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
前言
在红军时期政委拥有最后决定权,以确保指挥的统一和纪律的严明。八路军改编初期取消政委职务,由政训处主任代行职责,黄克诚深入部队调研后,发现缺少政委带来的弊端,并成功建议恢复政委制度。1942年冀中八分区的一场战斗中,政委王远音因军事经验不足,动用最后决定权导致重大损失,此后政委的最后决定权被取消。那么,政委最后决定权的恢复是否应重新审视?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黄克诚于1902年10月在湖南省永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出生。尽管家庭经济条件极为有限,但得益于亲戚的帮助和资助,黄克诚自九岁起便有机会接受教育。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于一个农家子弟能够读书,已是难得的机遇。
经过几年的基础教育,黄克诚成功考入高等小学,这为他后来的教育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两年后他进一步考入了声望颇高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园内多个进步社团活跃,同时设有共青团组织,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和参与革命活动的平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黄克诚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逐渐对其产生了深厚的认同。
在黄克诚的入学年,毛主席恰好来到衡阳进行革命宣传。毛主席以其深厚的知识和对革命思想的深刻见解,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克诚有幸聆听了毛主席的演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选择和革命道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演讲中毛主席探讨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农民所遭受的压迫,这深深触动了黄克诚,使他开始深思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受到这些思想的启发,黄克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革命理论,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1925年,黄克诚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1931年10月,黄克诚升任红三军团第1师的师政委,开始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责任,在1933年9月的尾声,蒋介石集结了高达一百万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展开了全面进攻。
当时红军的指挥权掌握在李德手中,他放弃了红军一贯擅长的游击战术和伏击战,转而选择与国民党军进行正面的阵地战斗。红军的兵力和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国民党存在巨大差距,导致直接交战的策略结果是悲惨的。
经过一年的苦战红军不但未能阻止敌人的进攻,还遭受了严重的伤亡,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了艰苦的长征。在长征过程中,李德将战略转移处理得类似于大规模搬迁,带着大量生活用品和笨重的设备,极大地减缓了军队的行进速度。
这种处理方式为蒋介石提供了调整和部署的时间,使得红军在湘江时陷入重围。在这个关键时刻,黄克诚作为红四师的政委与张宗逊共同指挥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在湘江南岸构筑防线,确保红军主力及中央直属纵队的安全过江。
刚完成防线布置不久,桂系部队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黄克诚和张宗逊率部队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但面对敌人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战斗情况十分激烈。在连续的战斗中,红四师10团团长沈树清壮烈牺牲,由师参谋长杜中美接任,不久他也英勇牺牲。
在危机时刻,黄克诚与张宗逊亲临前线,稳定了战局。经过连续两天两夜的激战,红四师在付出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完成了阻击任务,确保了红军主力和中央直属纵队成功过江。黄克诚见任务完成,即刻建议撤退。
然而,张宗逊坚持必须等到上级的撤退命令。黄克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张宗逊同志虽然执行命令坚决,但缺乏应变之能,坚持等待上级命令,我认为已完成任务,形势危急,若继续留守,全师可能被覆没。
黄克诚最终利用政委的最后决定权,决定撤退,对张宗逊说:“指挥部队迅速撤离,追赶主力,责任由我一人承担。”在黄克诚的坚决决策下,红四师得以撤离,不久后桂系军队涌到原阵地,显示了撤退的迫切性。此后在资源县两河口与桂军的再次交锋中,红四师又一次展示了出色的战斗力。
红四师在一个山头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以掩护主力撤退。面对敌军的猛烈攻势,红四师战士们表现出极高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在张宗逊坚持固守直至上级命令到来之前,黄克诚再次动用决定权,令部队撤退,避免了可能的全军覆没。
1938年初,日寇发起了“九路围攻”,妄图摧毁抗日根据地,夺取黄河渡口。黄克诚与徐海东率领的344旅勇敢应战,展开了反“九路围攻”的战役。6月底为了支援国民党部队在侯马的作战,黄克诚率领344旅进入町店村。町店位于晋城与侯马之间,一条重要的公路穿村而过,日军的军车时常通过这里。黄克诚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决定在此设伏,精心布置了一场伏击战。
7月6日,町店伏击战正式打响。经过精心策划和顽强战斗,我军一举消灭日军800多人,击毁军车20多辆。这场战斗不仅有效迟滞了日军在侯马的行动,也大大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能力。
随着战事的深入,华北重镇太原、郑州、济南相继失陷,平汉、津浦、陇海、石德四大铁路之间的广大地区成为真空地带。中央命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组织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填补这一战略空白。
1940年4月,黄克诚率领第二纵队主力,从太行山区东进到冀鲁豫边区,与冀鲁豫支队会师合编,成立冀鲁豫军区,黄克诚兼任军区司令。在他的领导下,到1941年12月,冀南、豫北、鲁西南等地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已经初步形成,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壮大,让不断丧师失地的国民党极为震恐。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对太行、冀南等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第97军朱怀冰部南攻武安,袭击第129师先遣支队。
我党坚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第129师在磁县、武安、涉县和林县地区组织反击。黄克诚也率领344旅策应,共消灭顽军一万多人,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我党历来擅长战略全局规划。八路军在华北的拓展、新四军在华东地区的进展,使得南北沟通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此时,苏中地区面临国民党韩德勤部队的进逼。黄克诚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局势,便请示中央,愿带队南下支援。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
1945年9月14日,黄克诚向中央提出建议:“如果能够派遣部队前往东北,应尽量多派,至少5万,最好能达到10万,以建立一个重要的战略根据地。”这一建议体现了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远见卓识。
到九月底,黄克诚亲自率领新四军第三师的三万多名士兵,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东北的征程。他们沿途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东北安营扎寨。随后,罗荣桓也率领山东军区的9万多名部队赶赴东北支援,进一步增强了我军的实力。
黄克诚还提出了重要的战略建议,即在东北暂时不要在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展开作战,而是要以一部分主力部队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同时巩固我军在东北的立足点。这个策略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并在实际作战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东北的战斗中,我军严格按照黄克诚的战略方针进行部署,先后占领了多个中小城市,迅速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黄克诚还亲自前往各个根据地,了解当地情况,指导作战策略。他深入到每一个部队中,与士兵们同吃同住,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黄克诚的这些战略决策确保了我军在东北的稳固立足,还为未来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远见卓识和果断行动,得到了全军上下的高度赞赏,随着我军在东北的不断壮大和巩固,黄克诚的战略方针被证明是极为正确的,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后勤部,毛主席需要选择一位有能力的人来领导这一关键部门,他再次想到了黄克诚。毛主席深知黄克诚的能力和忠诚,决定任命他为总后勤部部长,并兼任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部副参谋长。
任命下达后,黄克诚立即给毛主席打了电话。他谦虚地说:“主席,我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后勤部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在地方工作。”毛主席笑着回应:“克诚,不用担心,我和党中央会全力支持你,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听到主席如此信任和器重,黄克诚坚定了接受中央指令的决心。
在担任总后勤部部长期间,黄克诚迅速建立了后勤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针,仅用很短的时间就使后勤部的工作走上了正轨,再次赢得了毛主席的赞赏。黄克诚在总后勤部的工作中还积极解决后勤保障中的实际问题。
在一次会议上,他详细分析了各部队的后勤需求,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为确保物资供应,他亲自带队到各地检查仓库,确保后勤物资充足和运转顺畅。他的努力使得总后勤部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效运作,部队的后勤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1955年授衔大会召开,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这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他出色工作和巨大贡献的充分肯定。授衔后黄克诚没有因此而自满,依旧勤勤恳恳地工作,继续为军队的后勤保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常常亲自到基层了解情况,听取部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后勤工作。
晚年的黄克诚开始整理自己的回忆录,那时毛主席已经逝世几年了。黄克诚一生都崇拜毛主席,晚年时更是常常思念这位伟大的领袖。他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毛主席,深情地回忆起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他写道:“毛主席是我们的领袖,更是我的导师和朋友,我一生都感激他的教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