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在宣传和展示时拍摄视频,成为了基层的一个新现象。短视频的引入给基层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一起来聊聊基层拍摄视频那些事儿。
1
拍视频成了基层新负担?
一个星期以来,半月谈后台收到了不少基层干部群众留言。其中有的基层干部表示,做一个效果突出的视频,需要精心策划、撰写脚本、组织出镜拍摄,还要参与复杂的后期制作,这对于多数没有专业视频剪辑拍摄技巧的基层干部而言,要想做好并不容易。
@可事可楽: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新媒体小编,深感很多短视频都是为了拍而拍,刷到滑走都嫌浪费我一秒钟。宣传不是只有短视频一条路,还是建议认真思考各自的特长。
@ 拾壹 ᨒᨒ:我认为拍视频无论是做宣传也好,留痕也好,适度的拍没问题,但是过度就不好了。拿我工作的乡镇来说,一开始,领导说做个环境卫生整治的对比视频,我寻思做就做吧,举手之劳。后来,情况逐渐超出了我的认知。环保要视频,组宣要视频,甚至每周一次的党委会也要有视频,工作全被制作视频占据。而且领导很多时候并未注意到,做视频需要团队共同努力。还有的甚至认为拍视频、剪视频比写稿子简单。
@沧海:领导以为用手机拍一下,再用视频软件做一下,就能搞出一个短视频。这确实不假。但这样的视频传播效果并不好,领导又要求提高视频的精美度,这就让人犯难!
不少网友也表示,像视频、海报等宣传形式应用于基层本是一件好事,能帮助基层更好地展示基层面貌、讲好基层故事。但不考虑效果去制作视频,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成为基层工作者的新负担。
@申国华:前不久,笔者在走访一些基层干部中发现,起初,无论干部还是群众,对上级派人来拍短视频,都打心眼儿里欢迎,毕竟这是宣传介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广告”,甚至有的群众还想在镜头中“露露脸儿”。但随着时间推移,个别地方把拍短视频当成了家常便饭。一位乡政府工作人员说,曾有过一段时间,他白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上级联系拍摄短视频事宜。不得已,只能晚上加班干本职工作。基层干部忙前忙后,群众也不见得领情。原因很简单:因为群众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惠!
@关山月: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那些实事求是反映本部门成绩的,大家看了也不会排斥,甚至会感到很亲切!但对于那些于实际工作无益所拍的视频,甚至只是为了做表面功夫而拍的视频,应该及时叫停。
@刘照君:从目前的基层工作实际出发,拍视频这事儿存在三点问题:一个是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费时费力,按照上级或者领导要求用心做的东西,石沉大海不起波澜是常态;二是造成额外工作负担,基层干部们并非科班出身,为此一些人甚至还要被迫学习视频剪辑技巧,这无形中也占用了干部们本身的工作时间;三是难免造成作秀之感。
从留言中,我们能看出,很多地方拍视频的初衷是好的,但往往会在执行过程中演变成要求基层拍摄于实际工作无益的应付任务型视频、自吹自擂型视频,这便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对于这些只为“活动标配”而要求制作的视频,应该及时叫停,遏制对基层工作者的无谓精力损耗。
2
短视频,为讲好基层故事插上翅膀
当然,拍视频给基层带来的并不只是负担。在一些地方,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成为了基层工作的好帮手,助力基层更好地展示基层面貌、讲好基层故事。
比如,不少地方的基层干部利用短视频宣传家乡美景美食、讲述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成为了家乡最好的代言人。通过拍短视频,多个地方成功“出圈”。
@申国华: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出于宣传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积极拥抱短视频,打造宣传和互动视频,不少内容火出圈,如“村BA”、稻田音乐节等,不仅博得了广大网友的好感,收获了大量粉丝,而且还大力推动了农体旅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引起强烈反响。可以说,拍一部反映本地区、本系统全面建设状况的短视频,无论是用于汇报,还是用于展示,其中多有可取之处。
@刘照君:基层拍视频其实给外界提供了认识基层的新窗口。像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爆火等等,都离不开平台中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和“种草”党的推动,其中基层工作者也通过各种融媒体投入了相当多的力量,共同为文旅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云的记忆:通过短视频平台,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可以吸引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这种直观且互动性强的宣传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短视频对地方的宣传推广还是很有效果。
@七巧板:这两年很多文旅局长通过拍摄创意短视频为家乡代言,不仅展示了文旅局长们的创新精神和宣传智慧,也为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清茶雅叙:短视频中的美景和特色活动能够直观地激发大家的关注热情,这种“种草”方式更加符合当代网民的认知习惯和兴趣点。基层通过短视频平台,不仅能展示各地方的好,还能为地方旅游宣传注入新活力,一举两得。
同时,不少曾经被认为严肃的官方号也通过拍摄视频创新宣传方式,激发了更多基层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借助短视频,基层一改印象中的严肃风格,用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信息、开展科普工作,既提高了传播效率,也收获了网民好评。
@落落:有些地方拍的趣味短视频很不错,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敢于挑战常规,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与网友互动。
@忘了微积分:比如深圳卫健委,这么“神金”的剧情居然是官方号拍的,真的要被他们的脑洞折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些地方,短视频拍摄也成为基层的“新农具”,当地将浓郁的地方特色融入视频,既展现乡村新风貌,也让更多农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某驻村干部:我是一名驻村书记,日常就随手拍摄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记录村里变迁。这种真实的乡村日常和浓浓的人情味儿被很多网友点赞留言。看得人多了,我就在视频里带货,只为让乡亲们的山货走出大山。葛根粉、土蜂蜜、自制的扫帚等,村民有啥,我就卖啥。
某基层干部:之前在短视频平台发了个手工抻面的视频,一下就火了,很多人转发。借着这个热度,我们当地的抻面产业规模起来了,品牌也打响了。
@慧:拍视频对于基层宣传确实很有益,可以让老百姓更直观地了解到基层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什么,而且很多视频档案也可以成为历史资料。
3
拍视频是把“双刃剑”,把握“度”最重要
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兴起给基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用好这把宣传利器,又不至于成为基层负担,需要更多思考和智慧。
@华中师范大学“三百观察”调研员黎昊阳:基层干部将拍视频作为有效传递政策信息、强化宣传效果、提升政府形象、服务广大群众的有力工具,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方式。视频媒介无疑能够更迅速、直接地传递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不过,制作视频也需要注重时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内容的真实性、适宜性和专业性更需要监督和把关。如何平衡视频带来的传播效应之利和增添负担之虞,破题之道应当在于:基层在产出视频内容时,应向本土资源“借势”,借势于地方特色,借势于群众参与,借势于优质文化基因。“屏对屏”是手段不是目的,“随手拍”是工具而不是终点。基层干部在利用视频作为传播工具时,应注重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同时充分向本土资源借光、借力、借势,增加视频的吸引力和参与度,通过与群众的互动和沟通,不断优化和改进视频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挥视频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势能。
@ lucky:帮助群众更好解读惠民政策的视频我觉得可以拍,但是无关紧要的内容,为了拍而拍的话只会浪费人力物力。
@hf:视频宣传能够直观地展示基层工作面貌、过程和成果,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可以提升干部不断学习的能力,方便基层之间分享工作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但过多的视频宣传会增加基层工作者的负担,导致工作重心偏离,忽视实际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同时,不必要的视频制作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The wind in Hokkaido:能贴合年轻人心理,达到宣传要求的可以拍;内容和形式都过于同质化的,没必要拍。有长期拍视频目标的可以逐步学习拍;单纯完成短期任务的,没必要拍。
@Mr.Or&F:拍视频是一个新需求,是一个新的工作内容。拍不拍,如何拍,谁来拍都需要逐步纳入系统中来。如果更多的工作不能匹配更多的工作人员,那就精兵简政,能不拍的就不拍,拍就拍最好的。但是,拍得好不好更应该由受众来评判。
@abelhW:拍视频这事儿,一味地追求形式无疑是增加基层负担,但是一刀切地认为拍视频是形式主义也是不对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一是要控“量”,该拍视频的就拍,需要视频形式的就用,有制作视频爱好就做;但不能把拍视频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安排下去,额外增加基层工作量。二是要保“质”,要创新视频形式,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效果。
@奶糖: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认为,如果要拍摄视频,应该以宣传正能量为前提,从街道层面统筹安排。对于基层的事儿,应该利用小视频,把社区治理成果展示给社区居民,凝聚民心,直面小区问题症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申国华: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针对某项重要工作,拍摄一部短视频,该不该拍,能不能拍,以及怎么拍,群众最有发言权,是最公正的“裁判”,不妨先听听群众的想法。要紧密结合地方和单位实际,特别是要考虑基层建设现状和干部群众工作负担,综合分析研判,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以扎扎实实的业绩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要健全完善制度措施,县(区)级党委政府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把关,厘清责任边界,强化追责问责,切实把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政策落到实处。
一些基层干部也提出,拍视频宣传地方是个好事儿,基层也应该顺应新媒体短视频趋势,但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干,不能一股脑地都丢给基层。
@大漠孤烟等风来:视频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工作人员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呦呦°C:短视频大势袭来,大家都想来分一波流量。不怕拍视频,主要是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拍摄,更应该有专门的人去干专门的事情,如果聘请团队贵,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做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IP。
@丫丫一滴滴:新媒体宣传手段在当下非常有必要,但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有需求的基层单位可以提供素材、想法,交由专业人士统一拍摄、制作。借助合理商业外包手段,也未尝不可。
@阿澜:一个地方要突出亮点、形成特色本没有错,但要结合实际和自身条件。宣传不止有短视频一条道。
4
谈谈说
说到底,基层拍视频只是一种形式。任何形式再好,一旦过头了,就会演变成形式主义。关键是把握好度:要把握好“预想”和“呈现”的度,要把握好投入和产出的度,也要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度。视频宣传是基层工作中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关键在于如何拍到点上、拍出特色、拍出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视频宣传的积极作用,为基层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基层工作要不得花架子,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真的好。哪些视频该拍,哪些视频不该拍,衡量的标准就是要看视频拍摄工作是否有益于做好群众工作、展现出的宣传效果是否有助于讲好基层故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将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融入基层群众工作的鲜活案例,让基层拍视频这事儿走出形式主义窠臼,成为新时代基层面貌的生动展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原文首发于2024年8月15日,标题为《不让拍视频成为基层负担,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