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话那头有了回音

编者按

起诉、送达、开庭、宣判

游刃在严丝合缝的法律程序中

他们持守裁判者的公正

做定分止争者

但人间百态 千丝万缕

岂是几本法律书文能够囊括

利益冲突 情感纠葛

历史问题 政策限制

他们要做破解难题的那把“金钥匙”

倾听、走访、安抚、调解

一点一点揭开事实真相

一步一步走进群众心里

一遍一遍叩问理想初心

个中辛苦与惆怅、欢欣与鼓舞

又岂是一纸文书能够写尽

即日起,京法网事推出

系列法官故事、民生故事

揭秘判决背后的故事

说出法官真实的心声

今天一起来看

房山法院政治部

吴明慧讲述的

《电话那头有了回音 》

一起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

楼上业主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呈现“失联”状态

穷尽所有送达方式却依然一无所获

怎样才能让那个电话再次接通

承办法官吕少罕不断寻觅

终于

他在15年前的购房合同中找到了线索

就是这个线索

让那个沉寂已久的电话终于有了回音

无人接听的电话

“都打了几十个电话了,还是无人接听!”收到该起案件后,吕少罕和助理就开始轮番给被告张女士打电话。

为了避免损失扩大,受损失方可以及时修复,吕少罕第一时间进行了勘验现场、固定证据、查看漏水原因、寻找张女士的联系途径。

“现在防水都做完了吗?”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某小区的朱先生家,吕少罕一边拍照记录、一边询问房屋修缮情况。

随同现场勘验的物业人员说,因为楼上业主对损失情况和赔偿金额不认可,做防水的费用支出也没谈拢,所以迟迟没做。

“外面下大雨,我家屋里下小雨……”在朱先生指引下,屋内多处房顶、窗框等装修装饰的翘皮和开裂依然清晰可见。据朱先生介绍,去年夏天的几场大雨,楼上邻居家漏雨严重,因为没有及时被发现,无人处理,造成屋内大量积水,导致楼上的水漏到自己家。

“楼上什么情况,家里长期没人吗?”来到楼上601的门口,吕少罕被张女士家房门上多张不同样式的催缴单震撼住了。正在心理疑惑之际,物业工作人员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一股没散发的潮气迎面而来。

屋内大小的家具用旧床单盖着,显然家里已经很久没住人了。屋内各处接雨的水桶还摆着没收,地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鼓包。

经物业工作人员一番介绍,吕少罕这才知道,601因为长期无人居住,业主将钥匙留在物业备用以便处理房屋紧急事情。但因为楼下业主主张赔偿损失,物业公司联系她时,张女士便玩起了“失踪”。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吕少罕和助理穷尽“寻找”张女士的各种办法。

从张女士的现住址到户籍地址,邮寄送达都以“投递未成功”而告终;从物业处获得的联系方式到电信运营商登记的所有号码,然而能拨通的还是那个无人接听的电话。

15年前的地址

头脑中闪现着张女士家房门上一张张催缴通知单以及送达的起诉书、开庭传票,如何能让这个电话再次接通,吕少罕反复思索着。

“咱们去查查房产信息吧。”

为了确认房屋产权,吕少罕和助理来到房山区不动产中心调取了这套601的房产登记信息,急切地想从中找到同住人或是其他联系方式。

但结果并没想象的顺利,这套2009年从开发商处购买的房屋所有信息里,除了中介代购人的电话,没有同住人、紧急联系人的相关信息,当时留的两个手机号也是空号。

吕少罕翻看着几十页的房产信息,在有签字的地方放慢速度、着重阅读。

“北京市丰台区XX街甲XX号……”一个简略的地址、一个8位的座机号码,吕少罕用铅笔快速圈出,这是购房时张女士留下的通讯地址。没有具体房间号,是当时住的小区还是工作单位?心中的种种猜测一时涌现。

电话那头有了回音

吕少罕拿起手机,从地图上搜索到了这个地址——北京市M局,现在这个单位已经搬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多年时光的变迁,不知还能否找到张女士本人?

随后,吕少罕通过114平台查询找到该机关单位的官方电话。

“您说的人,我不认识,您说的电话,好像是我们单位的号码段,但没有人在用……”“她是1961年生人,今年63岁,会不会是你们的退休干部?”就15年前购房合同上留下的唯一线索,吕少罕不想放弃,像拨开云雾一般,反复确认张女士的信息,要来了退休办的电话。经过联系,最终确认张女士就是该单位的退休干部。

电话那头有了回音

吕少罕简单说了下案情,希望退休办能帮自己联系到张女士,如果法院公告送达、缺席审理,将视为她放弃自己的诉讼权利。为证明自己身份,吕少罕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证件信息。

退休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试着与张女士联系,请法院等消息。

几日后,经过退休办通过其他老干部帮忙联系、核实身份,张女士终于“出现”。工作人员向她明确了法院信息和电话,转达了法官为保证她的诉讼权利,在千辛万苦找她。

吕少罕哪里等得了张女士的回电,赶紧拨出那个快打爆的电话号码,数声等待音后,电话那头终于有了回音。

线上庭审解纠纷

“有了纠纷要去解决,不接电话,是在逃避问题……”电话接通后,吕少罕对被告张女士进行了批评。

原来,张女士一直在香港照顾九十多岁的母亲,平时电话静音,也不常用,陌生电话从来不接、也不回拨。

吕少罕明确表示,对房屋不管理、不过问,是对自己财产权益的不负责,也可能对他人权益造成侵害。

电话那头有了回音

考虑到张女士要照顾老母亲,吕少罕在了解调解意愿后,决定通过线上开庭、调解。

“之前物业调解时是一万元,但是楼上浸水一直没解决,所以现在我主张的赔偿款是两万元。”线上庭审的这头,朱先生的诉讼请求非常明确。

“可以,我同意赔偿。”线上庭审的那头,张女士表示可以微信给付。

当庭,双方当事人互加了微信,两万元的赔偿款即时到账。这场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相邻纠纷至此顺利化解。

与此同时,吕少罕不忘建议张女士,在房屋长期无人居住的情况下,可以将房屋委托给亲朋好友照看,或将房屋委托出租管理,即使再有漏雨等情况发生,也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谢谢吕法官,确实没想到有这档麻烦事儿。我会考虑您的建议,积极管理、维护好房屋”。张女士线上表达了感谢。

供稿:房山法院

编辑:吴明慧 刘宇航

审核:张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