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杜燕粉 陈玉婷/文 吕振航 王韵州/图
导语:“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自7月25日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宝鸡农村诉源治理主体能力专项调研队前往宝鸡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基层,从实践中寻找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答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溯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指出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为了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李玲玲的指导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宝鸡农村诉源治理主体能力专项调研队前往宝鸡市麟游县和扶风县开展调研,五位调研队员参与此次调研活动,探索农村地区诉源治理主体能力的现状和不足。
调研队的实践活动涉及了诉源治理的不同主体——行政司法机关、调解机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等,调研队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调研地区的诉源治理情况。调研开始前,调研队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完善的调研计划,以保证调研活动的顺利展开,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查阅和分析,并对不同诉源治理主体解决基层矛盾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对诉源治理主体能力的初步认识。
7月25日上午,调研队伍到达宝鸡市麟游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与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互动。伊始,在麟游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中心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了麟游县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基本模式。随后,队员对中心调解室的调解员进行采访。在访谈中,队员向调解员询问了一系列有关诉源治理的问题以及经验,调解员和我们分享到:“现在这几年中国政府社会治理层层都有治理,一个新的矛盾纠纷,基层村上就化解了。”大陆对于矛盾纠纷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
(队员访谈调解员 通讯员 杜燕粉 摄)
离开麟游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后,队员们分工合作,在麟游县九成宫镇下的城关村、九成宫村等五个村开展调研活动。在城关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中,悬挂着琳琅满目的锦旗,其中一面锦旗上的内容为“公正调解,为民服务”。城关村作为城中村,涉及到的社会关系较为复杂,并且村民众多,极易引发矛盾。而在调研采访过程中,城关村村干部热情地向队员分享了针对本村的情况诉源治理经验:即做好平日里的宣传工作、让村民培养起有事找村委会解决的观念、减少上访,把矛盾就地解决在本村。村干部还向队员们分享了最近发生的征地一事,讲述了因为修建高铁征地产生的纠纷和村委会在处理中遇到的难题,使队员们对村民委员会诉源治理能力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队员与村干部交流 通讯员 杜燕粉 摄)
进入不同村庄中,队员们与村民展开面对面访谈,询问农村诉源治理的实际效果和不足。根据对村民的访问,调研队了解到村委会面临着人手不足、调解经验较少的问题,难以解决村内的复杂矛盾,如养老金问题、房屋拆迁问题等。
(调研队合照 通讯员杜燕粉 摄)
线下调研访谈之外,调研队还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对扶风县杏林镇司法所的何所长进行了线上访谈。针对当地大多男性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何所长牵头启动了“巾帼调解队”,发挥基层女性的力量,提高女性调解员比例,发挥女性的特有优势,展现了行政司法机关在诉源治理上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农村地区诉源治理主体能力的情况,部分村庄的优秀经验为提升基层诉源治理主体能力提供了示范和推广样本,部分村庄诉源治理存在的不足也启发了团队队员的思考。人文学子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未来推动农村地区法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实现诉源治理更加全面、深入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