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的电驴!电动车新增这些标准!禁止员工骑乘摩托车?知名品牌引争议!热点热议,重点解析,法保说法,专业支招,生活工作不踩坑。
热议1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再修订
近日,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标准相比,此次修订的“新国标”在一些方面做了改进和提升,同时适当放宽了个别对安全性影响不大的指标。
在防火方面,完善了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塑料件占比、整车唯一性编码和耐高温永久性标识等条款;在防范非法改装方面,完善了防篡改要求和方法,明确了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互认协同要求;在产品实用性方面,将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放宽至63公斤,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在保障骑行安全方面,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还增加了北斗定位、实时通信功能。
该征求意见稿将持续一个月,有关部门会根据收到的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推进审查、报批、发布。待“新国标”正式施行后,会给予生产企业6个月的过渡期,给予销售企业3个月的过渡期。
法保说法
电动车一般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类,关于电动车安全使用的法律知识,需要了解更多。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在车速、质量、电动机功率等方面都有法定限制,发生事故时,依据现行规定,经相关部门检测或者鉴定车辆的车速超过25公里/小时,或者重量超过55公斤,或者电动机最大功率超过400瓦时,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属于非机动车。违法加装、改装、拼装后的车辆不符合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也有可能被认定为机动车。
购买电动车时,需了解现行法律规定及当地政策要求,注意车辆的合规性,确保选购的车辆符合上牌要求及上路标准。驾驶电动车时需注意交通安全,文明出行,闯红灯、逆行、乱穿插、酒后驾驶、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均属于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停放、充电方面需注意,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违规充电引发火灾,将面临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热议2
禁止员工骑摩托车
员工骑摩托车可能会被解雇?休息日也不能骑?近日,某知名烘焙品牌的一则内部通知引发关注。由于该公司已发生多起员工骑行摩托车意外受伤事件,甚至有一名员工不幸离世,出于对员工安全考虑,公司方发布了一则“禁止员工在任何场合,包括上下班途中、休息及休假期间驾驶或搭乘摩托车”的通知,还强调“仍私自驾驶或搭乘摩托车,公司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引发争议后,该公司回应称,通知的目的是劝导和提示,让员工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出行安全,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员工因骑摩托车而解除劳动合同,后续将用更平和的方式和员工沟通。
法保说法
用人单位可以对用工管理过程中和组织生产所必要的事项进行规范,但无权干涉员工私人自主的范畴。就拿出行选择来说,虽然员工上下班途中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但不能仅此就干预员工上下班的方式,非工作时间是否骑摩托车就更管不到了。一刀切禁止员工骑摩托车显然是过度干预,建议公司换种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如内部培训、宣传等。
另外,如果公司以此为理由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法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雇理由,具体法定情形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①员工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②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③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企业重大损害;④员工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到本单位工作,或经企业提醒,拒不改正;⑤员工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企业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⑥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员工存在过错,公司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但不得随意设置条件去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想要出台有效的解除规则,就得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关系处理不当会激发人事矛盾,增加法律风险,影响社会评价。公司应注重规范性及程序性操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谨慎运用劳动合同解除权。
更多问题可以咨询法保网在线法务,了解更多法律资讯,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注:文中人名为化名,引用热议事件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