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琼州海峡是连接广东省与海南岛之间的一条重要交通通道,在海峡的两侧分别是广东省的湛江和海南岛的海口,但时至今日,海峡的两岸之间依旧没有建成一条跨海大桥。
这就让人十分困惑,为什么如今一座跨海大桥连横跨世界闻名的英吉利海峡都没有难倒,为什么在仅仅19.4公里宽的琼州海峡上却建不起来呢?
琼州海峡地理环境复杂,建桥面临巨大困难。
琼州海峡的全长大约有80公里,在最窄处仅有19.4公里,因此即使在中国境内海峡也是数一数二的窄。
而且这个19.4公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海面潮起潮落时会有所改变。
但是纵观全球,最窄的海峡不是最适合建跨海大桥的地方。
就拿世界著名的英吉利海峡和丹麦的大贝尔特海峡来讲,英吉利海峡的最窄处并不如琼州海峡,但是由于海峡两岸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发达国家,因此在费用上并不受限。
而大贝尔特海峡是世界上最窄的海峡之一,其最窄处也就仅有14公里,然而由于海峡两岸皆为相对富庶的发达地区,一座不计成本的跨海大桥相对容易建造。
但是琼州海峡的特殊之处在于,海峡的两岸均不富裕,广东湛江市是广东省最南部的城市,也是在粤东粤西以及海南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湛江最早是作为广东广东便门的出海口发展起来的,是广东省沿海地区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
然而受益于这一地理位置的同时,湛江本身经济也并不是十分富裕,在近些年因为深圳特区的建立带动了省内的经济发展后才逐渐富裕起来。
在古代,湛江主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进行发展,逐渐繁荣起来,但是在近代之前,湛江的经济始终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清时,湛江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尽管海盐和海产品的捕捞也有一定的收入,但是相比农业来说微不足道,因此湛江当时的经济非常落后,有着很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近现代,湛江却因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就在战争中频繁遭受攻击,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人就曾对湛江进行过轰炸。
而在1943年,日本也曾对湛江发动过轰炸,导致湛江许多繁华都化为乌有,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湛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拥有深水良港,因此一直是一个发展海上运输事业的好地方。
在如今交通如此发达的年代,琼州海峡最为重要的就是海上航线的交通。
海上航线通常是商船和货轮等大型船舶使用的,因此对航线的要求较高,然而琼州海峡的海域非常复杂,不仅海底地形深邃,甚至还有一些暗礁等障碍物。
而且由于琼州海峡的两岸有诸多河流注入海中,流域面积非常大,再加上海面潮起潮落造成的潮流变化等。
这些都对航线的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对于航行的船只构成了安全隐患。
所以在琼州海峡修建一座跨海大桥难度极为巨大。
这还仅仅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除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之外,琼州海峡面临着频繁的地震和巨型的台风这些极其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
尽管大陆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但并不代表其他地区就没有地震活动。
由于大陆的地理位置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界地带,因此地震是副板块碰撞活动留下的必然现象。
在广东和海南附近,地震的发生频率也并不算低。
而且海南属于热带气候,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就是飓风。
台风的威力丝毫不逊于地震。
要在琼州海峡上建成一座跨海大桥,这些自然灾害都必须考虑进来。
尽管现如今的建筑技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强大的地壳运动和飓风肆虐,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并且在现有的建筑技术下,建造一座跨海大桥的高度必须在40米以上,才能保证在风浪侵袭下不出现安全事故。
而这对于跨海大桥的建设要求大大提高了技术方面的难度。
跨海大桥建设资金需求巨大。
跨海大桥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复杂的地理环境变化,更需要在地质条件之前保持相对稳定。
因此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在海洋底部打入地层,这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了。
虽然大陆修建的跨海大桥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但是琼州海峡并不适合修建那种传统的跨海大桥。
大陆修建的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跨海大桥建设的“舰队之首”——港珠澳大桥。
但是港珠澳大桥的建造成功并不代表琼州海峡就可以直接学习。
港珠澳大桥是大陆自主研发的跨海大桥技术,其建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桥建造沿途都是海洋,地基不需要打入地层,仅需要打入海中就可以。
但是琼州海峡并不是这样,其地形地势极其复杂,因此采取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建设方式行不通。
因此除了地理适应性以外,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根据初步的估算,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建设费用至少需要1400亿元。
这个费用是一个巨大的开支,因此在建设方面首先考虑的就是资金的问题。
在广东湛江和海南的海口之间修建一座跨海大桥,交通便利是两地的必然结果。
但是两地的经济基础并不坚实。
湛江还是广东省经济最落后的一片地区,而海南因为是一个省级沿海岛屿,因此经济条件也较为落后。
建筑一座如此耗资的跨海大桥对于湛江和海口这两个城市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海南在此进行建设就需要其他地区的资金支持。
然而大陆幅员辽阔,各地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很大。
利益分配就成了另一个问题。
南边是海南作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自贸港的省份,是全国的重点建设目。
而北边是广东省。
就算是广东省,湛江经济也并不是很好。
因此从广东方面来看,尽管湛江的经济前景必然美好,但却并不符合广东省的发展预期。
广东省更期待的是在深莞区域继续发展壮大,甚至从这个位置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超越上海和北京。
湛江所带来的利益还无法让广东省重视起来。
但是从海南方面来看,海南省绝对是经济重点发展省份,并且随着自贸港成立,海南的经济还会不断上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琼州海峡的地理位置没有优势,经济利益又没有吸引力,建设费用又巨大,因此遥遥无期。
未来可能存在更好的解决方案。
琼州海峡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水道,在两岸之间运输商品是完全可以用海上航线代替。
尽管海上航线存在一些航行风险,但是将航行风险考虑进去,这条海上航线并没有大桥来得方便。
如果接下来的交通压力变大,时速达到10小时左右或许就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了。
因此可以考虑发展海峡两岸的交通系统。
海峡两岸之间不仅有海上交通,其实还有空中交通。
海南省有许多城市或地方都是可以进行建设机场的。
如果将湛江同海南的其他城市之间的空中交通进行建设,必然会缓解海上航线的压力。
除了空中交通之外,还可以发展水上交通。
水上交通并不代表船舶运输。
有很多水上交通工具是可以在海上自如巡游的,这些交通工具需要一定费用维持运营,但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水面上还会有更多新型的水上交通工具出现,比如新型的水上观光交通工具或者水上运输交通工具等。
这些交通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
除了发展海上和空中的交通之外,还可以考虑新型的交通工具,比如建设浮桥或者其他新型的桥梁设计。
现在已经有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对此进行研究和开发。
未来新技术不断涌现,或许就能建起这样一座大桥。
结语
建设一座跨海大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涉及建设技术,也涉及资金,更涉及经济利益。
尽管现如今条件尚不成熟,但是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好的解决方案。
毕竟不需要因建桥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