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来沂水必须

做的5件事

01必须会唱的歌——《沂蒙颂》

了解沂水,从一首歌开始。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革命战争年代,沂水作为山东地区革命的“红色摇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出一部又一部优秀作品。上世纪60年代,著名作家刘知侠深入沂蒙山区体验生活,进行文学采风,挖掘出红嫂祖秀莲与郭伍士感人至深的军民故事,创作出著名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京剧《红云岗》、芭蕾舞剧《沂蒙颂》等经典作品。从此以后,沂蒙山人民救护子弟兵的中年女性群体便有了“红嫂”这个名字,而祖秀莲便成为了《沂蒙颂》这首歌曲创作背景的第一位红嫂原型。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上世纪90年代,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红嫂》公映,其插曲《沂蒙颂》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让更多的人了解沂水,了解沂蒙山区的历史。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02必须听的红色故事——沂蒙红嫂祖秀莲与郭伍士

认识沂水,从一个故事开始。

祖秀莲,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人,是沂蒙山区著名“红嫂”之一。革命战争年代,负责侦察敌情的八路军战士郭伍士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不幸身中数枪,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这时,祖秀莲及时发现了他。为躲避日军搜捕,祖秀莲只好将其藏匿于山洞,每日为他清洗伤口,送水送饭。为了使郭伍士早日痊愈,祖秀莲一家吃糠咽菜,并杀掉家中唯一一只母鸡熬制鸡汤为郭伍士补充营养,不放弃一线生的希望。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抗战结束后,郭伍士八载寻母,走遍了八百里沂蒙的角角落落,凭着知恩图报的信念,找到祖秀莲并认其为母亲,侍奉终老,谱写出了母子情深、至死不渝的红色故事,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最好诠释。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03必须去的地方——院东头镇桃棵子红嫂故里

走进沂水,从一座村落开始。

院东头镇桃棵子村,这里是红嫂祖秀莲的家乡,也是《沂蒙颂》的诞生地。知名作家刘知侠在此锻炼生活,芭蕾舞剧《沂蒙颂》剧组40余人曾在该村体验生活,该剧首演式也是这里举行。走进这座大山深处的小村落,层层梯田、潺潺溪流,红瓦青墙的院落映衬着百年柿子树,古朴宁静的村庄缓缓讲述着当年的抗战故事。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驻足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名为《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油画作品,描述的正是祖秀莲在山洞中救治八路军战士郭伍士的感人场景。漫步肃静庄严的纪念馆,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作战文物,真实再现抗战时期沂蒙山区红嫂的奉献与担当。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04必须体验的活动——萤火虫水洞免费品红嫂鸡汤

感受沂水,从一碗鸡汤开始。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今年以来,沂水县依托沂蒙红嫂祖秀莲与郭伍士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在萤火虫水洞景区内打造“我为亲人熬鸡汤”红色场景,免费熬制鸡汤供游客品尝。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微微炉火,温暖人心。慕名前来的游客汇聚在炉灶前,端起小茶缸,品尝“红嫂鸡汤”,同唱《沂蒙颂》,成为景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05必须带走的伴手礼——沂蒙红嫂母鸡汤

记住沂水,从一份礼物开始。

一首《沂蒙颂》感人至深,一碗“红嫂鸡汤”滋味无穷,一份伴手礼心意满满。沂水县联合山东健康物业集团,依托红嫂故事,立足于传统中医文化中“药食同源”的滋补养生理念,结合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打造出适合全民滋补养生的珍鸡吉沂蒙红嫂母鸡汤。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做不全这五件事,别说你来过沂水

浓厚的历史底蕴,化作香醇的鸡汤味道,让味蕾留住故事,让这份鸡汤成为留存沂水记忆的最佳选择!

以上五件事,你做过几种呢?

赶快来沂水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