂密的森林公园,当晚还在里昂就放、有很盛大的烟花放送大会,在它那个里昂最高的山背后、这山上面这个烟火不停地放出来,不同肤色的人流在那里,热恋的男女、也有我们广州的市民,也有我们的家人在这里,就非常美好的一个画面。这段早年的跨国展览,是林蓝年轻的艺术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时隔二十多年、如今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办之际,正值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林蓝再次为法国观众送上自己的作品,传递她对中法友谊的祝福与殷切期望。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人类更有审美的共同体,我们都从古代走来、我们都从文化艺术中走来,然后呢我们更面对现代一起可以携手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