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也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即日起,南都、N视频连线全球各界权威人士,重磅推出“新蓝图 新担当——国际社会聚焦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报道。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并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吸收人类共有的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的共赢。

多名外籍专家学者、国际机构代表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中国不断加强科技合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已经走在国际前沿”

新时代以来,大陆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十二位,研发经费跃居全球第二,研发人员、高水平论文、发明专利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铁、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深海深地探测等一大批标志性重大成果。

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安妮特·奈斯安。

“世界在向前发展,中国带来了很多新机遇。”亚太总裁协会全球副主席、荷兰前教育科学及文化内阁大臣、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安妮特·奈斯安(Annette Nijs)向南都记者举例称,“在让荷兰人引以为傲的太阳能领域,来自中国的太阳能公司在荷兰北部建造了规模巨大的太阳能公园,荷兰的部分医院也在使用来自华为的数据云服务。”在她看来,如今,中国已走在时代前沿,并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华盛顿·阿戈。

在厄瓜多尔前驻华大使华盛顿·阿戈(Ing. Washington Hago)眼中,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他特别向南都记者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城市、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他希望,厄中两国在双向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方面创新合作模式,建立深水港、发展造船厂,共同研究水产养殖技术等。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安娜·多岑科。

黄埔国际创新研究院项目经理安娜·多岑科(Anna Dotsenko),来自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俄罗斯,她向南都记者点赞了大湾区的创新力量。她所在的研究院,近几年正不断推动中俄两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太赫兹通信、生态治理等方向的创新合作。

她认为,随着上合组织的成员构成更加丰富,上合成员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将越发广泛。“上合组织为俄罗斯的很多科技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孵化空间,也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资源。”

“这是一片各国人才施展才华的热土”

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近年来,中国持续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外国人才的专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为外国专家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艾德铭。

德国病毒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原外方所长艾德铭(Ralf Altmeyer)曾向南都记者表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已成为各国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发展的热土。中国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他们充分信任,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这也是他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原因。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马克·力文。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马克·力文(Mark Levine)也告诉南都记者,近些年来,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氛围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外国学者希望来到这片土地。中国的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包括更开放的签证政策、优厚的研究经费支持,以及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不断吸引全球学术人员和专业人士来中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马克·力文表示,消除误解、增进海外对真实中国的理解认识,需要更多来过中国、在中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加入,推动中国与海外的沟通交流。

“中外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全会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对外专业交流合作管理机制。

近些年,中国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加强气候变化、空间、能源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罗泰瑞。

法国外贸顾问中国委员会气候变化工作小组组长罗泰瑞(Thierry Laurent)向南都记者介绍道,启动于2023年的中法碳中和中心,旨在汇聚中法两国碳中和领域研究力量,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近年来中法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方面积极合作,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中法碳中和中心的成立,可以为中法其他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借鉴。

中外科技合作不断造福人民、惠及民生。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力量

亚历山大·米利奇。

在波黑北部、距离首都萨拉热窝150公里的斯坦纳里,有一座由中国承建的波黑斯坦纳里电厂。电厂负责人亚历山大·米利奇(Aleksandar Milic)告诉南都记者,建设这座电厂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项目,需要金融、建筑、机械、电气等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中国电力行业在过去数十年间的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电力行业在技术、质量,尤其是高效和快速建设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愿意与中国公司合作,并在欧洲建造第一座由中国建设的电厂。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可以说,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新蓝图 新担当——国际社会聚焦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系列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何嘉慧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周敏萱 实习生 郭芸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