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龄前阶段,家长最热衷的培训学科,并不是数学和英语,而是语文,毕竟最容易接受,包括说话、演讲、阅读的培训,并会在低年级显示出极高的聪慧表象。但不惜的效果也是最先褪色的,小学三四年级,提前学习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到了五六年级语文成绩就大致定型。
一个孩子的语文学科的能力,受到外力影响极小,受到自身思维能力(不同于理科思维能力)和家庭环境影响极大,父母的学历层次在语文学科体现,相比其他学科更为明显。进入初中以后单纯补课已经没有太大效果,也很少有人去补课。
数学是最为典型的高开低走的学科,整个学习周期的排序不断在发声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成绩有着较为明显的失真,去除培训水分后的成绩,才更体现一个孩子的真实思维能力。
初二现象和高一现象,最主要体现就是理科思维要求提升,外力培训效果的减弱,初二时数学,小学补课的孩子或者跟不上,或者加大力气进行外力辅助,而高中则是源于数理化难度全线提升,所有依靠补课的伪学霸都会回归真实水平,真黑马脱颖而出。
英语学科比拼累积,不存在思维赛道的转换,培训的投入可以累积成为成绩上的优势,也是造成城乡之间,不同小学初中之间,成绩明显差异的原因,语文学科体现的是家庭环境和父母学识,数学体现的是思维能力,英语则比拼家庭实力。
其他学科,基本都是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思维的延伸,也就是高中3+1+2的1和2部分,史地政文科以语文思维为基础,物化生则是数学的理科思维,数学思维不足,进入高中物化生同样学习也面临较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