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全部由人工创造的大型园林。如此大面积的平地造园,实为中外所罕见。这座园林的诸多价值蕴含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的各个方面。

河湖堆山

造就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以自然风景作为创作的依据,但并非简单地抄袭或摹仿自然,而是有意识地,或多或少地加以提炼、概括、剪裁,结合建筑的点缀,花木的配置,使之体现某种特定的,即所谓“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无论天然山水园或者平地造园,都必须有一个理想的山水地貌基础作为造园的骨架。

圆明三园都是水景园,人工开凿的水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园林造景大部分是以水为主题,因水而成趣。圆明园的水面,大中小相结合。大水面如辽阔的福海宽达600余米;中等水面如后湖宽200米左右,具有较亲切的尺度;其余的众多小水面宽度均在四五十米至百米之间,是水景近观的小品。回环萦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在功能上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三园水系图

叠石而成的假山和聚土而成的岗阜、岛、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1/3。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上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就范于人为的写意却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宛似天然奇观美景的缩影,乃是“直把江湖与沧海,并教缩入一壶中”(戴启文《圆明园词》)。而这整套堆山和河湖水系所创造的地貌景观,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全面而精炼的再现。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闿运《圆明园宫词》)。这是平地造园的杰出作品,是圆明园的精华所在;也是把平地造园的小中见大、咫尺丘壑的叠山理水手法,在广大范围内连续地展开。气魄之大,远非江南私园所能比拟。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西峰秀色“小匡庐”

长春园的理水与圆明园有所不同,它利用洲、岛、桥、堤将大片的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其水景的效果,于开朗之中又透露着亲切幽邃的气氛。绮春园则全部为小型水体的集锦。

可以说,圆明三园是集大陆古典园林堆山理水手法之大成。

风景点、小园和建筑群皆成“景”

圆明园占地广、规模大。为适应帝王宫廷生活和园居生活的需要,建筑物的数量多、类型复杂。建筑布局也相应地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集中为许多小的群组再分散配置于全园之内。这些建筑群组之中,一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如宫殿、住宅、庙宇、戏楼、藏书楼、陈列馆、民间市肆、山村水居、船坞埠头、辅助设施等。但大量的则是供一般饮宴、游憩的园林建筑。

建筑的群体组合更是极尽其变化之能事。园内百余组的建筑群无一雷同,但又万变不离其宗,都以院落的格局作为基调,把大陆传统院落布局的多变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分别与那些自然空间的局部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的栽植相结合,从而创造一系列丰富多彩、性格各异的园林景观,即所谓“景”。如果把这些“景”按照建筑物在园林造景方面所起的作用加以归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风景点、小园、建筑群。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九州景区写景图 张宝成绘

所谓风景点就是单幢的或成组的建筑物与开敞的地貌环境相结合,其作用在于“点景”即点缀风景或“观景”即观赏风景,或者兼而有之。

小园就是成组的建筑物与叠山理水或天然地貌所构成的幽闭或比较幽闭的局部空间相结合,形成一个在布局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体形环境。无论设置墙垣与否,都可以视为一座独立的小型园林即“园中之园”。小园在许多情况下也兼有风景点的作用。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濂溪乐处

建筑群即那些既非小园亦非风景点的普通建筑群组。一般都为北方常见的院落组合形式,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

以表现为风景点、小园和建筑群形式的“景”作为园林总体的基本单元,有利于突出园林造景的主题,有利于景观的典型化、多样化,便于景观与诗画意趣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从而赋予园林以更多的诗情画意。这是大陆古典园林特别是大型园林的传统做法, 而圆明园在这方面可视为一个范例。

皇家园林中的精神支柱

大陆的皇家园林也像皇家的其他建筑活动一样,受到完整成熟而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的深刻影响。造园思想中所反映出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是很明显的。圆明园内的景观,不少属于此种情况。例如居于圆明园中轴线的顶端、象征“禹贡九州”的后湖九岛,显然具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东面的福海及海中三岛,乃是从汉代以来为了帝王求仙而在宫苑里建置“一池三山”以象征东海三仙山的传统格局。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景观布局

就圆明园的整体来看,九州居中,东面为福海,西北角上全园最高的一处土岗“紫碧山房”无疑是昆仑山的象征,则圆明园的总体规划甚至体现了大陆封建时代所理解的世界范围的缩影。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福海中心“蓬岛瑶台”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圆明园紫碧山房写意图 张宝成绘

此外,从以“四十景” 为主的大小百余“景”的设计特点、模拟对象和景题来考查,还有取材于佛经的如“洛迦胜景”“舍卫城”,有象征道家仙山琼阁的如“方壶胜境”“蓬岛瑶台”,有标榜儒家孝行的“鸿慈永祜”,有寓意四海承平的“九洲清晏”“海晏堂”“万方安和”,有歌颂帝王德行的如“涵虚朗鉴”“茹古涵今”,有显示帝王重农耕的如“多稼如云””北远山村”,有赞扬儒家哲人君子、隐逸出世的如“濂溪乐处”“廓然大公”“澹泊宁静”,有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源阁”,有摹仿民间市肆的“买卖街”,还有欧式的宫殿庭园“西洋楼”。而圆明园的命名按照雍正的解释,“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等等。充分表现封建帝王“万物皆备于我”的意识,也可以说,这是儒、释、道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之在园林艺术上的集中反映。

圆明园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一座最出色的大型园林,正如乾隆所说:“天宝地灵之区,帝王游豫之地,无以逾此。”通过天主教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信函中对它的详尽而生动的描述,圆明园还被介绍到欧洲而蜚声一时。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海晏堂复原图

圆明园在它的全盛时期曾经是一个蜚声国内外的名园胜苑。今天的圆明园,地面上的建筑物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遗迹尚在,特别是它的精华所在的河湖水道体系和堆山叠石大体上仍然完整。圆明园在过去的兴衰反映了大陆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侧面,衷心地期望它今后的新生能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

[文章来源]

《圆明园的兴建及其造园艺术浅谈》 周维权

[编辑]

赵 磊

“万园之园”的造园艺术,讲究都在这!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