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腊月,我去卖春联
王强
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那年地里庄稼收成不好,到了腊月家里就没有钱,连年都没办法过了,眼看年关将至,贫穷的我急中生智,想起了写上春联到集镇上去卖。只能这样搞些钱过年,我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因为写春联是个小本生意,用上支毛笔,几瓶墨汁,再卖些红纸,这些投资不会太大,我能拿得起,也容易放得下,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外面挣钱,几十年过去了,我在集镇上写春联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贴春联,在我们乡村,算是春节最有仪式感的一项事情了。有钱没钱,贴个对子过年。人们都把门前、屋里、猪圈、羊圈乃至拖拉机上都贴得红彤彤的,图个吉利、喜庆。千门万户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吗。
那时候,我们这个地方春联还没有印刷体,人们都是找村里有文化人的人写的。念中学时我跟着一位姓高老师练了一阵毛笔字,当时我的毛笔字就是比五年级的学生写得好看些,那时候的农民没有书法欣赏水平低,对春联没啥讲究,只要写字的整齐就行。我决定在集镇上写春联卖。我拿着家里仅有的50块钱在县城转了一天,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对联书,到批发市场批发了300张红纸和墨汁,这些东西花了10元钱坐村里的客运车就拉回了家。
先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挣钱,我把红纸折成七个字八个字十二个字,在桌子一头钉一个钉子,将折好的红纸按在桌子上,用线绳将红纸裁开,我一直忙到12点,才把红纸裁了100副。我早就物色好了一个地方,就是我的同学陈老二家门口,他们家就在乡政府的大街上,腊月二十四了,这些天村民采购年货的人都从他们家门前路过,这几天也是卖春联的好时机。
第一天是最难熬的,对于一个从没出过远门,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准确地说是还没有真正走到社会上的我,遇到的困难比我想象中要难得多。一大早,我骑着自行车带着红纸墨水就往目的地赶,也顾不上凛冽的寒风侵袭我瘦弱的身躯,飞快地骑着车,到了乡街上天还没有完全亮,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影儿,陈老二家的门都没有开。我敲了门。我进去坐在他们家的炉子边烤了烤。我对他说了我的想法。他把家里的一个方桌抬到外面,还给我拿了一把椅子。我就把摊子摆开了,忐忑不安地等着我的顾客到来,天气阴沉沉的,呼呼地刮着西北风,过几天可能要下雪。
到了快十点多,街上才有了人,我知道对联在这个时节也开始卖了。偶尔有几个行人过来问一下价钱,都又走开了。到了十一点左右时,一位大爷过来,穿着整洁干净的衣服,花白的头发,有着浓眉大眼的慈祥面孔,也不问价钱,认真地看着我写的对联,我见机问道"大爷您买对联吗?"大爷认真地看了我一下说"给我拿12 副。我看着大爷选好的两句词给大爷快速地写了两副大门和后门的,大爷说:“你这个娃子毛笔字写得好。”大爷笑着点点头,走后,本来冻了一上午冰凉心的,一下子火热火热的,太激动了,虽然14副对联卖了6.3元,可这是我勤劳付出的回报,是对做这件事的认可,心里非常感谢那位素不相识,慈祥可亲的大爷。
正在高兴之余,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不错就是他,从不远处向我这边走来,他就是我中学时期的高老师。看到他从我这边走来,我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急忙把头扭到别的方向,心跳不断地加快,假装没看见他,盼着他也没看到我,尽快从我身边走过去。的确他看到我,他走了过来,才知道对于不满20岁的我,觉得摆地摊不是件体面的事,内心的自卑和胆怯才是我最大的困难。高老师走到我面前说,墨都冻住了,能写在纸上吗。我站起来望着高老师不知说什么好。正好陈老二走出门来,高老师让他拿来了一杯醋,墨汁里加了一些醋,墨汁就冻不住了。高老师一口气写了几十副对联。他拿了几幅,在我桌子上放了5 块钱走了。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再也没有卖出一副对联。早上起得早也没吃饭,现在虽然很饿,冷得我浑身发抖,正准备回家。上午那位大爷又出现了,他带来了三位年龄相仿的大爷,他们三人也欢喜地挑走自己称心的对联,这次卖了20 副,挣了12元。
冬天的天还不到5点,天就快黑了,路上的行人就很少了,我也收摊了,把对联放在陈老二家里,揣着今天卖的22.4元,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自从第一天卖完以后,第二天开始就有点轻车熟路了,慢慢地也不怕别人的眼光了,胆子也大了,也敢大声吆喝说话了,也会要价还价了,因为我的热情,细心,后来几天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到了腊月三十,挣了200多元,卖的剩下的对联我都给朋友和亲戚了。
那时的200元是个不小数字,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三十下午,我买了十几斤猪肉,粉条,鞭炮等物品。回到家里,母亲看见我买了一大袋年货就问:“娃子你是哪来的钱,咋买了这么多东西。我说,是我卖春联挣的”。那一年我写春联买的钱,和母亲过了一个年,那一年我十八岁,那时吃苦耐劳的毅力,努力奋斗的意志,现在在我身上几乎是找不到了。
我也知道我写的毛笔字很丑,实在是拿不出去,我再也没有卖过春联。现在衣食无忧生活安逸的我,虽然忘记那时候的艰难日子,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放弃书法练习,喜欢上了文学创作,也想不到,在文学方面我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作者简介:王强,甘州区明永镇沿河村人,甘州区首个被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吸收的农民作家。作品发表在《飞天》《黄河文学》《短篇小说》《青春》《青年作家》《西安晚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