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医者仁心

——记母亲的行医岁月

连 莉

我的母亲李桔自幼体弱多病,高中时因支气管扩张多次咯血,不得已放弃考大学转到简阳卫校读书,希望学点医术聊以自保。1962年卫校停办,母亲被安排到禾丰区卫生院从事护士工作,也跟随老中医学习把脉问诊。1965年,三星区卫生院改扩建,急需大量医务人员,母亲被抽调到此。与此同时,为响应知识分子下基层的号召,上海医学院、四川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内江专区医院的一批年轻医生也来到三星区卫生院锻炼。于是,在偏僻的农村医院里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母亲成为他们的朋友及助手,直接聆听医学指教。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1962年4月卫校支部师生合影(三排右一为李桔)

上海来的刘医生爱写日记,她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因为它不能使我屈服。”母亲第一次知道了贝多芬,第一次听她们用口琴吹奏苏联歌曲,看她们用灵巧的手指钩出花朵图案的纱网罩在被盖上。她们爱清洁、讲卫生,穿花布裙子,提皮革包,搽雪花膏。母亲像海绵一样畅快地吸收着来自大城市的见闻和习惯,而更大的收获则来自医疗诊治。

春寒料峭正是播种时节,贫农陈二娃犁田时,牛突然发疯,他被牛拽拉倒地滑行泥中,浑身被锋利的犁刀划满伤口,送到卫生院时人已昏迷,只见一个泥浆糊满全身血呼呼的人躺在青石板上。刘医生带领母亲等几个护士飞快地投入到抢救中。清创是第一步。母亲用勺子舀着井水细心地冲洗泥浆,直到伤口裸露出来,再用生理盐水清洗,之后用碘酒大面积消毒,同时输液。清洗创口的血水像一条蜿蜒的小河在院子里流淌开来,很多人围观,大家都摇头说陈二娃活不成了。刘医生沉着快速地止血缝合包扎,努力与命运抗争、与死神抢夺生命,陈二娃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陈二娃的老娘给医生们送来一坛自制的米花糖,用黄草纸包裹好放在坛子里,下面垫着石灰保持酥脆。刘医生笑着说:“三星米花糖果然好吃,这是命运馈赠的礼物啊!”

虽然三星区卫生院扩建后成了仅次于县人民医院的中心卫生院,但设施设备依然简陋,甚至不能保障24小时供电,医院自行发电只供到晚上10点。听诊器、血压器、体温表是标准的三大件,诊断病情主要靠经验。母亲值夜班,照看一些生命垂危的病人,没有心电监护仪,没有供氧设备,连手表也没有,就这样直面死神的来临。院里黄桷树上的老鸦在呱叫,卫生院的木质楼梯踩得吱吱作响,母亲脖子上挂着听诊器,一手提着闹钟,一手拿电筒,先摸脉搏,再听心脏,然后拨开眼皮,病人的脸色像纸一样白下来,瞳孔散了,便记录下死亡时间,将其手脚轻轻摆顺,扯平衣服,放下蚊帐,让他静静地去。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李桔(右一)与同事们合影

生死就是一瞬间,见惯了便不再惊奇,但是与死神的对峙却充满了爱与不舍。三星场镇上的杨大嫂已肝癌晚期,肚子鼓胀日渐虚弱。家中有5个小孩,大的14岁,小的尚在蹒跚学步。丈夫是个拖拉机手,常年为铁器社、木器社拉货,领了很多白线劳保手套。杨大嫂住院期间忍着病痛,白天夜晚不停地拆手套、挽棉线,给大大小小的孩子织毛衣。大孩子穿不得了可以拿给小孩子穿,小孩子穿不了又可以拆了重织,杨大嫂深信有这几件毛衣她的孩子将来就不会受冻了。她拜托母亲帮忙买染膏染色,她说娃儿不能穿白色的,要穿得红红绿绿的才好看。母亲一有空就默默地帮她织着,一个月后杨大嫂溘然长逝。她的丈夫领着5个孩子到医院,小儿子抓着父亲的衣角懵懵懂懂地望着这个世界,怎知慈母手中线早已化成三春晖。母亲抱出染好的毛衣说:“大哥,这些毛衣都是她赶出来的,以后娃儿穿不得了,你拿过来我帮你翻新。”生老病死不由人,尽力满足逝者生前愿望也算是医者的临终关怀吧。

活着的人也不容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医院食堂打饭要求背诵毛主席语录。一个农民在医院伺候老汉住院,每天打饭就是背不出语录,食堂师傅坚持不舀饭菜,急得他满头大汗,只能反复念叨:“托毛主席你老人家的福,我今天才有饭吃。”母亲看见了,好心地劝师傅:“这家病人体质弱,饿久了会低血糖休克。毛主席听到感谢了,你快点打饭给他!”这事被医院书记蒋作舟知道后表扬了母亲,蒋书记的名字大概来源于书海无涯苦作舟,是个读书人,因幼时得天花脸上坑坑洼洼,人称蒋麻子,平时大大咧咧,却粗中有细,他说:“贫下中农受剥削,没读过书,不要难为他们,医者要有仁心。”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在偏僻的乡村有时仍然不敌保守和落后。文质彬彬的唐医生来自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博学多才,母亲经常请教他。但是唐医生被很多农村妇女排斥,她们保守封建不愿接受男医生的检查。一名农村妇女产后出血不止,值班的唐医生赶忙给她做检查并再次清宫。术后产妇不但不领情,还在家人面前哭诉唐医生非礼她。产妇的丈夫是一名军人,闻言怒不可遏直接到区革委会状告唐医生破坏军婚。唐医生哪里受得这样的冤枉,士可杀不可辱,他竟然留下遗书,割腕自杀以证清白!这件事对医院震动很大,大家伤心不已。大城市的医生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是要突破乡村的愚昧谈何容易!努力扼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屈服。含泪埋葬唐医生,医生们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文革”结束,这批医生才陆续返回原籍,只有徐医生与当地人结婚留了下来。如今,徐医生的孙子已是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作者母亲李桔保存的医学书籍

1974年,母亲调到了父亲的工作单位省农科院棉试站,位于简阳城西郊外的圆宝山下、绛溪河旁,对面是美丽的葫芦坝。母亲成为医务室的全科医生,面对本单位职工、家属200余人,还要服务钟沟、打石坳等周边农民,诊断、处方、拿药、打针、输液、治疗都是独自完成。

医务室设在我家隔壁,有两个房间,一个是问诊室和药房,另一个是输液打针包扎室。配备了消毒用的高压锅,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仍是三大法宝。看病不收挂号费、诊断费,连缝合手术也不收钱,职工的医药费先记账,年底交给单位会计核对,家属和周边的农民看病只收药费。母亲诚实本分,账目清楚,从不多收一分钱。由于母亲在卫校的学习基础打得牢,在禾丰区卫生院跟师学了中医,又在三星区卫生院多个科室学到不少临床经验,在医务室干得得心应手。

一个人的诊所工作量大,工作时间也很长。职工、家属看病几乎是随喊随到、不分昼夜。周边的农民也很信任母亲,她常常夜间打着电筒背着药箱走过田坎,在微弱的月光下辨别着水塘和路梗,翻过弯弯的山路去农民家里看病,甚至还帮忙接生。繁重的工作终于累垮了她本就虚弱的身体,支气管严重扩张、咯血令她苦不堪言,而她仍然带病坚持工作。1979年,一名成都亲戚告知省人民医院可以做手术,但是技术并不成熟且有一定风险。母亲鼓起直面生死的勇气,决定去拼一把,棉试站的党委书记陈廷津也坚决支持,并派专人护理,医务室还增添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医生谢仕芳。经过一天的手术,她被取掉一条肋骨,左肺切除三分之一,伤口缝合32针,终于去除了病灶。母亲积极与医生配合,为避免粘连,术后3天就下地行走,12天后出院回家。母亲治病期间,许多职工、家属纷纷探视,祝愿早日康复,她收获了一名医生应得的礼遇。为回报这些信任和关心,术后不到一个月,她就忍着伤口疼痛给病人拿药、打针。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作者母亲李桔用过的听诊器、温度计

母亲的身体渐渐康复,对工作又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医疗器械严格消毒,清洗、酒精浸泡再蒸煮,加之用药谨慎,母亲从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她喜欢收集民间验方治病,紫苏炖鸭子治支气管炎,马齿苋捣汁治手脚癣等。她还会针灸、刮痧、拔罐,为不少人解除痛苦。夏天,棉试站的试验田里棉花盛开,毒辣的太阳晒着白晃晃的棉朵,人们辛勤劳作,容易中暑。母亲配好防暑草药、煮好药水送到田间地头,清凉解暑效果甚佳。暑假里,绛溪河游泳者众,一个小孩被淹,母亲闻讯赶来,用纱布盖住小孩的嘴,口对口做人工呼吸并挤压胸廓,终于把小孩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20世纪80年代初,简阳还有部分重庆、成都和内江的知青没有回去,他们常常打群架,也有人谈恋爱偷尝禁果。有一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被红蓝格子的围巾包裹着放在绛溪河边的草地上,只留下“这是知青的娃儿,拜托好心人收养”的字条,被路人发现后送到医务室,母亲及时处理了脐带,并通知一对多年未育的夫妻领养了这个孩子。附近的空压厂有名大龄未婚男青年,爱置办女性服装,平时装在樟木箱里,三伏天拿出来晒了一竹竿,找不到对象就自己穿,引得世人嘲笑为花痴,一群小孩爱跟着起哄甚至用石头掷他。母亲凭医生的直觉认为他心理出了问题,常与空压厂医务室的同事探讨,还建议其父母带他去川医、省医院看看。当时没有心理治疗这个概念,而母亲能够认识到这个层面,在于她热爱学习,平时订阅了《健康报》《大众医学》等刊物。

行医积德,福报不浅。母亲曾坐工具厂的交通车进城,车上十分拥挤,小偷也多。母亲一边找座位,一边躲闪几个挤过来的小伙子。他们手中有刀片,随时可能会划破衣服口袋。突然,其中一个小伙子喊了一声:“李医生,你的车票我给你买了哈,上次我的脚被镰刀割了,你给我缝的针哒。”正挤过来的几个小偷,一听立马就散开了,原来他们是一伙的。小偷用帮母亲买票的方式制止了同伴的行为,想起来令人哭笑不得,大概是盗亦有道,更是尊医图报吧。

计划生育是医务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母亲为职工家属及周边的妇女提供帮助,宣传、指导计生药具使用,获得国家计生委授予的“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证章”。小芳是钟沟的一个姑娘,有一天找到母亲,未语泪先流,一个劲地说:“李医生我错了,你要救救我!”差点还要跪下来。母亲连忙拉住她,原来她怀孕了。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母亲为她做了检查,责备道:“你这个傻妹子,都五个月了自己都还不晓得呀,我带你去引产吧。”小芳哭着说:“千万不要告诉我爸妈,我一辈子都感激您……”母亲连忙帮她联系并带她去县医院做了引产。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母亲打着伞扶她回到我家,还煮了两个醪糟蛋给她吃。熟人社会里人际关系和信息安全尤为重要,母亲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对病人的隐私守口如瓶。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作者母亲李桔获得的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证章

母亲经常去请教空压厂医务室的傅明章、杨德芬夫妇,探讨、会诊一些拿不准的问题及疑难杂症,他们是母亲的高中同学,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简阳卫校同学张身琼是县中医院医生,她的父亲是简阳名中医,还有卫校老师周克明、周继英夫妇,都是简阳县人民医院的名医。周克明后来担任了院长,他们都是母亲的坚强后盾,治不了的病人会推荐去找他们。后来,母亲在简阳进修校学习取得中级职称。母亲技术全面、擅长中西医结合,对婴幼儿常见病也有钻研,她的眼神好,即便小儿头皮输液也能一针见血。她在当地十分受人尊敬,小孩子们都尊称她姑婆,从四十多岁起这个称呼就伴随着她。这是对医生沉甸甸的信任和亲近。

20世纪90年代初,棉试站已更名为棉研所,每年6月要在四川农学院、西南农学院挑选优秀毕业生来所里工作。小周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刚来单位报到几天就发现牙齿出血不止,来医务室看病。母亲与医务室新来的医生吕代芳一起会诊,感觉情况不妙,赶紧让他到简阳县人民医院检查,才知是急性白血病,一个月不到就去世了。父母都是巴中大山里的农民,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又分到省直单位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回报父母就匆匆走了。他的父亲一夜白头,捧着骨灰盒回了家。医生有时也有心无力,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残酷。

1998年,母亲光荣退休,推广健康保养理念仍是她孜孜不倦的功课。她带领老人们练习医疗保健操,担任健康指导。贝多芬说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母亲一直在和命运做斗争,虽然有多种老年病缠身,但她也奇迹般地活到了耄耋之年。她认为,长寿靠保养,关键是心态,虽然死神依然会来临,但要无惧无畏过好每一天。她希望在走的时候能有一个安宁的过渡,不做过多抢救,与命运和解,让死神收敛起狰狞的面目,维护一名医生的体面。

【记忆】医者仁心——记母亲的行医岁月‖连莉

作者母亲李桔近照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连 莉(内江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