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刚失去周杰伦的吴宗宪将心思转向了一位只有19岁的大三学生。
吴宗宪说:“我给他的目标是,希望他在八年之内超越他的师兄周杰伦。”
吴宗宪全力给他打造了专辑《19》,不负众望,一战成名。
这个19岁的男孩的名字“蔡旻佑”高悬于广告牌上,成了“天王”最有力的冲击者。
媒体把话筒递给他时,他说:“超越杰伦师兄,我只给自己四年时间。”
年少轻狂的他,跟周杰伦当年出道的年龄正好一样。
今年是他出道的第18年,那个超越周杰伦的梦想,在现实的磨砺与乐坛的变迁中,成了一抹泡影。
蔡旻佑1986年出生在台湾, 妈妈喜欢唱歌,经常用歌声哄他入睡。
电视上在播迪士尼的动画片《小美人鱼》,他喜欢里面的主题曲,在楼梯间边穿鞋边模仿里面的旋律。
楼梯间的回音仿佛天然混响,他体会到了唱歌的魅力。
母亲送他学习了小提琴、钢琴,到了小学进了音乐班,进行系统地学习。
高中时,蔡旻佑进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音乐班。
他经常在学校的琴房弹唱,朋友觉得他唱歌很好听,偷偷帮他报名了飞碟举办的歌唱比赛。
这是一个大型电话线上唱歌比赛,在那个全民收听广播的年代,很多人半夜不睡觉也要收听这个节目。
蔡旻佑先在季度赛获得第一名,又在年度赛问鼎冠军。
这一连串的胜利吸引了吴宗宪的注意,当时吴宗宪欠下巨额债务,卖掉了旗下音乐公司,连带着周杰伦一同打包卖给新的经纪公司,获得了3亿台币的收入。
蔡旻佑从小学习各种乐器,音乐天分极高,吴宗宪很看好他,想把他打造成下一个“周杰伦”。
还没成年的蔡旻佑签约了吴宗宪,一只脚迈进了娱乐圈。
学业上,蔡旻佑也没有落下,2005年以双状元成绩考入了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
签约之后,公司对他进行了为期5年的秘密培训,一直到19岁时,才给他出了第一张专辑。
2006年蔡旻佑发行了专辑《19》,此前几年付出的努力和等待,都是为了这一刻做的准备。
这张耗时五年的专辑,除了在歌曲制作上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蔡旻佑还融入了个人对音乐的理解。
如《梦不落帝国》《超人不在家》《8 Bit》是从他看过的影视剧中,得到灵感创作的作品。
而《城外》《我可以》紧贴当时乐坛流行的千禧年抒情风。
蔡旻佑出道的时候,正赶上唱片行业景气的末班车。
他凭借15岁时创作的《我可以》入围了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当年一同竞争的有周杰伦的《依然范特西》、林俊杰的《曹操》、蔡依林的《舞娘》、陶喆的《太美丽》……
虽然没有摘得桂冠,但对于初出茅庐的蔡旻佑来说,首张专辑便跻身金曲奖,无疑是极大肯定与鼓励。
蔡旻佑在那时,对于音乐有了自己的看法。
“创作的过程就像在走迷宫,你要尝试很多不同的路才会找到一个出口,就像人生一样有很多的可能性,你走过的路都是过程,但是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个出口”。
他认为,用一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感觉去玩,去感受,创作才更有意思。
2008年,蔡旻佑推出第二张专辑《搜寻蔡旻佑》。
在专辑中,他加入了大量朋克摇滚、美式摇滚、抒情摇滚和电子摇滚元素。
吴宗宪对这张推陈出新的专辑满意度却只有百分之二十,甚至把周杰伦拿出和蔡旻佑比较,想让蔡旻佑写出《双节棍》那样的歌。
蔡旻佑不惜违背吴宗宪意见,坚持做自己。
专辑发布前天晚上彩排,蔡旻佑一度情绪崩溃,失声痛哭。
他太想证明自己了。
这张倾注心血的作品,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蔡旻佑很失落。
当媒体再次问到他那个四年超越周杰伦的梦想,他说:“那只是我的一个目标而已,没有真的刻意要去跟周杰伦比较。其实被拿来跟他比较,我很荣幸,因为我有什么,媒体才会把我和他放在一起,那其实是很开心的。”
2009年吴宗宪投资破产,赔了8个亿,宣布退出娱乐圈。
蔡旻佑在那年重拾抒情曲风,倾注近一年的心血酝酿第三张个人专辑《寂寞,好了》。
他每天花12小时写歌,天亮才走出录音室。
蔡旻佑一口气向公司交了20首作品后,跟制作人说如果他的歌不够好,千万不要滥竽充数,他愿意重新来过。
光主打歌《寂寞,好了》,蔡旻佑就唱了十几遍,最后还引发喉咙急性发炎,他苦笑道终于感受到什么叫眼冒金星了。
这张专辑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更多人听到了蔡旻佑的声音。
这大概是他能为师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吧。
在音乐事业在最成功的时候,入伍的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两年空白时间,对于一个在上升期的歌手来说,足以前功尽弃。
曾经的听众逐渐流失,“蔡旻佑”这个名字也被时间的尘埃轻轻覆盖。
退伍后,蔡旻佑签约了新的经济公司天熹娱乐,筹备新专辑。
天熹娱乐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和培养艺人的潜力,从不拘泥于一种音乐风格,旗下曾有蔡依林、杨丞琳、黄立行等艺人。
当时蔡旻佑希望摆脱商业模式的束缚,追求更高的艺术性,做出一些更新、更酷的尝试。
在外人看来阳光开朗的他,其实是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就像魏如萱写的那样,不太懂幽默和生活情趣。
为了这张专辑,他增胖4公斤苦练肌肉,变成了有六块腹肌的猛男。
2012年蔡旻佑推出第四张专辑《超级右脑》,不仅在里面增加了舞曲,还玩起了电子音乐。
当时台湾经济增长放缓,人们消费力下降,音乐串流平台的兴起降低了听众获取音乐的门槛。
这张专辑并没有受到市场的认可,销量和口碑纷纷不如之前的三张专辑,给蔡旻佑带来了不小的挫败感。
“后来会有些阴影,我到底要选市场,还是做自己想做的。”
这张专辑后,蔡旻佑半年没有工作,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他曾一度患上失眠症。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开始涉足影视领域,先后参演了《原来是美男》《妈,亲一下》等热门剧集,有了一定收入。
如果蔡旻佑继续深耕影视领域,会有更好的发展,他却选择坚守自己的音乐梦想。
他想再拼搏几年,用挣来的钱做音乐,再不行,就转幕后当制作人。
出道第十年,蔡旻佑发行了第五张专辑《我和我的布拉姆斯》,将自己小擅长的古典乐与钢琴、弦乐的元素大量地融入到创作里。
在这张唱片中,他再次尝试拓宽音乐创作边界,关心社会少数群体。
专辑中陈信延作词,蔡旻佑作曲的《最烂的我们》,娓娓道出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的困境。
这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是《我想,我可以》,在《我可以》的基础上,多了“我想”两个字,相较于那时的青涩懵懂,多了份思考和沉淀。
这是他和10年前自己的一次跨时空对话,怀念的同时,希望带给歌迷一个全新的蔡旻佑。
在录制这首歌的时候,蔡旻佑很多次唱到一半就哭了出来。
歌词中写道:“你怕了吗,为什么你还不放弃”
2006年发行第一张专辑时,他还是个19岁的青涩纯真少年,怀揣着对爱情的憧憬写下一首首情歌。
十年后,29岁的蔡旻佑用一首《我想我可以》回应当年的《我可以》。
他说:“我想,代表开始思考了,我可以,代表是我追求梦想的故事。人生起伏,即使明知前路难,也希望能告诉我自己我可以做得到,我想我可以。”
曾经的少年已经长大,但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从未停止。
30岁后的蔡旻佑,声音变得更加成熟和深沉,但始终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和勇气。
现在,他还没有放弃,只是被市场的喧嚣淹没了
而一同被淹没的,还有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