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1935年,陈钢出生在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他的父亲陈歌辛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作曲家,创作了《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永远的微笑》等脍炙人口的名曲。

然而,年少的陈钢并未立即踏上音乐之路,反而怀揣着一个文学梦。小学时,陈钢在作文《我的志愿》中写道:"我不愿做大官,也不愿发大财,只愿做个大文学家!"这份对文学的热爱伴随着他的成长。

他痴迷于高尔基、屠格涅夫、罗曼·罗兰、契诃夫、欧·亨利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在阅读中汲取养分,培养着自己的文学素养。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1948年,13岁的陈钢受到学校看门校工讲述的长工故事启发,写下了小说《长脚归来兮》,并将其收入家庭自制杂志中。

这次创作经历,让年轻的陈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梦想。然而,命运却在1949年上海解放后,为他安排了一段戏剧性的转折。

渴望参军的陈钢,巧妙地在初中肄业证上将年龄从14岁改成18岁,成功进入了华东军政大学。尽管最终因年龄原因被分到青年队,但这段经历为他的人生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一年后,陈钢从军政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机要干校。然而,因近视未能如愿,眼看就要被退回。就在这时,他的指导员得知他会弹钢琴,决定将他送入文训队。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陈钢的人生轨迹。在文训队,陈钢开始系统学习音乐,师从马友梅教授。每天苦练钢琴8小时,为日后的音乐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文训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前线歌舞团担任钢琴演奏员。闲暇之余,陈钢创作了《我们是保卫和平的铁军》,获得了人生第一笔五元稿酬,也点燃了他对作曲的兴趣。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在父亲的指导下,陈钢通过书信学习作曲,为他日后的音乐道路铺平了道路。1955年,陈钢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正式开启了他的音乐梦。

从文学到音乐,陈钢的艺术追求虽然改变了方向,但对美的追寻却从未停止。这段经历,仿佛是命运的指引,为他日后创作《梁祝》这样融合文学与音乐的杰作埋下了伏笔。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决定创作《梁祝》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当时已是大四学生的陈钢,原本并不热衷参与这个项目。一方面,他需要专注于毕业作品;另一方面,父亲被划为右派的阴影,让他心存顾虑。

然而,学院党委书记孟波的一句"出身不能选择,重在本人表现",为陈钢打开了机会之门。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陈钢的人生轨迹。

他开始全身心投入《梁祝》的创作中,与何占豪合作,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交响乐完美融合。每一个音符的取舍,每一段旋律的构思,都凝结着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这个千古流传爱情故事的诠释。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陈钢和何占豪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部作品,同时还要确保其艺术品质能够匹配国庆献礼的重要性。

但陈钢的才华和热情,加上团队的通力合作,使得创作工作稳步推进。1959年5月27日,《梁祝》终于在上海兰心大剧院迎来首演。

当小提琴手俞丽拿拉响第一个音符时,陈钢躲在右边的侧幕后,屏息凝神。何占豪则坐在乐队中,亲自参与演奏。整个剧院安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音乐结束后,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不轻不响,不快不慢,却震撼人心。陈钢后来回忆道,那掌声他永远难忘,是对他才华的最高褒奖。

观众的热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为满足大家的要求,《梁祝》罕见地在同一场音乐会上被连续演奏了两遍。这在音乐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证明了这部作品的魅力。

从此,《梁祝》如插上了翅膀,飞向全国,后来更是传遍海外。它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其婉转动人的旋律征服了无数听众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梁祝》的成功,不仅是陈钢音乐才华的证明,更是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这首协奏曲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赞誉,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地位。

然而,陈钢却不会想到,这首凄美动人的乐曲,竟成为他自己爱情故事的隐喻,成为了他生命中无法抹去的印记。就在《梁祝》创作最紧张的时期,陈钢的内心世界也在经历着微妙的变化。

1959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在同学小W的琴房里,陈钢无意中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端庄秀美,眼神清澈,让他一见倾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更让陈钢感到奇妙的是,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孩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有着"属于我们家里人的气韵"。这种莫名的亲切感让陈钢无法忘怀。

当他询问小W这个女孩时,得知她是小W的好友,目前在北京某部队文工团担任歌剧演员,还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过。

在小W的牵线搭桥下,陈钢开始与这位远在北京的女孩通信。两人都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有着共同的话题和兴趣。随着书信往来的深入,陈钢发现自己与这个未曾谋面的女孩越来越投契。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他们在信中畅聊音乐、文学,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梦想。这份纯洁的感情,悄然在陈钢心中生根发芽。在创作《梁祝》最艰难的四、五月间,尽管两人相隔千里,但陈钢总能感受到远方女孩的注视,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

这份若即若离的爱恋,成为了他创作的动力源泉。每当他在音符中徘徊不定时,想起女孩温柔的文字,就会重新找到灵感。

也许正是这份纯洁的感情,让《梁祝》的旋律更加婉转动人。陈钢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梁祝》的创作中,同时也在期待着与心仪女孩的见面。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他在信中倾诉着自己的创作历程,分享着每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女孩的鼓励和支持,成为了他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终于,《梁祝》成功首演。

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陈钢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相见。当他看到从北京赶来的女孩时,内心激动不已。两人一见面就紧紧相拥,仿佛要将书信中积累的情感一次性倾注。

那一刻,陈钢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事业有成,佳人在侧,人生似乎已经圆满。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就在陈钢沉浸在幸福中时,他们的爱情即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竟如《梁祝》中的主人公一样,即将经历生离死别的考验。当时的陈钢,还沉浸在初恋的甜蜜和事业成功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爱情故事将会如何演变。

《梁祝》的凄美旋律,仿佛预示着他们即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段初恋,注定要在时代的洪流中经受考验。陈钢与心仪女孩相见的喜悦转瞬即逝。

第二天,现实如同一盆冷水泼来。女孩回家后宣布恋情,却遭到全家强烈反对。陈钢这才惊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竟是没有爱的权利的。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父亲被划为右派的阴影,成为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障碍。女孩试图为陈钢辩护,强调他14岁就参军,是个有为青年。

她甚至搬出"有成分,但不是唯成分论;重在表现"的观点,却依旧无法说服顽固的家人。为挽回这段感情,陈钢毅然跟随女孩来到北京。

白天,他寄居在同学小W的老家;夜晚,两人在北海公园偷偷相会。然而,他们的努力似乎徒劳无功。女孩所在的部队文工团得知此事后,竟警告她:如果坚持与陈钢在一起,就将被发配到偏远山区。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1960年夏天,陈钢再次来到北京,想要为这段感情寻求一个最终答案。在北海公园里,两人相对无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更令人唏嘘的是,公园的广播里竟传来了《梁祝》中"楼台会"的旋律,仿佛是命运的嘲弄。就这样,在时代的洪流中,陈钢和他的初恋无奈分离。

《梁祝》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也成为了这段感情的挽歌。这首为他赢得赞誉的作品,竟成为了他青春岁月最深刻的伤痛。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陈钢的故事,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的缩影。个人的感情,往往无法抵抗时代的巨轮。尽管他们彼此深爱,却无力改变现实的残酷。

这段经历,给陈钢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也为他的音乐创作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情感色彩。在往后的岁月里,每当《梁祝》的旋律响起,陈钢都会想起那个夏天,想起那个无法在一起的女孩。

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了他人生中最美丽也最痛苦的回忆。十七年后的1977年,陈钢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这一次,他带着复杂的心情,想要寻找当年那个朝思暮想的女孩。然而,岁月无情,昔日的女孩已为人母,她的小女儿正在拉奏《梁祝》。

当女孩对女儿说:"这就是妈妈曾经爱过的陈叔叔......"的那一刻,陈钢恍然若失。他在小女孩身上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心上人,而现实中的女子,已不复当初的模样。

曾经熟悉的气韵,如今已变得陌生。看着眼前的一幕,陈钢百感交集。《梁祝》,这首为他赢得赞誉的作品,竟成为了他初恋的"预言录和墓志铭"。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它既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又是他青春岁月的纪念碑。回首往事,陈钢感慨万千。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而艺术却成为了慰藉心灵的良药。

《梁祝》不仅是他的骄傲,更是他生命历程的缩影,承载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对爱情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段经历让陈钢深刻认识到,艺术创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微妙联系。

《梁祝》的成功与他的初恋失败,恰如硬币的两面,共同塑造了他的人生。这种深刻的体悟,无疑会在他今后的创作中,赋予他的音乐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其勋章,更是其初恋的墓志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