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ZPS1552
书名:《紫砂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版别: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秀棠著 王文章主编 郑长铃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213041334
定价:50.00
出版日期:200910
内容简介
紫砂陶的泥原料属单矿原成泥,是含铁量较高的泥矿,由于地质成因的关系,每处的泥矿含铁量及其他成分不尽相同,其外观颜色也多有不同,故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五色土”,再加上烧成温度的高低、火焰气氛的变化,就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紫砂颜色,具有丰富的色彩效果。紫砂陶有优良的性能,熟泥的可塑性好,成型后的坯体强度高,坯的干燥收缩率和烧成收缩率相对较小,为多种多样的品种、多姿多彩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线条提供了良好的加工施艺条件。加上巧夺天工的传统制作技艺,符合科学的生产工艺,多彩多姿的器物造型,以及其实用功能(如泡茶、栽花、文房摆设及把玩性等),成为造型丰富、式样繁多、千姿百态的工艺美术品,并突破了其他民间工艺品只在工艺美术范畴里运作的局限,而上升到艺术的殿堂。
紫砂艺术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它的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两者融为一体。它造型的文化特征,鲜见宗教题材和王权思想。在文人没有大量介入紫砂陶(壶)的创作之前,它的造型、装饰完全是艺人的文化艺术水准的个体体现,灵动活泼,生机盎然,无拘无束,即便是日后封建文人大量参与,特别是自陈鸿寿开拓“曼生壶”装饰、造型之后,紫砂壶也只是雅玩文化的载体,更多的是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生活意愿的题材,洋溢着浓郁的平民思想感情和生活意愿的题材,洋溢着浓郁的平民 生活情趣。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体一直是紫砂生产的主流,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深远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人文品质,使这个只有600多年历史的相对年轻的陶器品种,成为大陆姹紫嫣红的工艺美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紫砂陶出现的物质和文化条件
第一节 宜兴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宜兴制陶业的悠久历史
第三节 宜兴茶叶产业
第四节 陶土原料和紫砂泥的发现
第二章 紫砂陶的原料资源
第一节 紫砂矿土的分布和分类
第二节 紫砂泥的开采和加工
第三节 紫砂泥的原矿特征和烧成特征
第四节 紫砂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
第五节 原矿泥和配制泥
第三章 紫砂陶的早期发现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典籍记载
第四章 紫砂陶的发展与繁荣
第一节 创始和初步发展
第二节 繁盛期
第三节 清嘉道年间的文人紫砂
第四节 清末
第五节 民国时期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
第五章 紫砂陶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成型工具
第二节 成型方法
第三节 烧成
第六章 紫砂陶的产品分类
第一节 茶壶和茶具
第二节 花盆和花瓶
第三节 文房雅玩
第四节 人物雕塑和塑品
第五节 餐具
第六节 现代紫砂陶艺
第七章 紫砂陶的装饰
第一节 自体装饰
第二节 陶刻装饰
第三节 泥绘、堆塑、漏花、贴花和丝网印刷
第四节 炉均釉、珐琅彩装饰
第五节 镶嵌装饰(镶嵌金、银、玉及嵌釉珠)
第六节 包锡、包铜、包金、包银
第八章 紫砂陶的款识
第一节 刻款和印款沿革
第二节 帝王纪年款
第三节 钤印集成
第九章 紫砂陶的传承和传人
第一节 明清艺人的师承
第二节 民国时期陶业工厂的师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师承
第四节 紫砂世家和流派影响
第五节 经典作品传承
第六节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第十章 紫砂陶的鉴赏
第一节 紫砂陶(壶)的欣赏
第二节 紫砂陶(壶)的鉴别
第三节 紫砂文化典籍
徐秀棠,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九三七年生。一九五四年随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一九五八年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民间雕塑。他能充分利用紫砂陶土材质的特点,借鉴其他艺术,创出了紫砂陶塑的个人风格。所制以古兽为题材的茗壶,有浓厚的雕塑味 ;其他作品题材具有生活情趣,人物刻画形神兼备,为海内外爱好者所珍视。一九八一年曾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活动。
王文章,男,汉族,1951年生,山东寿光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8月入党。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原文化部副部长。曾任文化部艺术局研究室副主任、戏剧处处长、艺术管理处处长,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院长、党委书记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2年10月不再担任文化部副部长职务。
郑长铃,1962年3月出生于福建宁德,研究生学历,2004年获文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曾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事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文献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任副主任。学术专著有《陈旸及其<乐书>研究》、《大乐天心》,与人合作编著有《音乐趣话》、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丛书《南音》卷,主编《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志述·创作卷》,执行主编学术论文集《现代乐风》,撰有作曲家评传《音乐的徘徊》。曾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音乐文化》等发表《在田野中走进陈旸》、《闽东云淡门<红莲歌>及其相关小调的旋律特征与文化内涵》等论文、评论70余篇。现已完成宋代陈旸《乐书》的点校工作(200卷,50万字),是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旋律音调系谱及其流变之综合研究课题组成员。现为《中国音乐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编委。曾参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修改工作,参与组织、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参与编辑修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参与编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