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不仅是民生产业,而且是朝阳产业。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关系全民健康福祉。近年来,盐池县在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盐碱生物产业提档升级、健康养老产业服务升级三个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推动生物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循环经济产业链
初秋时节,从空中俯瞰,坐落于盐湖旁的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近千座螺旋藻养殖大棚蔚为壮观。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已打造成为集螺旋藻养殖、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让昔日的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经济增收的“金银滩”。
盐池县怡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有养殖大棚624座,年生产量在1000吨左右,销售产值达3000万元,大部分销往美国、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及欧洲地区。公司目前主要生产螺旋藻粉、螺旋藻片,其深加工产品包括藻蓝蛋白粉、藻蓝蛋白片。
今年,该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在发展螺旋藻产业的同时,还建设了40多个占地2200余平方米的鱼池,利用盐碱水养殖三文鱼,让2000多条三文鱼在盐池安了家。
“我们新建的三文鱼基地也是依托盐池县惠安堡镇的地下水源苦咸水,虽然农作物以及家畜都用不了苦咸水,但可以养殖三文鱼,现在正在试验当中。目前养殖的品种是大西洋鲑,养殖成功后,我们再考虑提升产量。”该公司负责人徐新介绍。
中药材种植
当下正值中药材管护的关键时节。地处盐池县青山乡旺四滩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宁夏拓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种植黄芪4300亩,年产值预计达2000万元。
药材好,药才好。盐池县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地理条件,在发展中医药产业上具有先天优势。宁夏拓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区内种植面积最大的中药材企业,与区内外多个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良好的交流与合作,配合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治区科技攻关等多项科研项目,在中药材机械研发、农机与农艺融合、标准化种植技术、初加工工艺等生产管理环节也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为甘草、黄芪等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盐池县科技局聚焦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该县十大重点产业,全力发展生物健康产业。在中药材产业方面,先后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开展中药材引进与驯化、种植资源保存与收集、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研究8项,培育自治区级中药材龙头企业3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个、中药材加工企业8家,示范带动抚育中药材种植6.3万亩,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
同时,为不断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该县持续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健全中药材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全县中药材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将依托科技服务中心创新联合体与各大高校,开展中药材种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实验,积极打造永生物流中药材供销基地,推动与企业和院校联合研发中药饮片、大健康产业等精深加工技术,实现中药材产业年产值突破3.5亿元。加快盐碱生物产业园建设,重点支持以盐碱生物为主的企业,推动形成产值约3亿元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盐池县科技局副局长郑建楠说。
作为全国首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近年来,盐池县先后整合资金1800余万元,在该县中心敬老院新建老年养护院,在2个养老机构设置了医疗服务站,全县28个老饭桌、9个日间照料中心与医疗机构全部签订合作协议,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盐池特色的“在盐养老”模式。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乘东风扬帆起。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异军突起,将成为盐池县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